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觉是舒小秋故意这么说,只是为了逼他们早一点做决定。
郑宝华代为解释说:“校长,是真的!我们公司两个人,是清大土木工程毕业的,乱前最后一批正经大学毕业生,之前河上架桥的创意就是他们做出来的。现在京城天冷,没有办法动工,要不是学校的规划拖着,他们早去了鹏城和沪市,那边我们公司的工程可比这边的大。”
怎么在鹏城和沪市也有工程?
几个人都吃一惊,多少有些不信。
郑宝华想一下,又取一张照片递过去:“沪市是改建,还没有正式动工,这是鹏城一条街上的照片,只要看到‘s’标志的,都是我们公司的工程。”
照片上拍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像是在拍远处的晚霞,可这一眼看去,两条街上,就能看到三个“s”形的标志,和七中后边几个小区的标志一模一样,只有大小的区别。
这真的是鹏城?
可这街景,没有一幢老式建筑,显然也不是京城。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
舒小秋抱歉的向大家笑笑说:“校长,各位老师见谅,鹏城和沪市的工程也很紧张,实在再拖不起时间。”说完,礼貌的躬下身,毫不迟疑的出门。
直到车子开出校门,郑宝华回头看看母校大门,才忍不住问:“小秋,你说……他们会怎么样?”
舒小秋侧头看看他,眨眨眼,笑说:“让侯玉达和刘文明做详细的规划吧,等事情谈好,早一点报上去审批。”
“你是说,学校真的会很快踢他出局?”郑宝华惊讶。
舒小秋点点头,又笑一下说:“本来,我也以为还要来回拉扯几次,只是刚才路过校门口的告示栏,我想这事很快就能定下。”
“告示栏?”郑宝华没有听懂。
舒小秋点头,慢慢的说:“告示栏上,贴了两张早报。”
两张早报贴出去,关系到学校的名誉,学生必然是要闹起来的。
是吗?
郑宝华愣一下,回头看看,车子早已经拐上古楼街,哪还看得到学校里的告示栏?
学校里,几个人目送舒小秋和郑宝华出去,各自面面相觑,隔了好一会儿,教导主任才张了张嘴问:“校长,这个……要不然等成班导来了再说?”
不管是用地,还是出资,成渝去了两趟,舒小秋就都答应了,虽然另外加了条件,可总是有得谈。
可是没有成渝,舒小秋居然把路全部封死,“母校”两个字,居然完全不起作用。
“伤筋动骨一百天,成班导上班,得下学期了。”校长立刻摇头。
“别的教授呢?成渝只是班导。”一个人提醒。
教授可是授课的,班导管的是杂务。
教导主任倒是明白,连连摇头,叹气说:“教授授课不假,可是恐怕连学生的名字都和人对不上,又有多少交情?”
这件事,拼的是舒小秋对成渝的情分,可不是学校的职务高低。
“要不然,开个校务理事会研究一下?”助理试着问。
“校务理事会?”教导主任不自觉的看看桌子上的报纸。
朱仁就是校务理事会的,是要当面说,舒小秋让你滚出学校,你怎么看?
好像不能!
助理抓抓头,也没招了。
后勤部部长试着说:“要……要不然,让财务查查帐,说不定……说不定舒小秋说的是真的……”
如果朱仁在这边出了资,却又在基建上捞回去更多,这个人也确实不要也罢。
确实也是!
这个时候,校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摆手说:“那就让财务查一查吧!”
有了方向,工作立刻分配下去,大家先各自去忙。
哪知道刚上两节课,学校门前渐渐聚了大批的学生,愤怒的喊声越来越高,很快惊动教导处。
教导处的人一问,立刻飞跑来找校长。
校长也听到声音,一见到人,不等他说就问:“学生们闹什么?在喊什么?”
“他们喊‘朱仁滚出学校’。”来报信儿的人无奈的说。
“什么?”校长吃了一惊,“为什么?”
“告示栏那里,照例会贴当天的报纸,学生们看到了关于朱仁的报道。”
“报道?”校长看看桌子上留下的报纸,皱眉说,“报道是二号的。”
元旦三天假,今天是四号。
那人无奈说:“今天的也有,换了照片,内容更详细。”
怎么这样的事报道了三天?
校长惊讶。
“因为,朱仁昨天宣布订婚。”那人耸耸肩。
校长无奈,只得叹口气说:“去看看吧!”挥挥手,往校门口走。
不用舒小秋自己去看,这件事到中午就已经传了过来,而汉水坊离开业只有五天,郑宝华忙的脚不沾地,根本就不在公司里,而快到年底,舒小秋这里却是周平、冯钰一些人一拨又一拨的到访,听到消息,只是摆摆说,并没有做任何反应。
每一年凌悠然的生日,在宴席后,都例行会变成大家的工作计划会,只是那天成渝出事,舒小秋饭都没吃就跑了,工作计划会自然也就没有开成。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上班,几个厂长、经理上午安排过自己的工作,中午不约而同的跑来舒氏映像。
这其间,最高兴的要数顾朋,从刘月月和赵春妮来了,烘焙炉又经过几次改良,只用了一个月她们就能完全上手,点心的供应量渐渐稳定。
这一个多月,又经过舒大春的指点,点心的品质更是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花样也多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到这过年过节大需求的时候,另几个上学的孩子也回来,柳春芽和李小美也是做点心的一把好手,供应量又跟着涨上来。
今天过来,只是确定一下,他新开的几家分店供货问题,很快谈完,签了协议,自己翘着二郎腿坐旁边喝茶去了。
周平、冯钰却不一样,市场上再也看不到原来千篇一律的蓝色工装,正如当初舒小秋所说,人们的需求开始向漂亮新颖的服装发展,尽管现在舒小秋的设计已经一加再加,可是只凭她一个人,显然已经跟不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