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彪悍农女之将军追妻有道 > 第536章 郑婆子护女之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新街待了四五日,并不喜在她的那些商铺里和许多人讨价还价的林婉仪又回到凤头山。

    怀宁早晚的气候也变的有些瑟瑟,约莫着是怕她不知哪日又要离开去沧澜城,大嫂和马婶已经给她准备了薄的厚的好几身棉衣服。

    瞧着做好的棉衣在院子里晾晒,林婉仪脑子里想着周扬他们身上的军服也有些破旧,想到自己眼下也是有织布作坊的人,黑风岭今年又多种了几百亩的棉花,不如在黑风岭附近的村子里找些善于做女红的媳妇和婆子们,帮董士凌的兵将们把过冬的棉衣和被褥做好。

    这丫头想到就会付诸于行动,在楚颜音目瞪口呆下牵着马出了自家宅院大门。

    等她回过神来,就朝马婶抱怨起来,“马婶,你说婉仪这疯丫头,咋想一出是一出啊,这才安生几日,又折腾那些不着调的事情,董公子那么多的兵将,她哪里来的担子要给人家做棉衣和被褥?”

    还以为楚颜音舍不得黑风岭的布料和棉花,马婶急忙劝着,“大少奶奶,你也别说小姐这次办这事不着调,董公子可把咱小姐放在心尖尖上,那库房里一箱箱的聘礼,即便小姐给人家兵将做些棉衣又能花多少银钱呢。”

    自己被马婶误会,楚颜音有些羞躁,“马婶我不是那意思,就是想着好几万人的棉衣被褥,是犯愁要多少人才能做得出来。”

    马婶想到小姐和董公子相处的好,她鼻子眼睛都带着笑意,“我的好大少奶奶,你没听小姐说要在黑风岭附近的村子招上许多妇人婆子动手做嘛,横竖咱家卓少爷也乖巧听话,咱俩也甭闲着,也搭把手能做多少是多少。”

    连马婶对支持小姑子,自己这长嫂可不能落后,楚颜音也郑重的点着头,“行,就按马婶说的做,你后晌要不再下山去村里再找几个婶子和嫂子们上山,做一套棉衣,大不了咱多出一些铜板就成。”

    想到过仲秋的那日小六那孩子和楚家庄的几个人上山给大少奶奶送月饼,马婶灵机一动,立时有了主意,“大少奶奶,还有几个合适的人,也能请到咱家里来帮咱。”

    见马婶也学会了深沉,楚颜音一头雾水的望着神神秘秘的她,嗔怪着,“马婶,你有话就说,卖关子我可闹不明白。”

    正因为楚家庄来的人,瞧着就淳朴厚道,马婶这才动了让楚家人帮忙的心思,她呵呵笑着,“是楚家庄的人啊,你真的忘了?”

    今年开春,弟弟小六听说薛大人要在城里开办书院,县试要在秋日里就要开考,说啥也要回楚家庄。拗不过他,楚颜音只好拘他到四月底才让他回了楚家庄继续读书。

    让她心塞的是那倔小子,直到前几日朝和连英姨母一起过来看自己。

    楚颜音这会听到马婶的话,也乐了,“马婶。还是你想的周全,给那些兵将们做冬衣这粗糙活若是连英姨母来做,肯定比我要利索。”

    主仆俩商议会,这时节田里的农活所剩不多,男人们都能做,就打发人去楚家庄送信,让方莲英带几个相熟的妇人来凤头山。

    次日不到巳时,焦急不已的方莲英就带着几个妇人急吼吼的就赶了过来。

    进了林家宅院,见到楚颜音正和马婶拿着布料裁衣,方莲英高悬的心才落了地。

    喝了茶水,也知道她和几个妇人被叫过来是为了给边境将士们做冬衣,立时精神抖擞,几个妇人脸上都洋溢着光彩。

    也不听楚颜音让她们几个歇息的话,立时就让马婶把库房的布料都搬出来,这就要开始在苇席上裁布料。

    楚颜音在家里带着几个妇人热火朝天的忙着做军衣,林婉仪在黑风岭也是忙的晕天昏地。

    织布作坊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纺纱织布已经步入正轨。

    黑风岭沿途村子的那些妇人婆子还在为自己年纪大不能进织布作坊而懊恼。

    林婉仪的来到,让她们沮丧的精神又得大了极大振奋,想起做一身棉衣裤,就有五十文工钱。她们这些粗手笨脚的女人,做精细的活计不成,可做棉衣个个都不差,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不易,哪个不想豁出命的来大赚一笔。

    林婉仪来到黑风岭的次日后晌,那些被记录名册的妇人、婆子对被各村的村长或里正用牛车送了过来。

    因青砖是凤头山他们自己烧出来的,木料也是开垦荒田伐下来的,多的没边,宅基又不用花银子买,加上人手也充足,由武江带人盖的织布作坊很是宽敞,房屋也多。

    那一百多个妇人、婆子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后,就被林婉仪分成五组,在织布作坊的后院一排大屋子里开始裁布制衣。

    做冬衣的活妥善安置好,林婉仪也不用继续管这事情。

    时令已近秋末,山里野味正是肥硕,次日还没到辰时,她已吃过早饭,换上利索的衣裳,悠闲的骑着马带着几个顺眼又机灵的小子进深山打猎,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周扬这跟屁虫自然也带着两个兵卒乐颠颠的跑在前面。

    天黑透,从山里归来的一行人收获满满。

    各色的野物差点压弯了马背,那些有幸随着去打猎的小子们个个脸上都带着对东家万分崇拜的神色。

    林婉仪进了池塘边场院,翻下马背。

    不用她动手,就有许多人围过来取下马背上的猎物。

    周扬立时唾沫星子飞溅的和那些眼热羡慕的人们,大声说着他们在深山打猎有多激动人心,林姑娘的箭法有多神奇,那只最大的狍子就是林姑娘一人打的,若不是林姑娘不愿他们在山里过夜,就去堵野猪的洞穴了。

    来这里做工虽时日不多,这里的人也知道木棚后圈里养的那些野猪都是武江他们带人在远山里捉回来的野猪崽子养大的,自然对周扬说的话是十分信服。个个对恨不得也能随着英武不凡的东家去远山看看眼界。

    听着他们闹哄哄的声音,洗漱的林婉仪瞬间在心里做个决定,这些日子田里的秋季作物收割已经接近尾声,山坡上的冬小麦也种的差不多,棉花还在继续采摘,就是池塘边洼地里的暖棚已经罩上了防水油布,赵春光带着人早早的就培养起菜秧苗。眼下这些人都是进黑风岭沿途村子里的,能安分又勤快的给她做工,虽是因自己出的工钱高,也要让他们在劳累之余能感受到山里日子的乐趣。不如抽个空闲,多带着人进深山打些猎物,不但能改善伙食质量,也能提高这些人的做活的积极性。

    把自己收拾干净,来当被火把照的异常明亮的场院中间,林婉仪当众宣布出来,那些年轻小子们个个眼里透着喜悦和激动,大声叫好的声音惊飞了木屋后林子里的成群的鸟儿,就连那些圈里的野猪都跟着吼叫起来。

    打仗要士气高涨,看着眼前这群年轻小子们也不输那些兵将们的大嗓门,林婉仪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今儿虽跑的不远,可他们去的人多,又是大半年没人敢进山狩猎,山里野物经过一个春夏的繁衍,打回来的猎物自然不少。

    林婉仪吩咐周扬朝织布作坊的灶上也送去些猎物,让那里的人也尝尝野味。

    她话音才落地,还没等周扬应下,十几个小子就热切殷勤的把地上的野物拎在手中,嬉闹着朝场院里停着的马车走去。

    见他们个个做了一天农活,这会还生龙活虎,林婉仪身上的疲累也荡然无存,还想去和对织布作坊正常运转劳苦功高的郑莲花说会话,她也笑着跟了上去。

    郑莲花既得东家青眼,不为送她的嫁妆铺子,单凭东家对他们这些流民的善心和大义,她这一个多月,也拿出浑身的本事,尽心的传授纺线织布的技艺。

    怕娇养长大的闺女身子熬不住,也怕闺女抛头露面被人欺负,慈母心一片的郑婆子把家里的杂务都交给厚道可靠的大儿媳,亲自住在织布作坊的后院,贴心的照应闺女的饮食起居。

    林婉仪来到的时候,郑莲花还对着老娘给她熬的一大碗补汤郁闷,“娘,你也真是的,大嫂又有了身子,你不给大嫂炖鸡汤也就罢了,天天的把鸡朝这里捉,就不怕我爹和大哥心里难受啊。”

    他们在老家时,全家都下田,起早贪黑辛苦一整年,也仅是能顾一家老少肚子不饿着,那还是风调雨顺年景,遇上去年的天灾,窝囊没用的爹娘能把一家子都饿死。若不是老头子和她性子强势,除了哪个奸猾的老二混账,那俩儿子还算听话,自家人哪里有命捱到怀宁城。来这里没几日就遇上东家那么好,他们一家才过上好日子。自从老二做出那丢先人的丑事后,老两口有一个多月出门都不敢抬头,后来东家来到不记仇,还给自家体面和那么大的恩惠,虽说让闺女传授织布技艺,可他老郑家也没吃亏,闺女织布的技艺还是从她娘家学会的。

    为了让织布作坊早日运转,实诚的闺女眼看着日日消瘦下去,做娘的看在眼里疼在心头,郑婆子听闺女说这话,当即涨红了老脸,“他们难受个屁,我眼珠子般的闺女在这里替老郑家挣脸面,瘦了我心疼,不就是多吃了几只鸡,哪个敢不乐意,老娘回去打断他们的狗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