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717章 人口红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人都很好奇,朱由检现在还能整出什么妖蛾子来。

    毕竟这位爷不按常理出牌,啥时候要是不整点儿妖蛾子出来,本身就是最大的妖蛾子。

    不怪乎群臣会这么想。

    按照常理来说,皇帝一登基就开始给自己修建寝陵。

    这已经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了,有些甚至还没有等到自己的寝陵开工就先挂了。

    比如崇祯他爹……

    有了自己亲爹的例子在前面,天启好歹是替自己折腾起了寝陵。

    人家挂了之后也有个地方可以埋,而朱由检呢?

    这都登基二十五年了,还丝毫没有开始弄自己寝陵的意思。

    这一点其实很蛋疼。

    包括朱由检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

    虽然嘴上喊着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是实际上也没有哪个皇帝能够真正的万岁。

    基本上都是几十年就玩完,倒霉的有几年的,甚至还有几个月或者连一个月都不到的……

    为什么其他皇帝从登基那天就开始折腾着修寝陵?

    一个是都知道自己不可能万岁万岁万万岁,早晚都有挂的那一天。

    为了挂掉之后也能享受到皇帝的待遇,自然要提前给自己准备个地方。

    另一个就是为了规模。

    一个皇帝在位时间越多,寝陵的规模也就越大,也就代表着功绩越大,哪怕这个所谓的功绩是自欺欺人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去修,不至于在断时间内过度的消耗物力民力,也就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官逼民反的可能性。

    毕竟还要替子孙后代多考虑考虑。

    这位爷到好,到现在了都没有提出来,其他人想劝又不敢劝。

    怎么劝?

    在皇帝登基的时候提一下也就罢了,皇帝说修也就顺势修了。

    如果皇帝说先不修,后边就没办法再劝了。

    劝皇帝修寝陵,盼着皇帝不能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不是?

    其心可诛!

    在群臣看来,就这么一位爷,多么不按常理出牌都是正常的。

    按常理出牌才是怪事儿……

    另一边,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实验品的朱慈?R心中满是激动!

    京城的东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里面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最是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有意表现自己才能的朱慈?R很快就走马上任。

    只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朱慈?R并没有作出任何的动作,只是在观察着东市的所有情况。

    朱由检也在观察朱慈?R的言行举止,每天都会有锦衣卫和东厂将朱慈?R的一举一动汇总成册,然后报给朱由检。

    由不得朱由检不小心,培养太子这种事情绝不是说说就完事儿的。

    其中牵扯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崇祯二十五年的严打很快就开始了。

    朱由检倒是对英雄好汉们没有太多的看法。

    毕竟像刘一航、王豪杰、孟繁星那些杀才也是英雄好汉们转职的。

    因为在边境抓劳工的巨大贡献,现在已经转职为五军都督府的编外马仔了。

    但是那些青皮们就不同了,如果放任这些青皮不管,最大的可能就是大明变得跟后世的某火车站一样,连官差都不安全……

    刚刚住进东宫还没有多长时间。

    朱慈?R就不得不带着太子六率的马仔,跟几个御史还有京营的杀才们组团了行动组,直接开始针对某此地区开始严打。

    按照内阁和刑部弄出来的标准,这一次是彻底的清查。

    所有的活力组团全部在打击范围之内,只要被锦衣卫记录在册的。

    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抓起来扔进大牢里面,然后等待下一步的甄别。

    除了够得上死刑的最终要发往京城进行复核,剩下的别管有多轻,哪怕是敲诈勒索和收保护费的小混混,都抓起来扔到铁道部去当苦力。

    量刑标准十年起步,无上限。

    其实这个十年起步跟宣判死刑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因为铁道部最近又开始缺少劳工了,哪怕一直有新的劳工补充,可是补充的速度基本上与消耗的速度持平。

    究其原因,还是朱由检要求太高,铁道部的心太大。

    在各种技术手段都不够成熟的时候就想把铁路的规模提上去,除了用人命填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么?

    铁道部最开始修的铁路还好一些,后面的就越来越难修了。

    尤其是朵甘思和乌思藏,还有四川和云南那些地方。

    甚至于,铁道部跟户部做的五年计划里面提到的再修十五万里的铁路,铁道部已经做好了拿人命去填的心理准备。

    更往南一些的交趾和缅甸就更不用说了。

    在那些地方修铁路,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大明人的影子,基本上都是在使用外族的“劳工”。

    换言之,也就是准备拿银子去硬堆出十五万里的路,也要通过铁路将整个大明都给连接起来。

    大明百姓的命拿去填铁路自然是不可能的。

    杨二陛下前车之鉴不远,朱由检再怎么傻也不会傻到征发民夫徭役来修铁路。

    除非朱由检不在乎江山社稷的安稳了。

    而蛮子的消耗速度又太快,补充的还赶不上死的快。

    最后也就只能拿这些青皮们来填了,既解决了社会安定的隐患,又提高了铁路建设的速度,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现在这些大明的青皮也要被当成劳工,就算是铁道部给他们安排轻松一些的活计,再有意的照顾他们一番,只怕这些人也很难熬过十年。

    至于跑路什么的是不用想了。

    天下虽大,然而哪里没有锦衣卫和官府的爪牙?哪里不是大明的地盘?

    出海?往哪里去?跑到蛮子的地盘上去么?

    就算是成功的躲过了官府搜查,也避过了海上的风浪和危险,然后呢?

    长了一副大明人的脸,跑过去之后怕目标不够明显,锦衣卫不好暗中处理吗?

    怕不是死的更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