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836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内部的铁路修建在占用着大量的人手,从这些人里面分一部分去叶尔羌和亦力把里。

    势必就会影响到铁路的修建进度。

    而不抽调人手过去,这两个被新打下来的地盘就等于是两个无人区。

    根本就是鸟用没有!

    刚刚出宫不久的倪元璐和郭谢直接就一脸懵逼的被喊了回来。

    商议叶尔羌和亦力把里的事儿。

    对于朱由检来说,养着这些个大臣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让他们出主意的?

    郭谢蛋疼万分的躬身道,“陛下,是不是让阿敏和莽古尔泰那边缓一缓?

    这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的跟不上新占地区的扩张速度?”

    朱由检沉吟着道,“纵然此刻下旨给他二人,这叶尔羌和亦力把里也已经占了下来。

    没有百姓在这两个地方,那这两个地方到底能不能算我大明的?”

    想了想,朱由检又扭头吩咐道,“去传新任临川候李素和英国公过来见朕。”

    王承恩躬身应了之后,朱由检才又接着道,“先移卫所过去吧,在叶尔羌和亦力把里设置几个屯垦卫所,然后再迁移百姓。

    只是迁移多少百姓,这其中又需要多少的官员和小吏。

    就需要倪爱卿回去后跟吏部仔细讨论了。”

    倪元璐躬身道,“陛下,前番南方之事已经抽调了大明的官员。

    现在吏部之中估计也是无人可用了吧?”

    朱由检道,“朕也知道现在无人可用,不是还有些积年老吏么?

    再开一次恩科,从这些积年老吏之中选拔知县及以下的官员。

    再从其他州府抽调合适的人手过去充当更高一级的官员便是了。”

    朱由检头一次感觉到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自从自己登基之后,地盘占了不少。

    恩科也开了不少次,然而合适的官员总是不够用!

    甚至于,现在连百姓都不够用!

    从来都是朝廷头疼人口太多地太少,到了朱由检这里完全就反过来了。

    新增人口的速度赶不上占地盘的速度!

    简直就是亘古未有之奇闻!

    郭谢却躬身道,“陛下,番王们置换封地到海外。

    百姓们是不是也可以置换土地到叶尔羌等地?

    无论是奴尔干都司也好,还是叶尔羌等地也好。

    若是没有我大明百姓,便算不得我大明之地。

    然则正所谓天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倘若翻倍不足以引诱百姓前往,那么再翻一倍又如何?”

    朱由检嗯了一声,却是没有立即回答郭谢的话,而是低头合计了起来。

    理论上来说,郭谢提出来的给百姓们加码。

    让百姓们迁移到海外去应该是个好办法。

    然而实际上,这很容易就会早被强制迁移的百姓还有早期好处比较少的百姓心里不舒服。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便是如此。

    再说了,地盘有远有近,土地有好有坏,怎么分?

    怎么忽悠着百姓们迁移过去?

    再者说了,就算是解决了百姓们愿意迁移的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没解决呢。

    大明的百姓大量外迁之后,本土的人口是不是够用?

    工业革命这种东西,不是说把蒸汽机给造出来就完事儿了。

    也不是把什么纺纱机一类的玩意给造出来就代表着工业革命了。

    先进的技术从来都不是革命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口问题。

    所谓的革命,最本质的原因这些先进技术出现后会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

    让原本依赖某些手工业为生的普通人失去了维生的条件之后才产生的变革。

    但是大明自己的百姓都不够用,现在就开始扯什么工业革命,是不是有点儿扯蛋了?

    更何况,除了这些先进技术的出现之外,另一个支撑工业革命的条件就是人才。

    别管是二十一世纪还是什么时候,最贵的永远都是人才!

    大明人也不傻,榜下捉婿了解一下?

    现在的大明要说人才,肯定有,但是基本上已经被朱由检给网罗一空了。

    从墨家被网罗进皇家学院到百家学说都开始重新活跃在朝堂之上,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人才。

    但是再往下呢?

    除去举人秀才和童生之外,剩下的百姓有多少是识字的?

    毫不客气的说,大量的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更别写会写自己名字这么高大上的事情了。

    然后,指望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工业革命?

    醒醒吧,朱由检哪怕是忙活到了崇祯三十七年,也不过是刚刚打下了工业革命的地基。

    真想实现,估计起码得二十年以后,甚至于更往后的时间才有希望。

    综合这些个条件来判断,朱由检必须考虑的就是怎么保证大明本土跟其他要迁移过去的人口比例。

    强干弱枝是肯定的,别管是同样姓朱的藩王还是远在天边的奴尔干都司和叶尔羌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迁移百姓是肯定要迁移的,但是必须保证大明本土的人口和技术。

    能够对这些地方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碾压优势才行。

    否则的话,万一哪一天闹出点儿乐子来,最终蛋疼的还是朱由检……

    纠结了半天之后,朱由检才开口道,“愿意迁移的多给些土地便是,不愿意迁移的也不要勉强。

    眼下还是以迁移屯垦卫所为主。”

    正说话间,临川候李素和英国公张世泽也已经赶到了宫中。

    朱由检命人给李素和张世泽准备了凳子之后,便直接开口道,“阿敏和莽古尔泰送上来的奏章,想必两位爱卿也知道吧?”

    李素道,“启奏陛下,臣原本也在谋划此事。

    亦力把里倒还好说一些,但是葱岭、撒里库儿,还有乌思藏那边的俄力思一线。

    可都是与莫卧儿接壤。

    而莫卧儿之地不服王化,多有不臣之举。

    臣已经与五军都督府众位同僚在商讨出兵之事。”

    郭谢瞄了李素一眼,躬身道,“启奏陛下,国库里,也没多少余钱啊!”

    朱由检听着郭谢那充满了无限怨念的语气,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得是多大在怨念,才能让郭谢喊出这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话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