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253章 胆子比天还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瞿塘文、夏克立、王发展、李项新,你们四个跟咱家来。”

    被点到名的四个人神态各异。

    而没有被点到的其余六人,虽然当时松了口气,心里却更加紧张了。

    闻言,王发展和李项新直接起身,跟着说话的司礼太监李凤翔,并未有任何其它表情。

    夏克立看了有些慌乱的瞿塘文,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随后起身整理下衣物,紧跟在王发展、李项新身后。

    至于瞿塘文则有些紧张,深呼口气做足了心理准备,这才缓缓的跟在三人身后。

    无论他们现在表现如何。

    说一丁点儿不紧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毕竟要见到的可是大明皇帝。

    九五至尊的天子!

    这个时候的文士,口口声声为了社稷,为了家国,实则他们所称的一切都根本离不开皇帝。

    武夫就更别提了,多少人高喊着为了大明,为了皇帝而战死!

    皇帝,对很多人来说。

    一直都是一个遥远又响亮的名号!

    多少人穷其一生,就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四人看着宫殿富丽堂皇的装饰,没有什么奢靡的感觉,包括夏克立在内,他们见到的是大明皇宫的威严!

    皇家,就该有这样的宫殿。

    这并非奢靡之举,正是天朝上国与周边鞑清等小国的不同之处。

    带四名贡生来到养心殿之后,李凤翔挥了挥手,示意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退出。

    “臣夏克立,王发展、瞿塘文、李项新,拜见吾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此时地位平等,并没有什么先后次序,并排上殿,一同行礼。

    看着眼皮子底下的这四人,朱由检面上也是笑眯眯的,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就像看着亲儿子一样……

    露出了慈父的笑容。

    开玩笑,这可是从几千名举人中层层筛选出来的佼佼者!

    在后世那就是高考状元。

    个个都是人才啊!

    不过朱由检心中也有疑虑。

    这次科举还是原本的八股取士。

    要知道,八股文那就是屁用没有的玩意儿。

    眼下这几个虽然成绩出类拔萃,可若给他们放到实际位置上,究竟能不能有用,这还是两说。

    当下,朱由检拿起第一个人的卷子,上头密密麻麻的小字只是看了一眼便放下,随口问道。

    “对眼下全国何处之见闻,文武臣工之优弊,卿可有什么要与朕说的吗?”

    第一个被问到的正是瞿塘文。

    尽管心中极度慌张,他却也知道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直面天子的机会,当下抖着双腿出列,颤颤巍巍说道

    “回陛下,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

    “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瞿塘文说了几句,朱由检觉得有理,挥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瞿塘文一直都非常紧张,朱由检仔细聆听并偶尔点头,这也让他倍感欣慰,略微放下心来,继续道。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

    “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

    “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说到这里,瞿塘文想了想,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咬牙说道:“臣父常言,时下诸臣皆失实心,然何谓实心!”

    “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

    “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

    “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此刻,瞿塘文就好像换了个人,说起来滔滔不绝,甚至似乎就连上头端坐的朱由检都已经忘记……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

    “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

    “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

    “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

    “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

    “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待他说完,朱由检忽然觉得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

    不仅在历史上跟他爹一块儿殉国,脑袋里还懂得如今政策上的弊端。

    最重要的是,而且敢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实在是难得!

    实际上,瞿塘文适才所说的实心行实政之策,正是官场逐渐腐化的根源所在!

    崇祯初年,流寇在陕西逐渐兴起之时。

    首先就是官逼民反!

    明知百姓毫无收成,县官和底层酷吏却依然横征暴敛,这就是陕西民变的起源。

    除此之外,下面官员害怕承担责任,对此不闻不问。

    甚至有等贼明年春自散的说法。

    上头心知肚明,多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在这种事上多花费功夫……

    就算某处官员将事情报了上去,没有半月乃至数月都难以有政策下来。

    就算政策下来,民变早就从最初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这就是瞿塘文所说的实政不达!

    实心,换句话说。

    正是为官育民的本心,而实政则是上不通下不达的根本解决之法。

    就连夏克立都没想到,平日如此保守的一个人,在面圣殿试的时候,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胆大至极的话来。

    不过就事论事。

    瞿塘文所说并无半句虚言!

    眼下官场,的确早就不是最初人人向往的那个清廉之地了,个个都是人面兽心。

    正在夏克立对瞿塘文的回答连连点头之时,朱由检朝他看了过来,又是问道。

    “夏克立,说说你的看法。”

    闻言,夏克立当即出列,恭恭敬敬道:“回陛下,眼下局势,闯贼已灭,四川没于西贼,清虏窃占辽左,商税整改,江南已出诡言,恒非常时。”

    “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非不颁赈恤也,而颠连无告者,则德意未宣。”

    “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隐未达;而渔猎者有以阻之,如昌文言之,上费其十,下未得其一。”

    “杯水车薪,招后难以为继,继之再反,其势往往更甚。”

    “何不重私侵之罚,清出支之籍乎?”

    朱由检:“……”

    你小子的胆子,简直比天还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