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信使抵达弘农郡府的时候,张绣听见来人,赶紧起来穿衣服。
昨晚一宿实在太累,以至于炎炎夏日、日上三竿居然还在榻上躺着。
张绣穿到一半,旁边一位美妇抬起白臂,递过来一方干净的手帕,并说:“哎,先擦干净了。”
“谢谢婶婶。”张绣接过手帕,沾了点水,把下面容易起沫儿的地方擦了擦,才继续穿衣服。
因为种田最累人,张绣一夜耕耘,免不了有些腰酸背痛,就一手叉着后腰走出房门,要去大堂接见使节。
现在大家应当明白,为什么身为北地枪王的张绣,却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战绩;而他的师弟赵云,却以勇武与胆气,在后来成为刘备的保镖,屡屡救主了吧?
赵云连送上门来的国色天香的樊夫人都拒绝了,可张绣却在盛年与自己的寡妇婶婶夜夜云雨,天天上演“寡妇门前是非多”或“一个光棍激情的一宿”。
酒色害人不浅呐!
当坐到大堂,见到使节,看罢了杨岐的亲笔信件,张绣冷笑:“上个月他不是还挺威风吗?怎么转眼就变成了求人的人呢?”
使节根据杨岐和董昭的嘱咐,哭丧着脸说:“袁术赏罚不分,又忌惮我家主公奉迎天子,欲将他除之而后快,望张将军念在唇亡齿寒的份上,驰援洛阳吧!”说罢叩首,涕泗横流。
“可是他书信上,可没写着要我出兵救援呐!”张绣道:“更何况他杀害我叔叔,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又怎么可能帮他!”
此时,张绣上垂手一个年近五十,高高瘦瘦,面无表情、相貌平平无奇,只是眼褶偶尔会泄出几缕寒芒的老人家问张绣:“将军能否将书信给老夫一观?”
“当然。”张绣说着,离席双手将书信奉上,极尽恭敬之意。
那老人家将信件草草一扫,嘴角就微微一扬,道:“此乃借刀杀人、围魏救赵之计。”
张绣问:“贾公为何这么说?”
没错,这个老人家正是贾诩贾文和。当初李?嗍蛊锒嘉竞?獯趟婪?恚?睢⒐??涿?苋找婕せ???冀槐?@?嗲爰众嘉??褰???灾?约骸0镏?合椎鄢鎏印⒈;ご蟪迹?众级嘤谐隽Α:蠖?税毡??众急闵匣褂$贰
后来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
恰巧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
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
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就这样,贾诩成为了张绣的谋主。
面对张绣的疑问,贾诩将身子一斜,对张绣耳语几句,张绣听着听着,亦渐渐展露笑颜。
随后,张绣将书信掷向河南军使节,怒斥道:“杨岐害死我叔叔,如今被昔日主公围剿,也是天理昭彰报应循环,我又岂会援助?不杀你就已经是看得起你主子杨岐,趁本将军心情还算好,快些滚吧!”
使节吓得忙捡起书信,哆哆嗦嗦地退出了大堂。
就在使节离开弘农走远了之后,张绣立刻召来心腹武将胡车儿,命其派出斥候,日夜不停,打探洛阳新城战况。
原来贾诩一眼就看穿杨岐书信的本质其实是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袁术大军出征后方空虚,希望出手相助。
而贾诩建议张绣干脆将计就计,趁机夺占南阳,不过不是现在,而是等到袁术大军疲敝,战意消沉之际,突然出手,占下富饶的南阳郡的同时,还能阻隔袁术大军退路,与河南军联手,绞杀袁术的十几万大军;并在此之后,在河南军疲惫不堪的时候,趁势再下河南,一气统占弘农、南阳、河南三郡,进可谋取天下,退亦可一方称雄。
同一时刻的洛阳新城城墙上,河南军又一次奋力杀退了袁军,个个灰头土脸,血染衣裳。
曹性凭着常人不及的鹰眼,站在围墙望台上朝远处看来看去,扫了几圈下来,震惊地发现,袁军的精锐——左阵军其实连没有半个精锐投入战斗,围攻城墙的,除了一部分虎捷军和陷阵锐士以外,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卒。
连日恶战,甚至连这一情况都是刚刚发现。
曹性赶紧告诉杨岐,杨岐大为震惊。
袁军让相对比较中庸的战力连日攻城,怕不是就是为了疲敝我军?待数日以后,再派遣精锐,一鼓作气攻占星堡?
想到这儿,杨岐趴到城垛上极目远眺,忽然看见袁军的中军当中开辟了数块空地,一帮士兵和工匠在上面敲敲打打,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
杨岐忙对曹性说:“你快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曹性凭借锐眼,一下子看清,声音中透出一股惊慌:“他们在打造井阑!”
井阑,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登高攻城器具。推测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的,但后来楚王用井阑去进攻宋国,墨子用火来防御井阑的进攻。井阑行动力很慢,往往很容易被破坏。
井阑是移动箭楼,可攻击城墙上敌军的攻城兵器。架上它,任何兵种都可远射。一般搭至三层半高,底下安上滑轮,居高临下移动扫射。特点:范围广,对动态打击力强;弱点:移动慢,没近身作战能力。
古代攻城战,没有几支军队会推着井阑行军,都是跑到城底下现造。而现在,袁军的十几架井阑车快要造好了。
好在井阑怕火,杨岐便问:“我军还有多少震天雷?”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回答。
“什么?”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重复了一遍。
十余日的守城战,箭矢早已消耗殆尽,平均每名弓弩手只有不到五支箭矢。轰天雷、震天雷在前两天也派上用场,炸死炸伤得有两千多敌军,不过一打起来就没数,刚才一清点,震天雷、包括作为轰天雷弹药的震天雷,一共还有三百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