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322章 迷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曹操抿着嘴,眉头紧锁,然后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但或许是某种神谕吧。”

    “神谕?”

    “可能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当然也有可能是某种警诫。”曹操揉搓着自己两条古铜色的胳膊,以产生热量。

    此刻数万军士一个个都光着膀子,露着健硕的胸肌和腹肌,场面非常哲学。

    曹操叫人赶紧想办法生火取暖,并且做饭,以免大军被感冒拖延了进程。

    连续几天都是大雾天,唯独这一日雾气很快散去,整整一个白天,都是太阳朗照。

    沐浴在和暖的阳光下,昨夜的湿寒尽扫而空。

    大家欢呼雀跃,晒干衣服,生火做饭。

    曹操本人同样很高兴,不过他没有得意忘形以至于忘记自己作为主帅的责任。

    而且很快,就有人跑过来汇报:“附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知道究竟到了哪里。”

    曹操一听就傻了眼,昨晚郭嘉所说的“若是急于进军,迷失了方向,岂不是欲速则不达”竟然成了真。

    大军迷途,险象环生,这可不是好兆头。现在的阳光普照,或许是运气的回光返照,而噩运才刚刚开始?

    刚想到这里,云团就飘过头顶,将太阳挡住,周遭的空气都瞬间寒冷了下来。

    曹操打了个寒颤,随即命左右:“速速去寻找本地向导,为我军指引方向。”

    各营都立刻派腿脚快的人出去,四处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本地人。

    他们找了很久,还真找着几个正在山上砍柴的樵夫,并把人带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就问那几个樵夫:“这里是什么所在,距离彭城又有多远?”

    其中一名樵夫答道:“此地赵王山,在彭城东北,距离大约七十里。”

    果然,他们向左偏离了预定的方向,至于为什么会偏离这么远,是有道理的。

    因为昨天晚上是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都算小意思了,几乎就是在摸瞎走路。

    在这种情况下赶路,就好像在沙漠里行进一样,即便原本走的是直线,也会慢慢偏离方向。为什么呢?

    首先做一个实验。把一只野鸭的眼睛蒙上,再把它扔向天空,它就开始飞,但如果是开阔的天空,你会发现,它肯定是飞出的一个圆圈。

    你不信,可以自己再试一下,把自己的眼睛蒙住,在学校的操场上,凭自己的感觉走直线,最后你发现你走的也是一个大大的圆圈。

    一言概括,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

    为什么呢?因为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比如鸟的翅膀,两个翅膀的力量和肌肉发达程度有细微的差别。

    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也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其他生物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为什么生物能保持直线运动呢,比如人为什么走出的是直线呢。因为我们用眼睛在不断的修正方向,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做定位和修正。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差距,所以就走成了直线。

    可是在迷雾当中行走,就如同是蒙住眼睛前进,即使是朝着直线走的,当你睁开眼睛之后,回头看一看会发现,其实自己走过的路径是斜着的。

    第二个原因,接着我们要知道的是,相同的道理,在沙漠中迷路,原因是沙漠中缺少参照物,因为没有参照物你就分不清方向,直线走着走着也就弯了。而有经验的沙漠行走者会在太阳,月亮及天上的星星为参照物来进行辨位,不过要注意时间,因为时间的不同,月亮和太阳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但昨晚曹军赶路,没有参照物也没有明亮的光源,也就谈不到辨明方向了。

    最后就是由于附近可能存在强磁环境,指南针在这里很容易受到干扰,然后失去指认方向的作用。

    不过第三个原因对曹军没有任何影响,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指南针。

    对,你没有听错,那个年代没有指南针,因为失传了。

    尽管最早在《古矿录》记载,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山)一带,就出现了早期指南工具司南,但是后来在整个汉代地质层中,都没有发掘出司南实物。

    尽管据说张衡也制作了司南车,但的确没有实物。因此司南极有可能是在战乱当中失传了。

    而更有力的证据就是史书记载:“钧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於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上文中的“钧”就是那位结巴马钧。马钧在任给事中期间,在朝中与高堂隆、秦朗争论,谈到指南车,高堂隆、秦朗都认为指南车是不存在的,记载都是假的——

    这很像现在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最厉害的甚至认为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都是虚构的。

    对于这种人,唯一说服他们的办法,就是把实物甩在他的脸上(资料还不行,因为他会说你的资料都是假的)。

    于是马钧就把指南车复原,甩在了他们脸上:

    於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钧作之,而指南车成。

    这已经是魏明帝时期了,也就是公元226年至237年之间,为什么是到237年而不是曹?痹谖坏淖詈笠荒?39年呢?

    因为上文中的高堂隆这位仁兄,237年就嗝屁了。

    不过魏明帝得到了指南车,可不是用它来打仗引路的,而是“转水百戏”,用来耍杂技,难怪史家要骂他!

    说来说去说这么多,三国时期的指南工具,按照史实的时间线,至少要在三十年后才能出现。

    那么在这之前,这么多军阀、这么多部队打仗,靠什么辨明方向呢?

    别担心,没有指南工具也有没有指南工具的方法,而且还是高科技。

    一靠天文,二靠地理,三靠问路,四靠扔鞋,五靠摸瞎。

    很显然,咱们的曹老板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差了点,而且有时候还很自负也是真的,上述五种办法,他连扔鞋都没扔,就直接挑了第五种,他不迷路谁迷路?

    不过现在还好,有了本地樵夫,好歹能问问路。

    在追问之下,曹军得知,他们只需要向西南方向行走,出驴山,然后沿着右侧山峦一直向前,就能到达彭城了。

    明确了方位之后,曹操心中大定,向樵夫表达了谢意,叫人给了他们一人一袋钱,就要把他们打发走。

    然而就在几名樵夫领了钱欢天喜地要出去的时候,郭嘉在曹操耳旁说了一句话,曹操拧眉思量,很快就呼喝左右,拦住了樵夫们的去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