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士子风华 > 第189章 侯府的冰山一角(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原侯府。

    “恩师。”

    吴涛从屏风后走出,向着李锦行拱了拱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刚才章寻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李锦行看着吴涛,微微颔首。

    “都听见了,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事情背后隐藏着如此惊人消息。”

    “胡惟庸已死数月,却布置好了如此精妙的局,如今想来,不由得让人感到一阵胆寒。”

    “而宋宏、章寻和胡惟庸的关系,如果不是章寻亲口所说,谁又会想到此二人对胡惟庸忠心耿耿。”

    “尤其是章寻,根本不像传言所说。”

    “想必他当初告密胡惟庸造反,也是以此洗脱嫌疑,并接近徐辉祖,利用徐辉祖以此彻底脱离胡党,逃过胡惟庸造反案,免受牵连。”

    吴涛回想着刚才章寻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

    “恩师,不过学生还有一事不明,此次东街皇上遇刺,如果章寻没有主动说出,如此精妙的布局,我想,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猜出其中的真相。”

    “就算是彻查此案,待查明真相之时,章寻也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洗脱嫌疑,处理善后,以他的手段和力量,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如今他却亲自登门和盘托出,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吴涛定睛看着李锦行,眼神凝重。

    还有一点吴涛没有说,那就是章寻和李锦行之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而李锦行能帮助章寻渡过此劫。

    只是这种可能性很小,而且他也相信李锦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胡惟庸和章寻的事情虽然隐秘,但是却还不能瞒天过海。”

    “章寻此举,也算是最后为了自己章家做的一件事。”

    “胡惟庸对其有知遇之恩,胡惟庸的交代,他不得不做。”

    “但是行刺天子,九死一生,一旦失败,必然会被抄家灭族。”

    “章寻有一个独子,平日里颇为宠爱,他今夜的举动,也是因为如此了。”

    李锦行说完,吴涛这才恍然大悟。

    ………

    夜深了。

    子夜时分,云层渐渐隐没,消失不见,露出了皎洁的月光。

    李锦行身穿长衫儒袍,来到了桃林阁楼。

    “章寻,你倒是舍得,本侯一开始确实是小瞧你了。”

    阁楼依栏而望,月光如霜,落满整个桃林。

    章寻为了让李锦行出手,付出的酬劳可不低。

    当然不仅仅是一个造反案的真相,还有让李锦行心动的筹码。

    “主人。”

    倏尔。

    一个黑影出现在李锦行的身后,冷声道。

    李锦行闻言,从腰间拿出一张纸条。

    “去吧,事情办得漂亮些,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是,主人。”

    嗖!

    嗖!

    嗖!

    风声簌簌,侯府再度陷入了沉静,黑暗之下,不见五指。

    …………

    章府。

    章家祠堂。

    “父亲,这是什么?”

    章禀看着章寻,脸色疑惑。

    “你打开看一下吧,看完便把它给烧了。”

    “记住,待你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后,将上面写着的东西交给救你的人,不能有丝毫隐瞒。”

    章寻看着章家祠堂,眼神里有些欣慰和愧疚,语气却是不怒自威,让章禀不由得低着头。

    “是,父亲。”

    章禀说着,打开一张巴掌大小的纸条,压住心中的疑惑,全部记住了这些地名和人名。

    章禀和章寻不同,章寻处事圆滑,但却是治家严谨,一丝不苟。

    章禀自幼便在章寻的严厉教导下,饱读诗书,君子六艺,样样精通。

    身上那股书生气质,再加上其举止不凡,知书达礼,任谁见了,都会眼前一亮,称赞不已,夸上一句“风度翩翩”。

    其在京城的达官公子里也算是一股清流,没有落得一个纨绔子弟的名声,。

    相反,章禀在望江楼诗会出过几次风头,在京城士子里颇有声望,有着京城四大才子之称。

    章禀在章寻严厉的教导下,并没有出现叛逆,而是对章寻更加的畏惧和尊敬。

    不知过了多久。

    祠堂里寂静无声。

    月光越过门槛,偷偷溜进了祠堂,照射在二人的脚下。

    “唉。”

    “事到如今,又何必多愁善感。”

    “恩师,我章寻没有食言。”

    章寻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转身,步伐沉重,每一步都恍若是重若千钧。

    【祠堂门前,章寻双手背负在身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咳咳,错了错了,都铺垫到这里了,情不自禁…咱们重来。)】

    祠堂门口。

    章寻负手而立。

    望着天际悬挂着的一轮圆月,缓缓闭上的双眼。

    思绪万千,心情复杂,心里百感交集。

    有担忧,有愧疚,有后悔,有一丝如释重负。

    章禀站在章寻身后,一言不发,他自幼天资聪慧,不过几个名字,他早就背完了。

    不过他知道,章寻在思考的时候,喜好沉静,不允许人打扰,所以静身立在一旁,等待着章寻的吩咐。

    良久。

    章禀已经不知道保持着这个姿势站了多久,腿脚渐渐发麻。

    章寻这才开口。

    “禀儿,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不过记住今夜为父所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落下。”

    “你要记住,救你的人,你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也不要做,等待他们安排,只要安顿下来后,这世上再也没有章禀。”

    “父亲……”

    章禀听见章寻的话,心里的不安顿时达到了极致,忍不住开口,神色担忧的看着章寻。

    章寻的语气,恍若是在安排后事一般,而章禀却是一无所知,由不得他不担忧。

    “退下吧,为父对不起章家。”

    说完,章寻身形颤抖,眼睛紧闭,眼眶微微泛红。

    “是,…父亲。”

    章禀看着章寻孤寂冷漠的背影,语气顿了顿,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转身离开。

    ………

    徐府。

    书房内。

    徐辉祖不知道从何时起,也给自己弄了一个“书房”。

    里面的书大多没有看过,也就一本理学会偶尔翻一翻。

    不过也仅仅是看兵法篇。

    书房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气息,令人沉声静气,总会让他在沙场上带着的心浮气躁和冷血杀意消散不少。

    “看不透,看不透啊。”

    徐辉祖摇了摇头,脸上也不禁一阵苦笑。

    “不过也好,父亲曾说,看不懂才是看得最懂的,这京城的事,就交给他们聪明人去想吧。”

    “如今威远军的任务,就是拱卫皇城。”

    徐辉祖看向侯府的方向。

    朱元璋的密旨,调威远军回京,是经李锦行执行传旨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