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第一炮灰 > 第329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临近午时,曹军左右翼的部队迂回到位,完成了对刘备军的三面包围,曹操中军居中,吕布在左,乐进、夏侯渊在右,同时发起了总攻。

    刘备见情势危急,跃马冲至阵前,身先士卒,往来劈砍,转眼杀死十余曹军。

    看到主公如此神勇,将士们士气大振,继续浴血奋战,双方又成僵局。

    不过,再神勇也弥补不了人数上的差距,毕竟都是布包肉(这两帮人连成建制的披甲部队都没有),战斗力究竟多强,还是取决于布衣里的一具具血肉之躯,一旦力气枯竭,平时连只鸡都不敢杀的老太太都能把特种兵给收拾了。

    而现在,刘备军就身陷体力耗尽的危机,如果继续耗下去,恐怕真的要全员捐躯在这彭城东北的田间地头上了。

    “撤吧。”刘备的语气透着几分不甘,即便到了现在这种境况,他竟然还对没有胜利而耿耿于怀。

    刘备说出这两个字后,张飞问他:“怎么撤?”

    是啊,如今三面都是敌人,原本负责包夹的关羽还没四面包围,怎么撤(逃)?

    刘备脸上井然无波,他大义凛然地说出下面一句话:“你来断后。”

    没错,是“你”来断后,而不是“我”来断后。

    其实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让领导先走,并不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某地发生地震,领导逃出来了,他可以立即着手联系上级政府,安排专人抗震救灾,从而设法救出更多的灾民。

    可如果领导死了,跑出来几个屁民,甚至都是些最普通的妇女儿童,谁知道怎么联系人来安排行之有效的抢险救灾计划呢?倒是耽误事的可能更大一点。或者更坏,是这几个妇女儿童没食物没水,又没力气搭建避难所,自己都活不了几天。

    其实这个准则,中外都一样。

    再举一个例子,由于法国政府一直有系统地迫害少\/数民族,粗暴压制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长期以来被政府压迫、奴役、边缘化的少\/数族裔坚强反抗,在巴黎的街头不怕死,不畏死,用枪向同类人开火,发出来自穆\/斯\/林底层民众的绝望呐喊。

    然而在这种时刻,体\/制在犯罪的、造就了过度行为的人、从而造成这种灾难的法国政府首脑奥朗德总统,竟然要求人民都不许动,让领导先走,让人心痛。

    作为一国领袖,奥朗德为了确保政府能够在出现内部矛盾的时候还能顺利运转,不惜背负骂名,让自己先脱险,“将有所为也”,实在伟大。

    同样的,刘备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在兵势渐颓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对张飞说出“你来断后”的话来。

    关键是张飞也真的心甘情愿地替刘备赴死,同样不加犹豫地应了声极其响亮的:“喏!”

    见三弟回答得如此果断而又决绝,刘备欣慰地点点头,旋即调转马头,带着仅剩的十几名将卫自战场南端逃离。

    值得庆幸的是,一直在将卫里边的陈登也跟着逃了出来。

    刘备一行将近二十人,跑到彭城底下,却不进城,只叫城头军士告诉糜芳,让糜芳领城内守军出城。

    糜芳听到命令后不敢违抗,就带着城里的一千二百多老弱出城,面见刘备。

    看到刘备等一行人马俱是血染,糜芳就明白发生什么了,肯定是败了呗,于是问:“我们如今去往何处?”

    刘备道:“那还用说,退守下邳。”

    糜芳便领着这一千二百多人跟着刘备,往东而去。

    行到吕县,为今日大败感到愧疚的陈登心中愈发有郁结。

    刘备就劝他:“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今日之败并不能全怪元龙。曹操狡猾多狯,加之兵多,能够做出更多安排,也是原因之一。眼下我们应当速速退到下邳,倚靠下邳高墙坚塔,进行固守,或许还有一些胜算。”

    然而陈登却说:“徐州四万兵马,有将近三万都损失殆尽,其余去掉戍守各县的,下邳只有七八千人,如何守得?”

    是啊,如何守得?

    刘备也难免暗暗问自己。

    硬仗肯定是不能再打了,今天计划得这么周密的一场决战都惨败而还,两个兄弟还栽进去了,不知道能否存活下来,如果再正面决战,恐怕连自己个儿都得陪葬。

    什么,空城计?

    想多了,曹操数度攻打徐州,徐州兵马大概什么底细,他能不清楚?等今天打完,统计一下斩获数目,大概一估计,也知道你没什么货了。你要真敢空城计,我就真敢进去!

    再有坚壁清野?

    没用的,这回曹老板以全兖州之力征伐,带的补给十分充裕,更何况你彭城也放弃了,人家一进城还不想吃香的多搁肉,想吃辣的切鲜姜?

    唉……

    “看来,而今之计,唯有投降了!”

    这句话不可能是刘备说的,但也不是糜芳,这句话恰恰是前几天还意气风发,对着地图指点江山的陈登所说。

    “什么,投降?”刘备眉头紧锁,神情也变得严厉了许多。

    “主公,你听我说,”陈登解释道,“今日一战,你我也看见了,曹操势不可挡,即便被我们两面夹击,却依旧从容不迫,甚至还敢仅带着宿卫,冲击我们中军,想要与主公一决高下。今日他大胜,不久后再夺彭城,声威大震,我方更是居于劣势,无法挽回。”

    “所以,你陈元龙居然要投降?”

    “准确地来讲,应该叫诈降。”

    “诈降?”

    “对,”陈登问,“主公是否还记得几个月前曹操身上发生的事?”

    “你是说……”刘备想了想道:“宛城张绣么?”

    “不错,”陈登点点头道,“我们可以效法张绣,先假意投降,待曹操入主下邳后,突然发难。徐州军民一向痛恨曹操,必定群起响应,届时……”

    “届时曹操就会陷入军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不错,宛城一战,张绣作为后来者都能险些杀死曹操。玄德公身为一州之主,又深受百姓拥护,何愁大计不成?”

    “可是如此一来……”刘备显得有些犹豫,道:“我不就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了么?”

    陈登劝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曹操屠杀徐州百姓,犹历历在目。我想玄德公为徐州罹难的百姓报此血仇,无论动用何种手段,别人都能够理解的。”

    刘备仔细斟酌一番,最后咬咬牙,说:“那好,就照元龙说的去做。”

    陈登道:“在此之前,我要先行去下邳,将此计划告诉家父。”

    刘备说:“好,那你先乘快马赶去。”

    于是陈登跨上他们目前最好的马,赶在千人队前面,快步向下邳赶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