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842章 老天爷不赏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在京城的朱由检在接到了锦衣卫的回报之后。

    便再一次召集了几大龙腿子进宫,商议起了关于他隆王进京面圣的事宜。

    他隆王进京,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觐见,也不仅仅是他隆王请求内附那么简单。

    涉及到的事情,远不止这些。

    比如,他隆王内附之后,涉及到的周边国家。

    比如暹罗等等的小国,他们会怎么看?

    另外,还有缅甸原本的百姓该如何安排?

    他隆一直以为南京城就是天下第一坚城,已经不属于人间该出现的奇迹了。

    然而通过南京到京城的一路之上,这样儿的坚城,他看到了足足有十余座!

    虽然很多都是远远的看到一角,或者是大概的一点儿轮廓。

    可是那种像是盘踞在大地上的远古巨兽一般,于无声中镇压天地一般直冲人心的威慑,还是让他隆一阵阵的心惊。

    当他隆好奇的询问陪同的鸿胪寺官员时,鸿胪寺的官员们也有些懵逼。

    不走近那些城池,谁知道那到底是哪座城!

    大明这么大,难道光凭一个远远的轮廓就能看出来究竟是哪座城池?

    开什么玩笑,这事儿问铁道部的那些家伙还差不多。

    铁路都是他们修的,线路是他们定的,有事儿问他们去!

    如果一定要问本官的话,也没问题,等着靠近城池了,让本官看清楚城门上写的啥字之后再问!

    很显然,南京鸿胪寺的官员们并不是有意隐瞒,而是他们自己都闹不清楚那些城池都具体叫什么名字……

    大明之雄,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靠近城池是不可能的事儿。

    除了京城与南京两地的火车站是直通城内之外,剩下所有的火车站都被修建在了城外。

    远远的绕开了城墙,最近的也有三四里地的距离。

    出于什么目的,没有人知道,连朱由检都没有关心过。

    这些决定都是铁道部的马仔们干的。

    除了一路上不断出现又消逝在身后的巨大城池之外。

    剩下的就是一片片的农田,还有忙碌的百姓了。

    崇祯三十七年,很让人蛋疼的一个年份!

    老天爷不赏脸,连自己儿子的面子都不给,就是不下雨。

    往上到朱由检,往下到平民百姓。

    再算上中间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没有一个不头疼的。

    不下雨能怎么办?

    祈雨这种事儿干了不是一回两回了,然而老天爷说不给面子就是不给面子。

    难道还想让皇帝陛下发罪己诏求雨?

    这种想法,想想就得了……

    谁要是真敢说出来,那就是作死!

    先问问大明上上下下的百姓还有卫所士卒们会同意不?

    既然不能让朱由检下罪己诏,老天爷又不给面子,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靠井水!

    反正早在崇祯三十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打井工程。

    为此而死掉的蛮子几乎达到了两万。

    井水再少,起码也能浇一些地不是?哪怕是取水困难了些,总是能浇地的!

    他隆看到的就是大明的百姓们在取水种地。

    取水很简单,从井里把水打上来,然后灌到平板车上面的大桶里。

    然后再盆子一点点儿的向地里扬着浇。

    没办法,现在水少,就只能这么省着浇地。

    虽然浇了也不过是聊胜于无,可是好歹也能让庄稼有些收成不是?

    他隆的嘴巴张的有些大,愣愣的问道,“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么浇地的?”

    陪同他隆一起北上京城的,是南京鸿胪寺少卿廖?。

    他隆王看到的景象,廖?同样看在了眼中。

    听到他隆王的话,廖?的脸色不禁有些阴沉,“殿下一路北上,应该也注意到了。

    这许多天的时间都没有下过一滴雨,可是这田地却不能荒了吧?

    官府现在只能发动百姓,靠着从井里取水以灌溉。

    多少能保住一些收成。”

    他隆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道,“难怪,之前上国一直从下国购买粮食,想必也有这个原因了?”

    廖?道,“有这个原因,却也不是绝对的。

    我大明各地的常平仓和预备仓,现在都装满了粮食。

    至于一直在买粮,也不过是陛下的吩咐罢了。”

    他隆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话说。

    依着这位鸿胪寺少卿的说法,大明眼下并不算缺少粮食。

    然而购买粮食的举动却从来没有停下过,甚至于,缅甸和暹罗周边国家的粮食都被大明给买光。

    那些粮食哪儿去了?

    不用太过于耗费脑子去想,他隆都能猜得出来那些粮食的去向!

    要么拿去当军粮,要么一部分储备,一部分当军粮。

    总之,之事儿跟军粮肯定是脱不了关系!

    就大明皇帝登基之后这么不停的作战,消耗掉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通过缅甸自己出售给大明的粮食,还有大明这么多藩国的数量,暗自推算了一番。

    结论就是,这么多的粮食,别说是供大明的皇帝出征时祸害。

    就算是大明的百姓们啥都不干,都足够两三年的用度!

    然而一直没有停下购粮的行动,是为了什么?

    储备,故意消耗!

    他隆王的脑子里面瞬间就冒出来这两个词。

    储备很好理解,就是为了以后打仗和时不时的天灾而储备起来足够的粮食,以便于应对缺粮的局面。

    至于故意消耗,只怕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有意而为之了。

    大明收购粮食的价格说不上低,却也算不上多高,能让这些卖粮食的国家有钱赚,却又绝对不会太多。

    想赚钱,就必须得多卖粮食才行!

    而通过卖粮食赚到的银子,除去从百姓手里收购粮食的成本之外。

    基本上又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渠道流回了大明。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基本上没怎么花银子,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就解决了自己国内的问题,储备了足够多的粮食!

    而这些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百姓们得到了卖粮就能赚钱的路子之后。

    会做出什么样儿的选择,用屁股想也能想到了!

    大量的种植粮食!不去考虑其他!

    从某些层面上来讲,他隆王认为自己必须得感谢大明的皇帝陛下。

    因为大量的收购粮食,让百姓们认为安稳种地就可以了,不会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缅甸的局面就很安稳。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朱由检的行为却又让他隆王有些不寒而栗!

    当所有人都忙着种植粮食,还会有心情想其他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兵的不会想着打仗,而是会想着种粮食。

    商人们不会想着经营别的,而是贩卖粮食。

    当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在为了粮食而活的时候,这个国家基本上也就废掉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