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51章 设内阁,殿阁大学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

    听着众臣的反对,眼神越发的犀利。

    脸色阴沉,沉默无言。

    偌大的奉天殿上,落针可闻。

    虽然知道朱元璋正在气头上,但是群臣仍旧抵着压力拼死进谏。

    宰相制度从古至今,传承数千年,早已刻在每个大臣的心里。

    朱元璋此举废除宰相,无疑是对先圣的一种挑战。

    有一种大逆不道的感觉。

    如果是一般人,估计早就被这群大臣喷死。

    废除宰相,这,是对承袭千年的制度发起挑战。

    犹如如今的学子公然反对先圣学说,废除先圣之言!

    故而群臣拼死进谏。

    然而朱元璋显然早已做好了决定,对于众臣的表现无动于衷。

    整个奉天殿上气氛仿佛笼罩着一朵巨大的凝云,扼住众人的咽喉,呼吸困难。

    “塔!”

    “塔!”

    “塔!”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朱元璋仍然没有动作。

    朱标面色严肃,立身站在一旁。

    群臣跪在奉天殿上,低着头,没有说话。

    额头上还冒着细汗,心情忐忑。

    良久。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

    “废除宰相,撤除中书省,后世之君永不再设,六部尚书直接进宫,向咱汇报政务。”

    “另,设内阁,共七位辅臣,协助咱处理政务,有建议、奏请之权,无行政权。”

    “此事勿需再议,写入皇明祖训,后世之君有违此训者,皆不可继承皇位。”

    听完朱元璋的话,群臣沉默了片刻。

    随即,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静。

    “臣遵旨,皇上圣明。”

    闻言,众人的目光也不由得停留奉天殿前面。

    说话的正是中书省左丞章寻。

    见状,众人不由得一愣。

    因为中书省撤销以后,章寻明显就没有了优势。

    对他来说并没有好处。

    不过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其身后的六部尚书也立即出言附和。

    “皇上圣明!”

    众人见状,心里也是不由得一阵诽腹。

    不过眼看大势已去,而且朱元璋态度坚决,也只得心里摇头叹息,齐声道。

    “皇上圣明!”

    朱元璋看着此景,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宣旨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一旁的太监兴宇立即站了出来,缓缓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大逆不道,聚众谋反,罢黜其一切官职,押入大牢,择日问斩,诛九族。”

    “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

    随着兴宇的声音响起,整个奉天殿上陷入了沉寂,只剩下了兴宇的声音和惶惶的回音。

    “凡涉案官员,按律处斩。”

    兴宇说完,群臣反应不一。

    有的被罢官夺职。

    有的被抄家斩首。

    原本还有所庆幸的大臣,一个都没逃过。

    整个奉天殿上,众臣瑟瑟发抖。

    有些不忍的闭上了眼睛。

    这京城,真的变了。

    这次胡惟庸造反案之后,朝堂之上,将十不存一!

    无人敢站出来为他们求情,这是谋反,灭九族的大罪。

    如有人求情,同罪论处。

    “继续。”

    “是,皇上。”

    兴宇说完,随即继续拿出一份圣旨。

    “从即日起废除中书省,设内阁,协助朕处理政务。”

    “授吏部尚书李锦行为武英殿大学士,进内阁,为内阁首辅,享参政议政,建议之权。”

    “授翰林院学士黄鸣为华盖殿大学士,进内阁,享参政议政,有建议之权。”

    “授章寻为文渊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进内阁,为内阁次辅,享参政议政,建议之权。”

    “授工部尚书冯落文华殿大学士,进内阁……”

    随着兴宇的话音响起,内阁这个新设立机构的官员也被选拔了出来。

    不过更多人在乎的还是六部尚书的人选。

    在中书省撤销之前。

    中书省直达天听,六部都快成了中书省的附属机构,所有的事情都得上交中书省,再由中书省转呈朱元璋。

    六部尚书如无大事,根本就不可能见到朱元璋。

    更不要说亲自向朱元璋汇报政务。

    如今中书省被撤除,六部尚书直达天听,一跃成为了朝堂之上第一人,六部相互制约。

    如此一来,六部尚书的权力将直线上升,他们自然是乐得废除丞相制度。

    至于内阁,说好听了有参政议政、建议之权。

    但是若无兼任,那也就是一个虚职,根本就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对于群臣来说,并没有威胁。

    七位内阁大臣中,除去两位大臣以外,其余大臣均另有官职,执掌大权。

    其中李锦行为吏部尚书,六部之首,地位无可撼动。

    如今的京城,即将迎来权力的洗牌。

    而又或许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今日的早朝也已经结束,群臣开始缓缓退出奉天殿。

    ………

    东华门外。

    “冯大人,恭喜,恭喜啊。”

    “多谢章大人,倒是下官该恭喜章大人才是,章大人身为兵部尚书,执掌天下兵马,如此可见皇上对章大人的器重啊。”

    冯落和章寻并步行走,两人低声的交谈着。

    没有引起周围官员的注意。

    如今胡惟庸造反案尚未结束,一切都犹未可知。

    说不定下一个受牵连的就是自己。

    所以众人虽然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但心里却仍然不放松。

    “冯大人,今晚鄙人府上设宴,就你我二人,还望冯大人赏脸。”

    章寻凑在冯落耳边,低声说道。

    姿态放得极低。

    “章大人亲自相邀,我一定到府上叨扰。”

    ………

    皇宫。

    在百官退朝后,李锦行便得到了朱元璋的旨意,来到了御书房。

    “臣李锦行参见皇上。”

    “免礼。”

    “谢皇上。”

    “锦行啊,坐吧,你先看看这个。”

    朱元璋说着,将一份奏折交给李锦行。

    朱元璋在黄山的这一段时间里,虽然所有的政务都交由胡惟庸处理,但是天下大事,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李锦行闻言,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儿臣奏请父皇,率领新军,深入草原,以逸待劳,将鞑靼拒于关外,以扬我大明军威。”

    看完,李锦行这才放下奏折。

    这是一份边疆奏报。

    由徐达和朱棣共同呈上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