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世子无敌 > 第228章 白羊村弑母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照李辞的计划,假太子今日出宫,乃是蜻蜓点水,小试深浅。

    既要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中,又不能“曝光”时间过长,否则风险陡增,哪怕是出一丁点岔子,都是灭顶之灾。

    李辞自然不会被郑琳牵着鼻子走,直截了当的回绝。

    “夜叙长明湖就免了,太子大病初愈,贵体尚虚,不便在宫外久待。”

    郑琳语气轻松:“世子这是在替太子拿主意?”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暗含杀机。

    回答是,就坐实了僭越之罪。

    回答不是,就没有资格阻碍夜叙长明湖。

    李辞明知郑琳的歹心,却毫不在意。

    “本世子身为皇亲国戚,与太子殿下乃是堂兄弟,不听我的,难道听你的?”

    “太子出宫,安保防卫诸事,皆由我全权负责。”

    “我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郑公子若是不服气,去大理寺也好,宗正寺也罢,只管弹劾便是!”

    郑琳已经跟李辞交过手,自然知道李辞的行事风格,便是“彪悍莽撞,一力降十会”。

    哪怕圈套设计的再精妙,也很难掣肘李辞。

    原因很简单……

    李辞直接一拳怼过来,诸般阴谋,皆化为乌有……

    郑琳故作谦卑:“呵呵,世子息怒,在下只不过是甚是想念太子而已,此乃人之常情。”

    “既然世子担心安全,那就算了,择日再叙,亦无妨。”

    “不过……”

    郑琳突然话锋一转:“如今大楚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公务繁重。”

    “太子虽大病初愈,但既然出宫了,顺道去一趟京兆府,想必还是能够胜任。”

    说到这,郑琳直接起身,冲着李乾拱手作揖,真诚至极。

    “自太子抱恙,深居简出以来,京兆府公务积压如山,纵使京兆府尹兢兢业业,诸多案宗,依旧难平。”

    “尤其是当年,太子殿下尚未处置完的案件,累压至今。”

    太子挂朝职,乃是惯例。

    除了储君之外,太子当年出事之前,还有两个身份。

    其一是京兆府尹,其二是安北大将军。

    太子出事后,京兆府尹一职,就由其他能臣顶替。

    但京兆府乃是大楚京畿首府,掌尹正畿甸之事,相当于,司法,行政,民生一把抓。

    自大楚建国以来,能够担任京兆府尹者,都是国君心腹,不是皇子就是亲王。

    而今,青云党把持朝政,趁着太子隐居,便夺下了府尹一职。

    同时还搞出来一个“牧尹平权”的奸策。

    太子任京兆府牧,级别比府尹高,但实权却早已经被架空,属于只挂着一个虚衔罢了。

    京兆府才是郑琳真正的杀招!

    以政务为借口,李乾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可只要去了京兆府,冒牌货终究是冒牌货,马上就能露馅。

    一听要去京兆府,李乾瞬间紧张至极。

    太子的言行举止,他已经学的出神入化,就算是太子最亲近的人,也未必能够看出端倪。

    但是治国理政,却一窍不通。

    好在此时,李辞顺势将郑琳的杀意,全部挡了下来。

    “太子隐居乾青宫多年,京兆府诸事,由府尹全权定夺。”

    “昔日案宗,积压至今,就算定府尹一个渎职之罪,也毫不为过吧?”

    京兆府尹乃是青云党重臣之一,更是青云党巩固京畿势力,最重要的桥梁。

    一旦京兆府尹被废,青云党必受重创。

    李辞这手釜底抽薪,不可谓不精妙。

    郑琳暗暗称赞,却依旧从容不迫,他既然敢来与李辞对峙,自然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其他案子,早已侦办妥当。”

    “只剩下白羊村弑母案,当年影响极其恶劣,嫌凶羁押至今。”

    “为了平息民怨,以正国风,太子殿下一直亲自督办此案,京兆府尹不敢代劳。”

    白羊村弑母案……十年前一桩震惊京畿的旧案。

    早在出宫之前,朱美人就已经提醒过李辞,郑琳若是在这幢案子上做文章,就立刻回宫。

    此案,影响甚广,牵连极深,当年太子处置起来都极为棘手,更何况如今这个冒牌货?

    李辞专门查过案宗。

    凶嫌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孝子,却于深夜,将慈母残忍杀害于睡梦中。

    原因是慈母听信邪教蛊惑,认为亲生骨肉能够治疗恶疾,将孙儿的小腿肉割了下来……

    儿弑母,就算是凌迟处死都不为过。

    可偏偏……其中牵扯了邪教蛊惑,以及受害人骨肉相食的悲剧。

    最关键的是,当初盛极一时的灵月教,规模极大,影响甚广,无数百姓深受其害。

    案件的难点,于法应当处死凶嫌,但百姓却觉得受害人骨肉相食,死有余辜。

    时至今日,灵月教早已经覆灭,只有一些犄角旮旯还残留着些许余毒。

    但白羊村弑母案,却至今悬而未决。

    别说李乾这个冒牌货,就算当年的太子,都对此案极为头疼。

    就在李辞准备直接带李乾回宫时,长春楼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

    以京兆府尹为首的一众京官,竟然排着队出现在酒楼外,当场跪倒一片。

    “恳请太子殿下主持大局,以正国风!”

    这还不是更绝的!

    在李辞的冷冷注视下,一个十七八岁的跛子,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来到门外。

    “请太子殿下主持公道,若家父该死,便请速决。”

    “若家父无罪,就请放他回家。”

    “家父羁押在大牢里这么多年,我们母子受尽欺辱,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当年被亲奶奶割掉小腿肉的无辜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只可惜这辈子已经毁了。

    他跪在地上,哭得伤心欲绝,根本不知道他已经成为权当手中的筹码。

    他只想还自家一个清白而已……

    在场的京商,早已激烈议论起来。

    “若不是旧事重提,我都把当年那桩大案忘干净了……”

    “儿弑母,没的说,应当处以极刑!”

    “事出有因,不可如此武断,当年的舆情,是偏向嫌凶无罪。”

    “若儿弑母都可无罪释放,岂不是礼崩乐坏,道德沦丧?”

    “那其母骨肉相食,又该怎么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