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双目变异,鉴定万物! > 第九百七十二章 攀家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化风和朋友同行到达那里之后,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满目的元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以及各种色釉瓷仿品,让他们二人看得眼花缭乱。

    就连近当代一些陶艺名家作品的仿制品,也赫然摆在货架上。

    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是华夏瓷器生产的重镇。

    如果把樊家井说成是,当今全国历代名瓷仿品的主要集散点,恐怕实不为过。

    “包老不包真,包旧不包真。”

    这是樊家井,每一家瓷器店铺所遵循的道理!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公开的,一切都不回避顾客,这是他们的原则。

    在很多店铺门口,都摆放着盛满泥浆水,是用来涂抹瓷器的,用来做旧的。

    还有的是用来蚀褪瓷器光鲜的,那是氢氟酸和高锰酸钾。

    以及用来擦拭瓷器,使其变得陈旧的稻草和草木灰等等。

    他们透明不避讳,有时候做的是自己的瓷器,有时候也会接一些匠人们的瓷器。

    整个一樊家井,其实随处看见把瓷器做旧的广告。

    或者代为匠人加工的字眼,或者是店铺与匠人们合作,承接各种瓷器。

    因此过道里面,也不乏各种招工的公告,这些都已屡见不鲜。

    景德镇的匠人们,技法极其高超。

    一件瓷器花纹繁琐,但是他们都可以做到精致严谨。

    另外也有一些专职做“款”的匠人,对明清御器落款写起来得心应手。

    在外行人眼里,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良莠参差,这里的景象真的是不可言说,趣事也有很多。

    这里的仿古陶瓷价格并不高,因为都是大路货。

    一般来到这里的都是外地人,带着包大多是来“拣货”的。

    有的是买到自己家中,而有的也是承接了外地的经销商,进行瓷器倒卖。

    樊家井还有更专业的技术“接老底”。

    就是底是真的老东西,给老底配上新的摆件,而且上下釉色风格都衔接得很好,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景德镇的“接老底”,可以明目张胆地挂起来,和来看的人说清楚是接老底!

    价格也不会是真古董的价格,但是这些东西被商家买去后,会实话实说的可能就不多了。

    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工艺,十分的复杂。

    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说。

    于化风和朋友两人,亲眼看到了仿造青花瓷赝品的制作过程。

    就以这个青花瓷为例,生产过程中有好几个关键的环节。

    第一步,就是练泥拉坯。

    把古代所用的二元配方,也就是瓷石+高岭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形成瓷泥。

    进而用脚有规律地踩踏,排除泥料中的空气。

    然后是拉坯,把瓷泥拉成古代瓷器的器型,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

    第二步,进行青花绘制。

    把瓷坯晾晒好后,就用青花料在上面绘画,主要分为勾画和分水两步,也就是描绘线条和渲染填色。

    青花颜料的选择也很有讲究,其发色效果直接决定了仿古的逼真度。

    因此青料的市场价格也十分昂贵,有的一市斤达到了几千元。

    第三步,施釉烧炼。

    画好的瓷坯要进行施釉,进而满窑烧炼。

    窑火的控制十分关键,烧制要严格按照古代的条件,温度不能高于1300度,时间大约在40小时。

    第四步,就要换底做旧。

    这是赝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先要把瓷器的底部,用精密的仪器削下一块,再把真瓷片的落款嵌入其中,俗称“接老底”。

    然后,用氢氟酸、中药或者红茶等液体浸泡瓷器,以去掉釉面表面的“贼光”。

    第五步,也就更最后一步,那就是包装销售。

    把瓷器敲出裂痕,或者干脆打碎再重新粘在一起,用来制造历史沧桑感。

    把做过旧的瓷器,装入陈旧的盒子中,增加可信度。

    包装好的赝品,通过二道贩子倒卖流入各大古玩市场。

    个别制假的人,为了将仿品推销出去,会编出所谓的高仿品。

    蒙过拍卖行掌眼人的眼,以便拍出高价,引诱一些想以小博大的企业家大量购买。

    于化风和朋友两人,当时在目睹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赝品,是如何制造出来之后。

    二人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和打击。

    因为二人都是专业的古董鉴定师,对景德镇心里是抱着诗意的幻想的。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

    在这一年,北宋皇帝宋真宗赵恒,把他的年号赐给了一个地方,因为那里精于制瓷。

    皇帝把年号,赐给一个地方以表彰其在某个领域的特殊贡献。

    这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个地方就叫“景德镇”。

    从此,景德镇一夜成名,并且千年窑火不断,元青花、明清官窑瓷皆出自于此……

    可是,千年之后的景德镇,已经走上了没落之路。

    过去,景德镇都是以开陈出新,而始终保持瓷界霸主地位。

    而今天的景德镇,千年瓷都早已沦为造假之都.........

    因为造假,景德镇失去了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自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没有创新,景德镇的瓷器失去生命力。

    因为造假,景德镇失去了陶瓷界的霸主地位。

    佛山、潮州、淄博等地的陶瓷,所占的市场比例早已超过景德镇。

    如今有身份有地位的体面人家,早就不用什么景德镇的瓷器,改用外国瓷器了。

    因为造假,景德镇变得臭名昭著,粗枝滥造的假货遍地都是。

    这些假货祸害国人不说,还流遍全世界,让华夏人的诚信大打折扣……

    总之,造假正在葬送景德镇。

    如果宋真宗还在,一定不会把他尊贵的年号,赐予这个假货遍地的城市.........

    于化风心痛的说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

    当年他怀着对景德镇的美好幻想,和朋友两个奔去了这个瓷都城市。

    结果,所见所闻,让他的幻想直接破灭了。

    听完于化风的讲述,众人半天没有说话。

    似乎在于化风的真情实感的情绪渲染下,他们也感受到了于化风的不甘心和无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