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965章 火车民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抻的理由很简单,火车这玩意是个新生事物。

    想要跟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马车运输掰腕子,就必须得有自己的优势才行。

    如果说跟马车的价格持平,估计也能招揽到一部分的客源。

    但是却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哪怕是有着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的说法也是一样。

    但是当火车客运和货运价格降低到马车的一倍之后,就能吸引到很大一部分人了。

    更何况比马车的价格低了两倍?

    一旦乘坐火车的士子,士卒,百姓们,还有选择火车运输货物的商贾们形成了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成本会再一步下降,利润也会进一步提高。

    再说了,车头车皮加上铁轨的成本是固定的,就算是没有客运和货运业务。

    难道铁路就不修建了?

    车头和车皮就不买了?

    就连铁路的维护也是一样没有客运和货运,该怎么维护的不还得怎么维护?

    反正该投入的成本不管有没有利润都得投入,倒不如现在先用低价吸引各行各业的目光投向铁路。

    等以后真正的扩大了规模之后,再考虑提价也不迟。

    不仅如此,随着皇家学院进一步的研究。

    成本价格会不会进一步降低?

    速度会不会进一步提高?

    答案是肯定的,皇家学院最新弄出来的车头,运载能力和速度比最初一代的车头提高了足足一倍有余!

    而价格却仅仅是持平,甚至于还要低一些。

    随着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可是预见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车这种出行工具。

    同时也意味着铁道部可以收到更多的银子,让铁路修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并且可以拿出更多的银子砸给皇家学院,让他们去研究更快更省的车头。

    这几乎就是好几方都能得到好处的事情就连国库,都能从中收到铁道部的税。

    朱由检的内帑也可以更充盈一些。

    看完洪抻的奏章之后,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

    古人比后世的人所差的,也仅仅是眼界,而不是眼光和智商!

    洪抻就清楚的认识到了铁路这种东西真正的优势之所在。

    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这玩意该通过什么样儿的方式来良性发展。

    那些穿越过后就把古人当二傻子的穿越客是怎么活下来的?

    更别说一个个还混的西装革履风生水起,难道这些人真的靠主角光环就能包打天下?

    太他娘的神奇了!

    这种光环给朕来几个,朕有的是银子!

    摇了摇脑袋,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之后,朱由检最终决定就依着洪抻的奏章办。

    先把价格定的比马车的价格低上两倍。

    至于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好了。

    至于说因为火车的大力发展而失业的马车行,朱由检倒没怎么担心马车干不成了,别的活计照样也能干。

    若是光考虑着火车的影响便一推再推,那得等到哪年才能把铁路给发展起来?

    没有了铁路,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再大有个屁用?

    当真人家老刘家和老李家的地盘不够大怎么着?

    不是不想搞下更大的地盘,而是搞下来之后没办法做到有效的统治有效统治。

    不仅仅是百姓数量不足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交通问题。

    百姓数量不足,可以移民,换成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一样。

    多花些银子的事儿,就算是银子不行了,还有刀子呢。

    问题在于,就算是百姓够多,刚打下来的地盘一旦闹出来什么乱子,大军没办法及时的直到平乱。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跟安南一样。

    朱瞻基不知道彻底占领安南后能给大明带来多少好处?

    别傻了,身为朱老四一手培养起来的继承人,哪怕是没有方醒那个bug的存在?

    朱瞻基一样知道安南的重要性。

    大军撤了,安南人作乱,大军不撤,就得消耗物资。

    操x的是,往安南运送物资的成本,比物资本身的成本还要高!

    包括老刘家和老李家的那几个硬茬子皇帝打下来的江山也是一样。

    比如李白的出生地葱岭,比如王玄策借女婿们平下来的阿三,再比如大宛和中亚地区等等。

    其实都一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物资和兵力的输送速度……

    而不是那些皇帝和朝堂真的想要放弃这些地方。

    别扯什么占据了中原之后就满足了一类的屁话事实上,别管是皇帝还是大臣。

    哪怕是换成个七品县令都知道打下来一块地盘能带来多少的好处!

    武将勋贵们捞军功发财,文官体系同样也会看着突然之间多出来的空缺流口水。

    难道还有天朝百姓种不出来东西的土地?

    哪怕是到了崇祯朝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在兵部的存档里翻出来了宝船的制造方法,如果不是有了皇家学院弄出来的各种火器和铁路系统。

    朱由检就算是打下来大片的土地又能怎么样?

    除非是把所有的土人全部杀光,否则的话,想要长久占领的难度一样会高到让人想死……

    理论上来说,如果安南作乱,大明得到消息的时间很快,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从调动物资和士卒,到投送兵力和物资到安南。

    最快最快也得花掉两三个月的时间,甚至于可能超过半年。

    而等到铁路真的修建的遍地都是,比如说修到了安南,那安南就算是再想作乱。

    明朝廷在得到消息之后,只需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来调动物资和士卒。

    再花费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将物资和士卒从京城运送到安南。

    如果选择从云南和两广调兵,这个时间还将进一步的缩短,甚至于只需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集结士卒调动物资……

    再有个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将大军投送过去了。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占领的土地才是真正的稳如泰山,再也不用担心土人作乱一类的问题。

    想罢,将奏章扔到一旁边,朱由检换上了一身常服。

    寻了正在看着其他奏章的倪元璐,一起向着天津城外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