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庆隆帝深沉带着庄严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显然,是要搞事情的节奏啊。
……朝堂一片寂静,大概是被庆隆帝的异常吓住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台阶上的小太监尖细的拉长了语调。
“臣,有本要奏。”齐伟穿着一身黑红相间的朝服从人群中站出来。
“准奏。”
“启禀陛下,前些日子臣与公主出宫游玩,见帝都外城破旧不堪,与内城的繁华格格不入,臣都不敢相信天子脚下竟有如此贫瘠的地方,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臣以为当修建扩张外城,令栗国长盛安康,微臣愚见,请陛下定夺。”齐伟气宇轩昂的站在中间,仿佛一个战士。
“启禀陛下,臣以为繁荣与贫瘠乃对立而成,因为内城繁荣,凸显出外城的萧条,但是和栗都外的地方相比,外城也算繁华,臣以为此事乃大学士夸大其词,不足为虑。”户部尚书振振有词的反驳齐伟,要是修建外城,那户部岂不是又要出钱,虽然是国库的钱,但是国家的钱管家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夸大其词?陈尚书可去外城看过?可看到外城食不果腹的百姓?可知道外城摇摇欲坠的屋舍?在帝京有这样的地方,那就是帝京的耻辱,若是传入别国,就等于给别人嘲笑陛下的理由,陈尚书是何居心?”齐伟温润的声音不缓不急的问着陈尚书,别看齐伟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在站的没人敢小瞧他,一张嘴能把活人说死,能把黑说成白,以儒雅著称的大学士在朝臣眼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偏偏就是这副儒雅的模样,把读书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臣以为齐大学士言之有理,外城失修久已,的确该整顿一番,还请陛下定夺。”林御史是后起之秀,与齐伟亦师亦友,可谓是齐伟的忠实护卫者。
“臣认为陈尚书所言甚是,而且外城向来如此,若是整顿难免劳民伤财。”户部侍郎和陈尚书一样的看法,主要还是,国库虽不算空虚,却谈不上充裕。
“外城贫瘠朕早有耳闻,也有心整顿,只是碍于国事繁忙,一直抽不出身来,既然如今大学士提起,众卿就一起商议个章程出来,该如何扩建外城?”庆隆帝若有所思。
“启禀陛下,臣以为大学士既然提起此事,定然已有完备的章程。”陈尚书见庆隆帝统一齐伟对上奏,有些气急,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国库又要缺钱了啊!
“陈尚书果然是齐某的知己啊。”齐伟向着陈尚书点头示意,从袖子里拿出写好的折子呈给庆隆帝。
“…”得了吧,谁你知己啊?陈尚书心中暗自翻下无数个白眼,跟齐伟做知己,嫌被坑得不够惨么?
庆隆帝翻看着齐伟的奏折,连连点头,齐伟不愧是天下文人之首啊,这一手行云流水的字世间难得敌手啊。
下面的朝臣看着庆隆帝满意的神色,个个面面相觑,能在朝堂上混几十年,无一不是人精,才入朝堂的,根本没有说话的份。
“大学士果然别具只眼。”庆隆帝很满意的点点头,把折子给李全给李全传下去朝臣翻阅,一时之间思政殿私语四起。
“大学士这提议可谓空前,但若事成,那绝对可流传千古啊…”
“这方案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啊…”
“这样一来读书人的地位岂不是要大大降低啊…”
朝臣们议论纷纷,看着齐伟的眼光带着敬佩,也带着敌视,还有打量,心胸广阔的人自然能看见给后世带来的影响,为天下带来的福利,顽固不化的老学究这认为齐伟这是在针对读书人,读书人尊贵正是因为求学的艰辛和对知识的误解,若是开设书院,遍地读书人,那还有什么可贵而言,一些人则是猜测齐伟的用意,当真是为国为民还是另有所图。
齐伟面不改春风,看光扫过四周,和煦微笑,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对于大学士所言,众卿如何看啊。”庆隆帝心情很好的样子,朝臣们面面相觑,陛下好像很赞同大学士的提议啊。
“陛下,老臣以为大学士此举不妥啊,若是开设学院,那置太学院何地啊。”太学院是读书人的圣地,思政殿的重臣没有一个不是从太学院出来的,哦,齐伟除外,齐伟年少成名,遭家族打压没能进入太学院,所以当初的齐伟纵然才情惊世也险些与科举无缘,若不是庆隆帝惜才,齐伟现在不知道哪儿郁郁寡欢呢!
“臣以为,大学士此举于国于民有利,对国家百姓影响深渊,臣恳请陛下准奏。”贺将军在齐伟身边一站,如同一座大山,贺家百年忠烈,贺将军又手握重兵,在朝堂上向来不爱发言,但发言就不让人忽视。
“臣附议。”贺将军话语一落,立马有人附议,看庆隆帝对齐伟很看好的模样,再有贺将军支持,这基本是稳定定的事,只有那些看不懂脸色的人才会一味的反对。
“陛下,不妥啊,这会让引起学子浮躁,会读书的始终会读书,不会读书的教了也等于白教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比如这位光禄大夫李大人,百年书香,家里无不是读书人,随意指点别人两句就能得到别人的尊崇,平时看人眼睛都立到头顶了,若是书院建立,学子有了求学之地,谁还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禄大夫,还有他什么事可言?
几个大臣纷纷跪求在地,都是帝都的百年书香世家,平时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瞧不起任何人,如今危险到了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一个个巴不得再长两张嘴,说得齐伟是什么大奸大恶,十恶不赦之徒。
齐伟对此毫不意外,要是他们欢天喜地的赞同他才例外呢,这些个平时只会练两句之乎者也的名门世家,在帝都的繁华里慢慢落后,读书人给予的尊崇让他们沾沾自喜也让他们盲目不知。
“李大人,修建书院意在鼓励天下人求学,为学子授业解惑,传遍天下只会让读书人感恩陛下浩德,如何会引起学子浮躁?”齐伟温和有礼的劝道。
“你,你不懂就不要乱出馊主意,人人都想挤身读书人,那工商农作谁来做?这岂不是乱套了吗?”李大人一副看奸邪小人的模样。
“大人不是说了嘛,会读书的始终会,不会读书的自然会想办法生存。”
“你…”李大人指着齐伟手指发抖。
“陛下,如此一来读书人地位下降,会引起读书人逆反啊。”鸿胪大夫王大人在一旁痛心疾首的说,别人都看得出庆隆帝对此很看好,他们这些两朝老臣如何看不出,只是这事关系到读书人的地位和王家的利益,不能答应啊!
看着眼前几个义正言辞的老大人,庆隆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这些个名门世家,平时作威作福就算了,居然敢为了个人利益罔顾国家利益,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好了,几位老大人不要在危言耸听了,朕开设书院,只会造福天下,若是因为读书人多了地位下降,这种心胸狭隘的人,就让他逆反好了。”庆隆帝淡淡的看了看几位老大人,眼中带着警告与不悦,若是再不知轻重,不要怪他不留情面。
“陛下三思啊。”
“朕三思过了,大学士为国为民谋福,朕心甚慰。”
“陛下…”几位老臣看庆隆帝心意已决,立马闭嘴,已经无法改变庆隆帝的决心,说多了反而引起庆隆帝厌烦。
“这事既然是大学士提出,大学士又是天下读书人之首,那建立书院的事就交给大学士办了。”
“微臣遵旨。”
“将作史,扩张边城之事就交给你了,就按大学士所说的改边城为武场,至于百姓安置,就交由吏部负责,赵尚书,一定要好好安置百姓,不可引起百姓怨言。”庆隆帝想了想一一吩咐道。
“微臣遵旨。”将作史刘大人和吏部尚书赵大人出列领旨,这本就是他们份内之事。
“好了,退朝吧。”
“恭送陛下。”庆隆帝在一群恭送声中心情愉悦的扬长而去。
下学后,蔓野被齐伟叫住。
“公主,今日早朝陛下已将修建书院之事交给微臣,至于外城修建之事由将作史和吏部尚书负责。”齐伟给蔓野讲起朝堂上发生的事。
“真的,太好了,那是不是以后我也可以去书院读书?”在上书房读书和书院读书感觉一定不一样吧,蔓野眼里带着兴奋。
“如果公主想去,自然是可以的,只是修建书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公主想不想与微臣一起。”齐伟挑了挑眉,看着蔓野带着怂恿。
“好啊,本公主一定要把书院建成天下读书人的天堂。”蔓野拍了拍胸膛,豪气冲天的说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