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912章 苏伊士运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尤其是在自己挂掉的情况下,估计跳出来反对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头疼了半天之后,朱由检才突然想起来一个词。

    苏伊士运河!

    前世之时,逗逼加上不学无术。

    让朱由检感觉姓苏的这个苏伊士一定是个牛人。

    能主持这么大的运河开凿,估计比之杨二陛下也不遑多让……

    然而当朱由检在网上仔细查询了资料之后才发现,这姓苏的不是一个姓苏的人修建的。

    而是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苏伊士修建的。

    而且这苏伊士运河好像是来来回回的荒废和重新挖通好几回。

    直到后来拿瘸子挂掉了以后才重新开始重建工作,最后等挖通的时候,大清都已经开始破落了。

    当然,朱由检现在想起来苏伊士运河。

    也不是想着什么大清破落不破落的,原本就是破落户。

    偶尔爆发一下,最终的结局也逃不过破落。

    朱由检想起来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是,通过苏伊士前往欧洲。

    可以不通过非洲,运河的风险跟走好望角的风险比起来,明显是运河的风险更低一些。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可以通过这条运河前往欧洲装逼打脸砍人。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挑不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来。

    至于说修建这条运河需要的时间还有人力物力,朱由检倒不是特别担心。

    时间这玩意就不说了,自己现在自当壮年,文雅一点儿的说法就是春秋鼎盛。

    自然不担心河没挖好就挂掉的情况。

    人力方面,有着莫卧儿和西昆仑的劳工,再加上倭国的监工,想必人力方面是不成问题的。

    唯有物力方面,有些另人头疼。

    不过,也算不上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是大明国库一文钱都不出。

    不是还有莫卧儿和东印度公司这些个肥羊买单么?

    总之,朕要也修一条运河!

    傻乐了半天之后,朱由检才吩咐道,“来人,将堪舆图挂好。”

    王承恩躬身应了,当即便带着一群小太监,将刚刚绘制好不久的堪舆图给挂了起来。

    望着眼前这副巨大无比的堪舆图,不只是朱由检心里高兴。

    工部伴驾而来的一众侍郎们也是极为高兴的,看到没,这堪舆图就是本官弄出来的!

    对于堪舆图的制作,工作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

    每隔上个一两年,这大明的堪舆全图就需要伴着疆土的扩张而重制一回。

    再傻再笨的人都会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更何况原来就承担着堪舆图制作重任的工部了。

    眼前的这幅堪舆全图同样出自于工部之手,上面几乎把所有的已知之地都给划了进去。

    朱由检踱步到了堪舆图前面之后。

    伸出手比划道,“从堪舆图上面来看,这里,原本就是郑和下西洋所至的终点。

    木骨都束。

    木骨都束这里正好有一个港口可以向内航行。

    再向西北的话,可能不足以供福船战舰通航。

    然而只要打通了这里,我大明的舰队便可直接经由木骨都束前往英格兰之地。

    风险要比走好望角那里少的多,而且路程极近。

    所以,朕的意思是,先派舰队和工部的人去这里查探一下情况。

    如果可以的话,就在这里修建一条运河,以沟通海洋,使之可以往来。”

    来宗顿时将目光投向了大帐中的文官们。

    修建运河,历史上不是没有人干过,中原王朝干过的次数还不少。

    最久远的一条运河,可以上溯到春秋末期的胥河。

    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

    再往后,有始皇二十八年时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的灵渠。

    更有杨二陛下开搞的京杭大运河。

    运河确实是好东西,就像胥河一样,这条在目前已知资料中最古老的一条运河。

    到了崇祯年间还在使用,更不要提承担着漕运重担的京杭大运河了。

    可是开挖运河的麻烦却是很要命。

    首先得选地方,必须得符合航运路线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管理和维护比较方便,后期好处多这么几个条件。

    其次,运河这玩意还得考虑到不同河流、海域之间的水位落差。

    还得考虑到水流的速度跟船的承受能力。

    还有就是运河的两岸,必须能够承受水流的冲涮,雨水的侵蚀。

    还有船只通过时带起来的水波对于两边堤坝的拍击。

    除此以外,还有人工,物资,后勤,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

    哪里考虑不到,哪里就有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总之,修建运河不是说随便找个地方开挖就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要注意的地方也太多。

    总之换谁来都很头疼。

    杨二陛下之所以被唱了凉凉,跟京杭大运河过度消耗了国力也不无关系……

    现在朱由检脑袋一拍,就打算开挖一条运河,现实吗?

    木骨都束这里的情况就不用说了,除了蛮子就是蛮子,大明想要搞定他们其实很简单。

    可是过了木骨都束呢?

    里面的那些国家都是什么情况?

    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可靠?

    那个运河要开挖,那边原有的国家会不会同意?是不是还得再吊民伐罪以征之?

    需要征召多少民夫,或者干脆挑明了说,得死多少蛮子苦力才够?

    有没有这么多的蛮子?后勤和物资能不能跟的上?

    还是那句话,杨二陛下前鉴不远,不能让朱由检这么任性的胡来!

    沉吟了半晌之后,来宗才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

    运河之事还是缓议为好。

    其一我大明对于彼处的情况所知了了。

    郑和郑公公七下七洋,却是止步于木骨都束,未曾在此深入。

    其二即便开挖了运河,过了运河之后向西北的航道如何,现在也不太清楚。

    那些东印度公司的人所提供的海图,可以之为参考,却不能全信。

    其三国力民力的消耗,我大明眼下如何承受?

    便是连移民以实莫卧儿之事都尚未安排妥当,再开挖运河。

    微臣以为国力难支,尚请陛下三思!”

    朱由检摸着下巴合计了半晌,才开口道,“把锦衣卫给派出去打探一下,看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朕忘了在哪本书上面看到过,说是这里原本就有运河,只是已经废弃。

    倘若真的已经有过,我大明也不过是重新开挖并且拓宽航道便可。

    想要支撑这项工程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民力的问题,不是还有莫卧儿这里的劳工,还有西昆仑的昆仑奴?

    让他们去挖便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