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1096章 河道纵深战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眼下北线安定,曹文也已经抵达西安去建立西部军区。

    沿经两岸,明军看到繁茂的参天古树相互盘绕,粗壮的藤蔓如同虬龙一样错综盘结,一片荒莽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因为地处热带,这里一年有三季都是夏天,冬季的时候,白天温度也能达到三十度,夜晚可能短暂降到十几度。

    一旦开春之后,气温又会立刻升起来。

    而且雨量充沛,空气潮湿。

    所以热带雨林非常多。

    在热带雨林中打仗,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古代有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击溃交趾几十万大军后,不得不撤退。

    20世纪的美帝也在这里尝尽了苦头。

    所以,避开陆战,从河道直入升龙城,才是上策。

    明军也庆幸自己有如此优良的战列舰,不然在这种热带丛林弥补的地方,根本没法打仗。

    尤其是他们不少人都生活在中原、四川一带。

    他们看着周围那些遮天蔽日的古木,心里想着,里面会不会有巨蟒?会不会有密密麻麻的毒虫?

    这里果然是荒野之地。

    但作为合格的军人,是不能随意展露出恐惧的情绪的。

    军队保持着肃整,像钢铁一样。

    船上有专门烧水的锅炉,所有的士兵全部喝热水。

    还有专门储存事务的粮仓,里面放了不少炭,作为干燥剂,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

    青霉素冷藏在专门的密舱里,那是用砖头砌成,然后用水泥密封好,里面放了不少冰块,做到了保持温度的效果。

    这种冷藏法,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普及。

    皇家一般会在冬天派人去采冰,囤积在地窖中保存,夏天的时候拿出来用。

    第二天,终于看到了两岸的一些农田,有了人的踪迹。

    大家的心情这才舒缓了不少。

    进入红河的第三天,驻守在中游的130艘郑军战船终于得到了情报,明军来了。

    统帅郑慕是郑?[的弟弟,他刚击败阮军,兵锋正盛,一听说明军来了18艘战船,大笑起来,“明军胆敢以区区18艘战船进入红河,岂不是自寻死路?”

    “当年黎太祖击溃明军,使我黎朝摆脱了明朝的控制,今日,本帅就要将明军全部击溃于此,昭告全天下,我黎朝郑军兵锋之盛!”

    安南国这个小地方,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自从大唐灭亡后,这里的部分人跳得非常嗨,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例如宋朝神宗年间,交趾国就发兵八万北伐宋朝。

    理由是什么?

    交趾国声称宋朝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要去拯救黎民百姓。

    宋朝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王安石在变法,又和辽国修好,在西夏采用范仲淹和韩弼的筑城战术步步为营,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地位。

    交趾这种小国本来不放在眼里,结果这丫的在钦州屠城,屠了几十万人。

    宋神宗得知大怒,直接将陕西的西军拖过来,将交趾国摁在地上一顿爆锤,俘虏了太子。

    好,老实了。

    宋神宗又是个想做汉武帝的皇帝,继续打,宋军一直推进到交趾国境内,离升龙城也不远了,但军中生瘟疫。

    没办法,退吧,大家都是西北一带的汉子,西南的湿热和毒虫实在受不了。

    于是就退了。

    可交趾国不老实啊。

    或者说,自从大唐之后,到后来一千年,他们都不老实。

    他们总认为自己可以代替天朝上国。

    一旦中原王朝稍微有点动乱,或者北方有大敌,无暇南顾,他们就又开始跳动了。

    交趾,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郡,大汉是有派刺史过来的,直接受中央辖制。

    趾是脚的意思,意思是这个地方就像中原神州的脚。

    可这只脚它不老实。

    要怎么才老实?

    要汉唐重现,它就很老实。

    例如大唐在交州设立静海军,它就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了。

    郑慕认为自己立大功的机会到了,他一边快速整编军队,一边给升龙城写信告知郑?[,并且立下军令状,必将明军全歼于此。

    郑慕是郑军知名统帅,绝对不是那种不知兵事的人。

    他敢做如此判断,在他的认知范围内,必然意识到到明军有必败的几个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土问题。

    很快,明军就会尝试到这里的毒虫、飞蚊的可怕,它们都是疾病的传播者。

    在郑慕看来,一个月之内,明军中必然有人会生病。

    郑?[很快就接到了军报,可是他开始担忧起来,毕竟那是明军,天朝自古强大。

    正面交战,未必打的赢。

    郑?[和他的府僚们思来想去,给郑慕写了一封信,让他不要与明军决战,要打持久战。

    只要将时间耗长一点,明军没有粮食,还会出现疾病,必然会自己退兵了。

    郑慕收到回信后,觉得郑?[说的有道理,便打算这么做。

    六月十五日,明军继续向前推进,距离郑军已经只有五十里。

    此时,双方的探子都活跃起来。

    他们从岸边,到河里,都有。

    有的是收买了猎人,有的是收买了渔民。

    战报不停往来,战局也立刻进入紧急状态。

    孙毕突然对秦良玉说道,“秦帅,你看这河道,再看这水流,若我是敌军统帅,可造200只小木舟。”

    “上面放置干柴点燃,将整个河道塞满。”

    “然后顺江而下,朝我们冲来。若是如此,此局何解?”

    秦良玉神色凝重道,“若是如此,此局无解,除非……”

    “除非如何?”

    “对方若是要火攻,必须保证小木舟上的干柴充足。”

    “但小木舟承载的干柴有限,很快会烧完,所以只能等我军靠近后再攻。”

    “我预计我军靠近到两里后,用火攻,效果是最好的。”

    “为何?”

    “若是离太远,我军看见燃烧的木舟必然撤军。”

    孙毕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这一战,我军没有时间跟敌人周旋,只能速战速决。”

    “哪怕有战舰被打沉,也要一口气将对手击溃。”

    “没错,我们没有时间打僵持战,哪怕一点点时间也没有!”

    “若是敌人反应过来,用火攻,我军只能撤退。”

    “若是陷入这样的局面,河道纵深进去的战术基本可以放弃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