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七百三十四章 这一带的发展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梁书航有些得意。

    叶云峰也是第一次见,惊叹一声,忍不住点头说:“嗯,这院子不修院墙,从河里看,这里就是景色。可是从这里往河上看,也一样是景色,修了院墙,这院子就只是普通的院子了。”

    舒小秋微笑点头:“没有院墙,就可以足不出户欣赏美景,而下边和路面的落差,就是自然的门户,又要院墙干什么?”

    大家听的连连点头,有一个人就忍不住称赞说:“这可真是巧思,也不知道是哪一位设计的?”

    舒小秋看看梁书航说:“是梁厂长帮的忙。”

    梁书航之前在副食品供应部很多年,这里的人倒都认识,有一大半还是熟人,刚表示称赞,梁书航立刻摆手说:“我只是联系筑造师做工程设计,这布局可是小秋自己设计的。”

    所以,这巧思其实是舒小秋自己的创意。

    大家惊讶。

    舒小秋微笑说:“不过是偶尔的一个想法,要想成真,还是靠专业的设计。”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带着大家去看房间。

    上房正中,仍然是传统的堂屋,两边分别带着两间卧室,外边西边过去还有一个房间,东房连着厨房一共两间,各走各的门,东房和正房夹角,就是洗漱房和卫生间。

    大大小小五个房间,除去独门独户的四合院,这已经是少有的大房子,更难得的,是洗漱间和卫生间都有,不用和整条巷子的人去挤公厕。

    十几个人已经是说不出的心动,活了几十年了,可没住过这么宽敞方便的房子。

    金正天里里外外看完,又追问一句:“这些院子都是一样的?”

    舒小秋点头,想一想又摇头说:“因为朝向的关系,对岸院子的结构不是很一样,房子数量和大小是一样的。”

    见金正天还要问,已经有一个人急不可耐的问:“叶局,这房子要怎么调换?我要一处。”

    叶云峰点头说:“这房子的各种手续已经齐了,李站长把原来的房产手续带上去办就行。”

    这么简单?

    听他一说,立刻又有人说:“我明天就去,千万给我留一处。”

    另一个人也跟着说:“还有我!”说完又兴奋的说,“搬到这里,孩子们就不用和我们挤着,还能多间书房出来。”

    说的是!

    大家纷纷点头。

    叶云峰含笑说:“这些事,我们回头一起谈。”向舒小秋问,“这房子定下,多长时间可以搬来住。”

    房子建好,房间里只刮了石灰,没有粉刷,也没有装门窗。

    舒小秋微笑说:“只要定下,把门牌号码给我,两三天之内就可以搬来。”

    “好好!”几个人连连点头。

    看到这样的房子,想想自己那一间半间杂乱的家,就更觉得没有办法住下去。

    梁书航微笑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大家不嫌弃,就走几步,去我厂里坐坐吧。”

    金正天惊讶:“听说梁厂长专管了新建的副食品加工厂,就在附近吗?”

    梁书航笑说:“正因为我的厂建在这边,才有了这片房子的改建。”带着大家从台阶出了院子,沿着车道往另一边走,一边讲着这片地方的发展史。

    五年时间,一所学校办起来,经过两次高考,一跃成为京城的数一数二的学校,这些只要是家里有孩子的,大多知道。

    却没想到,随着这所学校的建成,有了块根粉厂,有了康乐桥,这片地方也一步一步变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么听着,这里普通的居民都比他们现在的住房条件好。

    等梁书航讲完,也已经到了车道的另一端,往坡下望去,就是刚才说过的康乐桥,坡上是副食品加工厂的大门。

    金正开指指副食品加工厂正对的一片地方说:“这里怎么还有菜地?”

    副食品加工厂和汉水河之间并没有盖房子,而是把地空了下来,仍然用来种菜。

    梁书航笑说:“这片地方,是京城七中师生的劳动田,京城七中食堂大多数的蔬菜,都是孩子们在这里种出来的。”

    “那是什么?”另一个人指着一排大棚。

    梁书航说:“那是大棚,这里连冬天都种得出蔬菜。”干脆带着大家进去转转。

    现在刚刚春耕不久,外边的地里都只长出一些小苗,而大棚里却是瓜果累累。

    大家看的惊讶,都忍不住连连点头,有的人已经盘算搬来这里的院子,也可以效仿一下。

    这年头,物资紧缺,一到冬天就只有大白菜和土豆,如果能种些绿色蔬菜,那可美的很。

    梁书航带着大家从大棚的另一边出去,再往上就是原来块根粉厂,现在副食品加工厂的大门。

    现在的副食品加工厂,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不止是生产块根粉,各种各样的副食品足足几十种,还没有进去就闻到混杂的香味。

    梁书航带着大家也参观一遍,自己也有些感慨:“当初只是可惜那么好的东西不能推广,还有好些人在饿肚子,才建了块根粉厂。初建的时候,我还说占的地方太大,现在的厂房却已经建满,想再扩建可不能了。”

    一边已经建了房子,另一边隔着条路,路的那边属于他们这边的地块却没有多少。

    金正天听着他的感慨,想着康乐桥两边鲜明的对比,忍不住向舒小秋问:“这河的两岸改造,都是你出的资金?这可不少。”

    舒小秋点头,跟着又摇头说:“河岸筑堤,还有最初安置居民的房子,建筑材料是我出资,可是还有这里居民的出工,回填材料,甚至部分建筑材料,都是这里拆下的旧料。”

    “对!”梁书航也点头,“尤其是河堤,没有他们帮忙,消耗怕得翻倍。”

    金正天连连点头,感叹的说:“以后市区扩治,汉水河的整治可是个大问题,你这里可以成为模版,只怕没多少人能接下来。”

    梁书航惊讶:“怎么市区要扩治?”

    舒小秋却随口说:“不要说河道全部整治,就是汉水坊那里只需要清理,又谈何容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