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逆天毒妃不好惹 > 第二百六十章 五皇子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吏起身后,便听到后面传来的风凉话。

    朝上的每个大臣他都熟悉,不用回头都知道这声音是谁发出的。

    这个老头,正是平日里和刘吏争执的最厉害的一个。

    “太子今天来得这样迟,难道是被门前的景象给看花了眼不成?如果是这样,也可以理解。”

    年迈的大臣摸着胡子,一下一下道。

    刘吏气得直磨牙,却也不能翻脸。

    “多谢大人关心。看来大人在这皇宫中手眼通天啊,这么点小事都能被你知道。”

    翻脸不行,但也没人说不能互相嘲讽啊。

    “今天可是太子恢复上朝的第一天,难道就这样散漫?那么多人同时死亡,肯定不会是集体自杀吧?”

    “为什么好巧不巧就在东宫门前?恐怕与太子殿下也脱不了干系。”

    那位大人见不惯刘吏这幅不学无术,就一张嘴还说不出什么有用东西的样子。

    他这一句一句,皆准确无误插在刘吏心窝子上。

    真是致命。

    朝中大人大多保持中立,就算不中立,也是站在晏若祁那一队。

    看晏若祁没来,便都闭口不言。

    而和刘吏公然嘲讽的这位,不是晏若祁这边的人,也不是哪一派的,就是单纯看不惯刘吏。

    偏偏刘吏还不能对他下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原则在赵国目前几个势力中被贯彻的尤其透彻。

    他们可乐意见得有这么一个免费的武器,来给刘吏添堵。

    故而,每次刘吏咬牙切齿地想弄死他时,各方势力都会出面干涉。

    意思就是警告刘吏,别太过分。

    要是不肯善罢甘休,下次出面的指不定是什么人。

    眼看着朝中风向要一边倒,刘吏的目光在大臣的队列当中快速逡巡一圈,发现晏若祁没来!

    他当即嗤笑一声,“呵,光是大人一张嘴就断定和本宫有关系?那祁王到现在都没来,岂不是关系更大?”

    “你,你分明是胡诌!”那位大人没想到刘吏居然这么不要脸,当面耍无赖,给气的说不出话来。

    “说话要讲证据,胡诌与否,你又怎么知道呢?”刘吏挑起嘴角,看起来很是欠揍。

    只是,刘吏不成想,先前那个老头子怼了两句,别人都没有开口保持中立,是因为他没有扯到晏若祁身上。

    现在提到了晏若祁,刘吏打算祸水东引,那可不行。

    和晏若祁明显站在一条阵线上的一位大臣,顶着陛下阴沉的目光,往左一步,无所畏惧地迎上刘吏,“太子这话怎么说出来不讲证据?”

    这位是翰林书院的大人,也就是院长,权限大得很,和礼部尚书的关系也不错,二人年少时就是同窗好友。

    一看就是文化人,刚张嘴就能让刘吏哑口无言。

    眼看着太子被人怼得没话了,皇上才开口,声音和他的脸色一样阴沉,“行了,在这里吵有什么用?”

    这么不耐烦。

    也不知道是冲着翰林书院的那个院长,还是在冲着太子。

    心里有鬼的刘吏自然免不了会多想,他抬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皇上一眼,随后垂眸站在一旁,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看刘吏装模作样,皇上冷哼一声。

    他要是之前有现在的觉悟,也不至于落到这个下场。

    太子是好不容易选出来的,也不能说废就废,尤其是在这样的风口浪尖,那不是更坐实他通敌叛国吗?

    皇上只得粉饰太平,对太子道,“卫国使节团尚未离开,这几日便由你代替赵国去商榷。”

    话音刚落,下面的反对声便出来了。

    “皇上三思啊!”一位年迈的大臣出来,举着手里的象牙箸便跪在地上,“太子身上还有嫌疑,这样安排恐怕难以服众。”

    太子脸都快绿了,你不如直接说我不行得了!

    皇上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也并不觉得生气,反而慢悠悠地反问,“那你说,应该让谁去?”

    那位大臣既然能反对,自然也是有备而来,“依老臣来看,应当是五皇子出面最为合适。”

    而此时的五皇子,已经告假在家,抓紧一切时机偷懒。

    昨天晚上晏若祁干的好事,他早就接到了风声,知道今天早朝一定不会平静,毕竟会出现群魔乱舞的局面,倒不如不去掺和。

    反正他们也吵不出个所以然,要是皇上执意扶那个废物刘吏上位,那他也正好可以狠下心来出手对付了。

    只是他没想到,和卫国使节团洽谈的事能落到自己头上。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成了,那代表的就是整个赵国。

    放眼望去,除了太子,似乎也没人更适合。

    五皇子要是去了,是不就说明这朝堂之上,变天了?

    听着下面的人提起五皇子,皇上的脸色也没有变化,这些似乎早都被他想到了。

    “爱卿总要说说理由吧?”陛下脸色虽然不好看,但语气却让人觉得他今天格外有耐心。

    那大臣也是个轴的,既然让说理由,那就说好了。

    “第一,太子之前的事情还没有消除嫌疑,民众对殿下的意见颇大。”

    “第二,和卫国使节团接洽的,应当是能体现我赵国的人。臣以为,五皇子身份最为合适。”

    “第三,五皇子为人稳重,做事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并且不骄不躁,五殿下出面可以体现赵国的大国风范。”

    “综上所述,臣以为,五皇子最合适。”

    从他的角度,看不到刘吏渐渐阴沉下来的脸色,也不知道刘吏眼中闪过的杀人的冲动。

    其他大臣却是看的一清二楚,并且打算等下了朝,就跟自己的主子好好交流。

    党派之争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即便为首的人不来,也绝对不会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总有口才好的,如翰林书院院长那样的人才在,将整件事都描绘得极其生动。

    晏若祁还是个哑巴,总不可能让他去吧。

    那最有力的,可以抗衡刘吏的,就剩下了五皇子。

    一时之间,晏若祁一派的人,也没有开口反对。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