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八百四十四章 寻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舒小秋问:“现在包干到户,应该会好一些吧?”

    严山苦笑,摇头说:“农民倒是比原来积极一些,可是我们的土壤就是这个样子,能强出多少?”

    舒小秋说:“再有两个月就是秋收,能不能好一些,要等收了才知道吧?”

    严山连连摇头:“我们大兴是去年就包干到户的,粮食产量是有提高,可是种的大多是粗粮,销路又成问题,到了今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怎么大兴县主要是种粮食的?”舒小秋问,看看黄大成说,“大成他们村子,主要种的是蔬菜。”

    严山叹气说:“京城周边的村子,进城不到一个小时,蔬菜能趁新鲜送进城去,我们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和京城中间就隔着十几个村,都种蔬菜,怕也不好卖。”

    舒小秋微微点头,沉吟一下说:“粗粮的销路,严局怎么不和梁厂长商量一下,或者他那里有办法,多一条路也好。”

    严山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说:“对啊,听说他的厂子办的有声有色的,每年都要招工。”

    是劳动部门硬塞的。

    舒小秋笑笑,倒不好替梁书航多做决定。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大门外有汽车的声音,有外边的群众嚷:“看啊,又是京城的车。”

    “人到了!”舒小秋立刻起来往外走。

    人群让开,梁书航和郑宝华已经一前一后跑了进来,少帅颠颠的跟在后边。

    看到舒小秋,梁书航吁一口气说:“看到少帅,跟着它一路过来的。”说完又皱眉,“是发生什么事?怎么这么多人?”

    严山见到他,忙迎了过去,喊:“老梁!”

    旁边丘所长虽然不认识梁书航,可是看到严山殷勤,也知道是个人物,忙解释,“出了点小事,已经解决了。”

    严山跟着说:“舒总说等人,原来等的是你们。”

    舒小秋点头说:“我打电话回去问,禹行说你们已经出发,我想着快到了,就等等,让少帅出去迎你们过来。”

    梁书航点头,向严山笑笑说:“麻烦严局。”

    严山忙摆手:“我只是传个话,不用客气。”

    本来也只是帮个忙,可是听舒小秋一提醒,看到梁书航更亲热一些。

    舒小秋由着他们寒喧,向郑宝华问:“寻人启事印出来了?”

    郑宝华点头,把手里一个袋子张开,里边装着上千张寻人启事。

    舒小秋抓一叠出来,给门口的群众发下去说:“刚才大家听到了,这个老人是从我们县里出去走失的。我怀疑他是走错了路,大家比我们熟,麻烦往想得到的地方找找,找到了,这上边有我公司的地址,还有一部电话,提供有效线索的,谢金一百,直接找到人的,谢金三百,绝对不会食言的。”

    大家一听,立刻你一张我一张的分走,纷纷议论,有几个已经往外走:“那条路,到张庄有岔路,我们马上去问问。”

    “对对,要是过了陈村拐错了弯,那可就进山了,我们套车找去。”

    “还有大坑洞那里,路太窄,万一车子滑下去呢。”又有人说。

    严山听到,立刻跟到门口,大声喊:“启事上的地址在京城,大家要是不方便,就回县里粮食局来,我们也安排人等着,看用车还是用人,一起帮忙。”

    “好!”已经跑远的人大声答应。

    三百啊,他们辛苦一年才赚多少?哪怕是一百也是一笔小财。

    看着门口围观的人群已经跑的干干净净,丘所长说不出的佩服,向舒小秋挑一下大拇指,笑说:“平时我们想让他们帮忙,不知道要做多少天动员工作。”

    梁书航笑说:“舒总是最会用人的,主意还多。”

    严山听的已经连连点头,站在他身边,心里只想着和他好好聊聊,能不能给自己县里粮食想想办法。

    舒小秋却说:“这里百姓最多是套辆驴车、马车的,走不远,黄爷爷走了两天,我们再往远去问问。”又问郑宝华,“带了多少人来?”

    郑宝华说:“我们那里,还有副食品厂里的学生,都带来了,还有学校附近住的学生,都在车上呢。”

    “那走吧!”舒小秋点头,立刻往外走。

    派出所门外,除了副食品厂的拉达,连两辆小货车也开了出来,现在上边满满的坐着几十个七中的学生,看到她立刻乱纷纷的打招呼。

    严山知道这不是时候,送梁书航上车,又连声说:“梁厂长,这里有消息,我会打电话去食品厂,放心!”

    梁书航点头:“严局有空去京城,我们坐坐,吃个便饭。”

    等的就是这句。

    严山很痛快的答应,替他关上车门。

    四辆车子排成一列,穿过县城的街道,立刻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就是之前没看到热闹的也纷纷打听,得到消息,都扔下手里的事赶出县城。

    只要抢先一步找到照片上的老人,那就有三百块,三百块啊!

    舒小秋开车出了县城,直到上了县城外的公路又停下,等到梁书航的车上来,探头说:“这里黄爷爷也是第一次来,如果分不清方向,极有可能一出县城就走错,现在我们分两队,一队学生跟我走,一队学生跟你走。”

    后边刚好两辆货车。

    梁书航答应,立刻向后边的两辆车吩咐,四辆车分成两队,开往两个方向,凡遇到岔路,就分几个学生拿着寻人启事进去问人,顺便在各种路口把寻人启事贴上。

    舒小秋走的是反方向,足足开出一百多里,见前边已经进山,这才停下。

    郑宝华从后边车上跳下来,跑过来说:“小秋,走到这里,黄爷爷肯定已经知道走错了路,不可能再远了。”

    舒小秋点头,只得说:“我们往回返,你记着清点学生人数,别落下。”

    郑宝华答应,又跑回去。

    车子一路回去,每一个岔路进去接贴启事的学生,等回到大兴县外,已经是黄昏时分,这一路没有任何收获。

    再稍等一会儿,梁书航的车也返了回来,摇头说:“这边一路回京城的村子,我们都进去看过,没有。只有去冀省和津城的岔路没有问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