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叔逆袭之天眼传奇 > 第460章 谍踪迷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山城国家安全局,江北。

    某地下情景室(SituattionRoom),江州市专项城市安全多方视讯会议正在召开。

    反谍四科科长郑学文主持,若大的会议室里除了一些情报专家、分析员员外,实际并没有多少人亲临现场参与此次会议,很多都是通过专门的保密设备,收听和汇报会议——这些设备可以单向控制,变声、变形,其“美颜”(倾向丑化)功能可比市面上的民用科技先进不少。

    300公里之外的江州小城,因为“零号区域”的存在,还有并不完善的安全漏洞的原因,早已成了一个暗流涌动的现代谍战现场。

    当然,在情报专家们的眼里,那里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练兵场”。

    华国的特工,反谍人员也需要与一流的对手,真刀实枪地过招,才能知道差距,得到提升——这个过程肯定不轻松。

    ……

    大屏幕上现在显示的,是形迹太过明显两个间谍“小角色”的情况通报。

    一位名叫kyler的《芝加哥经济时报》女记者,和一位日本游客,名叫小林正河——在现场的专业人士眼中,没人认为他们能有多重要。

    前者年轻貌美,后者其貌不扬——他们通关的护照国别,并不能代表他们背后就是情报大国,美国和日本。

    ……

    如今的间谍组织,并不单以国家为派别——不说间谍用以掩盖的职业身份,单单是大大小小的国际情报中介机构,也常常招收各国的退役特工。

    作为情报掮客,他们接受各种委托。由买家付款,各种间谍会兵分多路行动进入目标国,以各种方式展开间谍活动——如果是重大情报的话,还会提前进行布局。

    间谍战争,从来都明暗结合的。整个华国、山城和江州,之前被埋下的“沉睡者”又有多少将被唤醒?有多少可以牺牲,有多少是幌子……暗地里究竟有多少间谍,以何种身份和路径进入江州?没人知道。

    所以搞清楚这两个初级间谍背后的“组织”,或者“买家”——也即是找准敌人,才是这次多方会议的目的。

    ……

    今天的会议更重要的议题,是排查整个江州关键位置的“价值目标”,还有其它有可能被间谍接触的“重要人员”。

    间谍无处不在,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潜伏或者暗藏,他们很多是因为种种原因被策反的本国人员。有的被人收买,威胁,胁迫——但更多的是被经济利益所诱惑,被秘密培养成为“叛国”的实际参与者。

    每个重要企业、国家机关人员都可能成为间谍的目标。

    鉴于江州现在的形势,即使是些小角色,也都要一一甄别,排查、监视……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没办法,作为地主,只能以“守”代攻,有些被动。

    ……

    情报本来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所有情报都是要经过归纳整理甄别分析的,这样才是最重要的和最繁琐的工作。

    间谍的存在,是因为外部侦察终究只能刺探表面情况,就需要间谍打入或接近目标国内部通过观察、侦听或窃取来获得这些情报。

    另外间谍设备再先进,也需要有间谍来安置和操纵,对于间谍设备,目标国也会有一定的防备手段,而伪装最深的间谍却难以轻易被看穿。

    没有数量足够的间谍,就难以轻易接近核心情报。

    对于攻防双方而言: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

    但现实生活中的间谍,不是单纯和军工画等号的。他们会渗透到全社会的各行各业,有探查军事技术的,有针对商业专利的,也有进行分裂煽动的。

    连大气数据、海洋河流的水文数据,以及雷达电磁数据,还有就是农业技术资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这些情报也非常重要。

    间谍们甚至都不用入境,通过找代理人或者办事员就可以进行此类情报收集——它们大部分都通过国内的报纸、电视以及网络之类的公开媒体来搜集的。通过秘密渠道得到的反而并不多,更多还是起到核实信息之类的作用。

    所以现实生活中的间谍,不是什么高精尖领域,都很大众,也不全能——也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高级间谍可能藏身其中。

    ……

    郑科长一边看着大屏幕上展露的两名间谍资料,一边感受着会议室里隐隐的战时气氛。

    自己有多久没有这种纵横捭阖,热血沸腾的感觉了?

    只有身为国家安全部门的人员,才能接触到这个世界平静水面上下的真实世界!

    无论叫国安,还是叫特工,或者叫反谍人员……没有像自己这些人,一个国家的基本安全都可能没法得到保证。

    自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以来,这条对内、对外的隐蔽战线上,每时每刻都在延续着没有硝烟的战争。

    ……

    江州“零号区域”的“防线”建构,是直属中央来调配的。它的重要性,甚至抵得上一次重大军事、航天科技的突破。

    郑科长所领导的反谍侦察部门,之前是负责整个山城市,保护国家稀有资源及重要科研技术的专门科室,早些时候人员不多。

    但现在已经是阵容强大,光派往江州的本地反谍人员,已经超出上百人。

    江州已经成了一座由间谍设备和专业人员织成的“大网”——安全部门接管了城市监控系统,会将每一个可疑人员,都被标注出来,纳入系统,用大数据AI技术进行识别和甄选,分别标注。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发展成为重要的信号传输和数据运行平台。间谍与反谍工作的科技化与信息化,情报来源和获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郑科手下就有多名“白帽子”黑客,负责重要的网络管制事务——他们可不是普通的网警大队,民用网络早就成为此次江州保卫站的“重要战场”!

    比如不久前军情机构那边就传来一个情况通报:

    影子部队剿灭人人集团的过程,就有国际顶尖黑客出没的痕迹——好在对方只是为了消除痕迹,并未与影子部门的电子对抗分队进行接触……不过倒是留下了明显的“警告”信息,有些嚣张!

    特殊时期,还需要特殊手段。今天的会议,郑科长需要跟其他负责商业间谍、国外情报的相关部门,还有军方的电子对抗部队,甚至是地方的警察部门等进行协作。

    江州现在是一座“堡垒”,各方面的力量必须协作。

    根据kyler作为随访人员,跟随美国HR生物集团的商务考察团,到达江州后的形踪轨迹,已经确认这名美国记者的表面身份是真实的。

    HR生物与江州制药六厂的合作,是一项进行了半年的正常商务洽谈,看起来也没有毛病。

    从其入入住酒店的视频监控看起来,这位年轻貌美的女记者,也并没有怎么四处出击,刺探关于“零号区域”的敏感情报。不过倒是通过网络,她联系了不少“水军”,似乎像发起一场民意引导的舆论“破冰”?

    ……

    这是美国人和日本都惯用的手段,利用网络进行“民主”引导。

    他们炮制谣言和假信息,然后进行有计划,有织织传播,打击华国网友自信心,自尊心;还有对宗教问题,民族矛盾的放大和渲染,以激化成冲突。甚至是煽动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政府,以及执政党的仇恨,策划街头运动,与境外媒体紧密配合,及时提供相关文字,照片,视频等信息。

    ……

    这次他们散布的消息,是“zf隐瞒疫情”——然而,这次他们的对手是国家,而不是部门。

    整个江州的民用网络,都已经被纳入了安全部门,和军方电子攻防部队的共同筑建的“防线”范畴。

    这位美女记者明面上的“努力”,只能是白费功夫……不过“疫情”这个关键词,已经暴露了她的“马脚”!

    ……

    反观小林正河就“上道”多了。第一眼看就长得普普通通,不会帅昨惊天动地,也不会丑到鬼哭狼嚎。

    真正的间谍的外表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都有一个正当的职业,都很低调,宗旨就是“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

    那些帅得、靓得一塌糊涂,放在人堆里,恨不得自己都能发出光来……太招人注意了。

    但小林正河也不会是高级间谍,他“表演”痕迹太重:这里测个绘,那里拍些照,还在网上买卖信息,组织日杂网评等等……都是些又Low又老的套路,

    如果他“消失”了,应该不会有人来营救——除非他收集到了重要情报。

    从目前他的活动轨迹来看,还没有联系其他人——但日本这个老对手,如果对“零号区域”的某些东西有觊觎之心,他们派出的肯定会不止这一人。

    ……

    会议继续进行中,郑科长其实心里并不轻松。

    江州的反谍形势,其实很严峻,那里虽然有成熟、覆盖率很高的监控系统,但也是上百万人口的城市,鱼龙混杂。单以一个时间段进出这座城的人而言,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现代架构的情报系统尤其是信息社会,想要人赃俱获地抓住真正间谍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零号区域”出现得突然,整个安全部门是被“推”着进入战时状态的。

    ……

    郑学文的手下,大多是高学历人员,因为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强大,反谍部门人员的工作强度其实很大,也非常枯燥。

    哪怕是出外勤,在目标对面的楼里弄个望远镜,吃着泡面,掐着表计算对方几点出门,几点回来……就是这种类似于普通的刑侦“盯哨”。然后瓜熟蒂落了,才走正常批捕程序,让警察来帮着抓人。

    反谍部门的人员如非必要,通常不直接实施抓捕的,他们本质是情报人员,没有执法权。

    越少公开露面越好,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一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