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个人点头,表示明白,都等她下一步。
舒小秋说:“郊区在住宅拥挤的情况下,最缺的是生活必备的设施,比如,菜场、早点辅子、粮店之类。”
不错!
兄弟几个听的都连连点头。
舒小秋向凌琛说:“所以,这里以商业为主,最重要的,要一条小吃一条街。”
“小吃一条街?”凌琛反问。
“对!”舒小秋点头,想一下说,“我会尽快派人过去实地堪查,设定方案。”
凌琛见她说的毫不犹豫,倒像是早就深思熟虑,说不出的佩服,微微点头,又问:“你说小吃一条街,是要和京城的点心一样,做自己的特色?”
今天好多人对点心的议论他是听到的。
舒小秋立刻摆手:“不不,我们自己的特色,夹在一大堆沪市自己的特色里,未必能占头筹。”
“那是……”凌琛问。
舒小秋微笑说:“要招徕沪市几个有潜力可挖的小吃,比如说,我们上次遇到的小杨生煎。”
小杨生煎,现在才只是一个小地摊,可是她却知道,未来小杨生煎会成为沪市的一道特色,她现在给他一个场地一个机会帮助他发展,未来收入的回报会不可估量。
而像小杨生煎类似的小吃,还有很多,她要想办法全部招来。
凌琛一愣,仔细想一下,似有所悟,点头说:“嗯,沪市有不少类似的小吃,他们缺的,就是一个固定的场所和好一些的环境。”
一点就透啊!
舒小秋赞赏的点头:“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件事不止要做,还要快,所以我要派人去实地堪查,在可拆的部分建造,还要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尽快投入使用。”
凌琛吁一口气,微笑说:“明白了,沪市原来的建筑情况,居民结构决定你怎么规划,所以说,和鹏城完全不一样。”
对!
舒小秋微笑点头。
这件事说完,才又慢慢的问:“你回来,应该不止这一件事。”
这件事,写信打电话都可以。
凌琛唇角的笑容一落,跟着微微点头,看看凌恒,又看看凌轩,这才慢慢的说:“一个月前,董茂去了沪市。”
“董茂?”舒小秋反问。
凌恒也一下子变的严肃,见她看过来,慢慢的说:“董家长房的老.二。”
舒小秋点头,表示明白:“董翔的堂兄?他去沪市干什么?”
凌琛点头,皱眉说:“商业联合会的会长。”
商业联合会?
舒小秋皱眉问:“我刚才说的事,会不会过他的手。”
“小秋,重要的是这个人,其次是我们的事。”凌琛低声说。
这个人,时刻不忘自己是刀。
舒小秋叹一口气,点头说:“是啊,重要的是这个人,可是,如果我们没有什么事能和他有关系,就得另外找切入口,不然怎么对付?怎么下套?”
凌琛一愣,低头想一下,这才点头说:“前期的建设,和他没有任何关系,那些小吃摊主都不成气候,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要想让他关注,必然是能在沪市占一席之地的才行。
舒小秋微微点头,又把那张区域图重新拿过来看,仔细琢磨一会儿,指着离自己地块近的江边问:“如果我记得不错,这一片的建筑也很杂乱,政府有没有规划?”
“这边最早是了片渔村,后来虽然圈进市区,可是房子只有部分扩建,非常杂乱,要想整治,就得全拆,虽然有规划,但是想到拆的难度,一直没有推出来。”凌琛说。
可是这里的发展前景,不可估算。
舒小秋沉吟一会儿,又问:“离这里最近的码头在哪里?”
“这里!”凌琛在下游一个位置指一下,“再往下,就是出海口了。”
“他是商业联合会会长,船运的事,应该能受到他关注吧?”舒小秋问。
凌琛点头,又皱眉说:“只是我们现在要介入船业,总要好几年才能成气候。”
他等不了。
舒小秋一笑,微微摇头说:“介入船运,要很专业的人运作,我们可都是旱鸭.子。”
那为什么问码头?
凌轩沉吟一下问:“你是想通过地块,扼制码头?”
聪明!
舒小秋点头,向凌琛说:“你回去试试这个地块,最好能把码头包进来。”
“好!”知道这块地是用来对付董家的,凌琛答应的更痛快。
办不到也得想办法.办到。
这件事暂时商量到这里,舒小秋又向凌恒说:“现在的董家,虽然有不少人进入政界,但是他们的根底还是在商界,鹏城这两年发展迅速,他们迟早也会注意到,也一定会有人过去,大哥要多留意,一有情况,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凌恒点头。
舒小秋又说:“还有,现在鹏城的规划和建设情况,我需要一份草图,大哥回去了尽快安排,最好能让鸣枫带回来。”
凌恒问:“整个鹏城的?”
“包括周边已经在建设的地方。”舒小秋答。
在两年前,鹏城只是一大片渔村和土地,没有任何建设,也没有什么雏形,她只能凭借大概的位置概念画出几个重点的范围。
可是经过两年的建设,城市的街道布局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她可以在重点区域里,更精准的抢占更好的位置。
凌恒倒也不问,点头答应。
两边的事谈好,接下来,是去沪市的人选问题。
第二天上午,舒小秋又到编辑部来。
高考之后,学生全部放假,校园里已经完全安静,只有编辑部开着门,易鸣枫和傅禹行两人正商量新一期《大观》的选题。
看到她进来,傅禹行笑说:“以为你今天会歇一天。”
舒小秋摊摊手,长叹一声说:“我也以为今天可以歇一天。”见两人挑眉,简略把沪市有一块地的事说一回。
易鸣枫咋舌:“沪市可不比鹏城,要拆建,恐怕比我们这里都难。”
难也要做,不然以后更做不了。
舒小秋点头说:“所以,能不拆的,我不打算拆。”把自己的想法说一回,又说,“所以我需要一个人去沪市实地考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