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197章 伏击变阵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济准备了快小一年,就是为了看清这个短短四年就凭借半部兵马在河南立足的讨寇将军究竟是什么实力,结果杨岐又帮袁老板把势力发展到了并州,这下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趁着大荒出来“打草谷”的机会,顺便想与河南军过过招,探一探虚实。

    说白了就是:张济对遭遇伏击是有心理准备的。

    兴平二年(公元195)二月初一,河南军与张济军主力在宜阳县南郊相遇,双方各一万余人,两军共计两万五千人。

    张辽、方悦两部首先出击,从道路两旁拉起绊马索,扯倒了走在最前面的一批西凉轻骑,随后一拥而上,打了个张济军先锋措手不及。

    然而前面早说过了,张济对遭遇伏击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初遇伏击,丝毫不慌乱,就地命令将士们排布阵型,前锋迅速脱离包围圈,整体向后平移,灵巧地退到了两翼。

    河南军的伏击只是杀伤了百余轻骑,并未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杨岐在后头瞧得真着,恼火地捶了自己的大腿一拳。

    与此同时,张济军阵后方扬起沙尘,显然是大队骑兵在移动,粗略估计不下五千人。

    “铁骑,是铁骑!”护卫鹿含惊叫。

    杨岐用手搭起凉棚看去,只见数千穿着银色闪亮盔甲的骑兵正在军阵间隙中快速移动,这便是西凉军的杀手锏——重装铁骑。这出战的五千铁骑,就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

    张济熟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对用兵之法,有六如真言,乃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很快,河南军就会尝到其中滋味。

    在排布好阵型后,张济军首先发起进攻,两边骑兵展开,准备绕到河南军的侧翼,中间大股持戟士稳步行进。

    “做好准备!”指挥两翼持戟士的张辽与方悦一同下令,两边的几队持戟士立即拿出准备好的小铲子铲土,将手中的长枪斜插在地上,作为临时的拒马。刚勉强准备好,西凉铁骑便嘶吼着冲了过来,不少骑兵穿过长枪的间隙,砍杀刚把武器插地上、手里没家伙武器的步卒。

    拒马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在铁骑脱出身来,准备进行反复冲锋的时候,有不少骑兵被缠住,被持戟士后面的持戟锐士捅下马来。但总的来说,河南军损失要大一些。

    铁骑们见占不到太大的便宜,于是跑开一点,等待破绽出现在进行下一轮冲锋。

    这时候张济的持戟士方阵已经逼到眼前,双方步卒同时摆出密集枪阵,这种阵型可以起到稳住阵线的作用。

    两方开始互捅。枪阵对拼,减员速度很慢,拼的就是人数和耐力。

    而在这个时候,张济军中突然有一员武将大吼一声,带着几百名全副武装的甲士斜冲向杨岐的左翼,很快就杀伤了不少人,气势锐不可当。

    仅仅在片刻之间,杨岐就尝到了“疾如风”、“徐如林”和“侵略如火”的三种风味。

    “原来就是这样吗?那该轮到我了。”

    “发射!”杨岐下令,身边亲卫挥动小旗,阵中便腾然升起几百颗流星,拖着乌黑的尾烟,射向张济中军。

    剧烈的爆炸撼动了张济中军的士气。趁此机会,杨岐令前排步卒退后,后排手持大盾的阵盾士填补了上来。

    普通的枪矛对大橹无法造成破坏,刀剑砍上去也顶多砍出几个豁口,不是一下两下就能砍坏的。对付这种东西,最有效的还是火器。

    而目前天下也只有河南军拥有火器。

    各部的将领下令,前排的阵盾士拎着大橹紧紧靠拢步步前压,两侧环刀士趁隙下手,宰杀了不少敌军。这种战术古老而又有效,直到现代,防暴警察依然在训练和使用这种战术。

    此时西凉铁骑再次行动起来,绕到了河南军背后,打算捅菊花。因为除去这帮骑兵,张济军正面交战的部队数量是比河南军少的,又被这种乌龟一样的阵型难住,一时想不出解决办法,如果骑兵不发挥作用,是很难打赢的。

    后军领将曹性大声喝令:“后军持戟士听令,后转!蹲下!”

    就在西凉铁骑离河南军不到二十步的时候,源家后军忽然转身,长戟迎向铁骑,半蹲下来。杨岐原本想的是骑兵冲锋起来很难刹住,肯定会冲到长戟上。

    可没想到西凉铁骑训练有素,居然能在这么近的距离突然急刹,转向跑开。不过不要紧,他还有后手。

    “轰天雷,射击!”

    轰隆一通响,不少马匹被喷射出去的震天雷弹药炸伤倒地,把上面的骑手摔了下来。

    西凉铁骑见后面讨不到便宜,又重新分散到两翼,准备再次冲锋河南军的侧翼。

    可没想到,侧翼的枪兵早将之前插在地上的长枪拔出,握在手里,也半蹲着结成枪阵,与此同时,两翼的领将下令:

    “弓弩手,射击!”

    近距离杀伤力较大的和弓发挥作用,射杀了一小批骑兵。

    但也就是一小批而已,西凉铁骑人马皆备玄甲,弓弩难透,在遭受了微弱的损失后,依然势不可挡地冲进了河南军的两翼,几乎将枪阵冲散。

    张济在马背上看出河南军军阵的奥妙来。原来河南军几乎将一半兵力都堆在两翼和后方,持戟士、弓弩手、一种扛着竹筒的奇怪兵种(轰天雷)依次排列,而正面是阵盾士、持戟士和环刀士,形成了一个极其利于防守的阵型。这种阵型看起来四四方方,略显幼稚,很像是军事初学者摆出来的阵型,可恰恰是耐久力和防御力最强的方圆阵。

    杨岐从曹老板那儿学来了方圆阵,每逢主力战斗都要摆一次,一点也不嫌腻。战场上,不要老想着那些虚的,就算是枯燥乏味的战术,好用也要多用,毕竟谁会跟自己的命过不去?

    张济欣赏地微微点头,对左右道:“撤军。”

    旁边将领还未看出门道,不敢相信主将会说出撤军的话来。但张济的权威不容置疑,众将纷纷号令部下,撤出战场,退向渑池。

    辗转两日,待回到弘农的府邸里,四下无人的时候,张济颤抖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遇上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手,这个对手的招式,完全是在拆解自己的阵法,他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

    让张济感到格外惊异的倒不是什么阵法,而是河南军士卒。他想不明白,河南军为何那样纪律严明,临危不乱,丝毫没有过去河南兵一鼓作气,二鼓溃退的风范。

    其实奥妙就在选兵上,杨岐依照兵书所写的标准,专门挑选那种比较能打又老实的人来给部队换代,再经由张辽、高顺等人的严格训练,才有了如今的河南军。

    张济感到恐慌,洛阳新城的杨岐倒觉得松了一口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