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244章 负激励攻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南宫卫士在王越的率领下,将库存里最后的几十颗震天雷送给袁军——当然是点燃了送出去,并且大声叫嚷着“着火”,趁乱烧杀起来,几乎将袁军大营搅了个底朝天。

    袁术于睡梦中惊醒,就看见外面红光彤彤,到处在高呼“救火”,出了大帐才发现,着了杨岐的道了。

    幸好南宫卫士数量不多,他们得手以后就趁乱逃回了城里。

    而袁军在扑灭火势或,退后十里扎营,整场战局的优劣态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三次借箭,一次夜袭,让众将士对杨岐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奉为神明。

    杨岐也十分受用,当然他并没有说自己是模仿的唐代名将张巡草人借箭。

    安史之乱中,张巡守死守睢阳城十个月,有效遏制叛军南下的势头,拖住叛军主力数月之久,保证了江南财、粮源源不断供给朝廷,为最终平叛奠定了基础,避免五胡乱华的悲剧再次上演。

    就在睢阳城失陷的一个月前长安被收复,十天后洛阳被收复,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张巡以牺牲一个城市的代价,挽救了整个大唐。

    但是因为睢阳城里发生过吃人惨象,千百年来,张巡被卫道士称为衣冠禽兽,认为张巡如果早点投降,就能保住城中的百姓,张巡之所以不投降,是为了成全自己忠义的名声而弃城中的百姓于不顾。

    这些卫道士是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张巡,据记载,安史之乱平息一年后整个唐朝只剩下人口1960余万,安史之乱爆发前约为5600万。仅仅五年,人口损失就高达3600万,如张巡一开始就没守住睢阳,放任叛军进入江淮地区,死亡人数更定会更高。

    对于这些“道德楷模”们,我只想送他们一句话:你死不死啊?

    这种人你得离他们远一点,因为他挨雷劈的时候容易连累着你。

    总而言之,因为汉代人不可能认识唐代人,杨岐也就没有介绍张巡。

    眼下战局渐渐变得明朗起来,似乎胜利已经触手可及。

    曙光即将照耀洛阳星堡,然而黎明前的黑暗,必须得扛过去。

    上次夜袭之后,袁军休息了几日没有进攻。

    八月初五,已经进入秋季,这是洛阳新城保卫战的第二十三天,袁军来到城墙下搬运袍泽的尸体,他们并未携带武器,以示没有敌意。

    城墙上的河南军出于道义,也默契地没有攻击。

    八月初八,是洛阳新城之战的第二十六天,在安置完死伤的弟兄后,袁军再次发起进攻。

    这一回的攻势乍一看比最开始的几天还要激烈。

    因为袁术发布了一条军令:如果在中秋之前不能攻下山堡,从将军开始一直到每一名士卒,都要接受降职和罚俸处罚,降不了职的就罚两倍俸禄。

    在负激励的刺激下,袁军今天的战意尤为高昂。

    “放箭!”“开火!”

    守军朝奔至城下的敌人密集攒射出箭矢,炮兵推动霹雳炮,轰杀着敌军。

    其余步卒拿好刀枪,静等对方攀爬城墙。

    河南军以火器见长,袁军可是吃够了他们的苦头,死在炮火和震天雷下的人少说也有六千。

    现在河南军震天雷用尽,霹雳炮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尽管火药作坊日夜不息地生产弹药,但也不够消耗的,供给早已出现了短缺。

    或许是看出了这一点,袁军士气大振,争先恐后要抢上墙头,好好报一报前些天被炸得抱头鼠窜的仇。

    裴元绍为难地看着潮水般涌过来的敌人,找到杨岐和他商量:“老弟,不如退守第二道城墙吧?”

    杨岐根本没有搭理。

    裴元绍可是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立刻改口:“主公,不退守第二道城墙吗?”

    杨岐只是摇头,这些天指挥作战,他嗓子已经疼地快说不出话了。

    裴元绍又道:“那实在不行,我这儿还有几颗震天雷,咱们找机会再夜袭一把,直接把袁术那孙子给炸死算了。”

    杨岐忍痛说出一句不甚清晰的话:“你以为有那么简单?”

    吃了那么大亏,袁军早就有防备了,还想夜袭?就算你能混进去,你又能接近得了中军大帐?怕不是神剧看多了,脑子长没了!

    面对大举进攻的袁军,杨岐闭了会儿眼,心中祈求:张绣啊,你快出兵吧!偷家都不会偷的吗?

    早在派去弘农的使节回来,说“张绣憎恨主公,不肯出兵”的那天,董昭就根据使节所描述的情况判断:张绣一定会出兵。

    那点伎俩骗骗傻子,可骗不了董公仁。

    但是到现在都他妈的快一个月了,也没听见弘农方面有什么动静。看来“围魏救赵”,也是需要配合的。

    杨岐闭目静思的时候,没注意到几支箭正冲自己全身上下唯一没有防护的脸部飞来,就在箭镞快要刺进他身体的时候,赫连鸢一跃而来将他扑倒。

    “你想死啊?”说完这句,赫连鸢就捂着一只耳朵龇牙咧嘴。

    赫连鸢一嗓子把他给喊醒了。

    杨岐眨眨眼,瞳仁里重又放出光彩,他提提精神站起来,扫了眼战场,设法找出袁军指挥作战的中高层军官。但围墙下几千张脸,把他看得是眼花缭乱。

    “把曹性叫过来。”

    “曹将军正在指挥将士守卫东墙。”有士卒答话。

    “那也不管,把他叫过来!”

    “只有他的眼睛能找出敌军的将校,你快去叫他,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稍后,曹性蹲伏着躲避横飞的流矢,摸到了杨岐身边:“主公这会儿叫我?”

    杨岐先问:“东边怎么样?”

    曹性回答:“还好,敌军在东面的攻势不算太猛,能撑得住。”

    杨岐道:“那好,你快帮我看看,袁军当中哪些人是校尉及以上的军官?”

    接到主公的命令后,曹性伏在垛口后,凝神向下观瞧,果然很快地,他遥指某处,道:“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这三个都是校尉,那边两个是司马……还有那边,是几个军侯。”

    杨岐一扫:最近的一个也有二百步开外,弓弩射不到,霹雳炮的射程也不够。

    但是,他依然有办法,这个办法的名字,叫做床弩。

    忘了说,洛阳新城里除了火药作坊,还有弓箭作坊、攻城器械作坊等等一系列的研发机构。

    而床弩,就是他根据记忆,命弓箭作坊和攻城器械作坊协作投入项目,生产出的大型远程武器。

    床弩是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