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回六十年代当孩子妈 > 第50章 进厂卖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淑珍半夜听见这动静,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

    最近这村里是咋回事,总有人半夜出动静呢!

    “孙呈越!你听听,是不是二姐的声音?”

    孙呈越也醒了过来,眼神还有点懵懵的。

    “听着不像啊!这嗓子喊得都要劈了!听着都不像是人声了”

    杨淑珍觉得不对劲,披上外套下了炕。

    外面的喊声实在是凄厉,村里有狗叫声被引起来,在漆黑的小山村里显得更加令人慌张。

    孙呈越跟着一起到了院里,点上了一盏煤油灯。

    杨淑珍打开自己家大门,朝外面看了看,夜色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妈呀!救命呀!”

    更凄厉的声音传来!听着特别渗人!

    这两句喊声似乎更加凄厉,十分吓人,杨淑珍心里慌慌的。

    上辈子不记得村里发生了什么奇异的事情呀?

    紧接着,村里许多人家都被吵的起了身,各自点上灯。

    狗叫声更加让这个本该寂静的小山村更加热闹起来。

    “淑珍?这是咋回事啊!听着在西边那条街啊?”

    隔壁的菊香嫂子也起身了,走了两步到了杨淑珍家门口。

    杨淑珍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一开始我听着像红霞二姐的声音呢!后来听也听不出来像谁了,这是出什么事儿了?”

    “是不是被狗咬了啊?这个狗可不通人性,把人咬了也不是不可能。”

    “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听着好像又没动静了。”

    “算了,天塌下来还有小队长大队长呢!这大晚上的,咱们也不知道是哪儿出事儿了。”

    “行,回屋吧!等明天早上就知道了!”杨淑珍跟菊香嫂子说完话,就回屋了。

    外面的动静一点也听不到了。

    杨淑珍和孙呈越回到屋,两个人都没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心思都很沉重。

    第二天一大早,杨淑珍还没来得及把调料收到自行车上,就看见孙呈越迈着大步回到家,表情木木的,径直走回了屋。

    杨淑珍跟进去,看孙呈越表情有点不对劲,人也跟丢了魂似的。

    “你咋了?饭在锅里,我一会儿就要去县里。”

    “你去吧!从离咱们家近的那个小路出村。”孙呈越双手交叠,垫在脑后,躺在炕上直直地盯着天花板。

    杨淑珍感觉莫名其妙的,一边往外走一边念叨着,“本来我也要走小路啊!我是那种爱炫耀的人吗?”

    骑着自行车先去了镇里肉亭,一大早排队的人就是多。

    不过杨淑珍这几个月来已经跟肉亭卖肉的大哥打好关系,他早就把自己想要的猪下水留了出来,不仅新鲜量多,每斤猪下水还给她便宜五分钱,只需要两毛钱一斤。

    猪下水装到干净的尼龙袋里,横跨在车后座上用绳子绑好。

    带着几十斤的猪下水骑车,显然是比自己一个人骑车更累,不过杨淑珍蹬车的干劲儿倒是十足。

    到了大成玻璃厂门口,秘书杨玫早就等在了那里。

    自从这几个月给大成玻璃厂送卤货以来,杨玫没少跟杨淑珍打交道。

    她看杨淑珍穿着普普通通的素布衣服,头上留的一头齐脖短发,虽然说是干净利落,但是也并不算是有什么女人优点。

    怎么就得到了他们厂厂长向彭志的青眼呢?

    想到自己的国外名牌大学学历,再看自己一身穿衣打扮,杨玫觉得自己要是跟面前这个女人一起比较,那可真是丢了份儿了。

    “杨小姐,走吧,我带您去职工食堂。”

    杨淑珍骑车骑出了一头汗,随意用袖口擦了擦,推着车努力掌握着后面几十斤猪下水的平衡。

    “杨秘书,咱们都是一个姓氏的,放在以前,没准是一个老祖宗的呢!你就不用叫我杨小姐了,就叫我淑珍吧!我今年都三十六了。”

    杨玫眉头一挑,原来她都三十六岁了,长得还是挺年轻的,不过自己就更没有必要跟她计较什么了。

    在农村,一个三十六岁的农村女人,一定已经结婚生孩子了,说不定生的还不少呢!怪不得要出来卖东西。

    想到这里,杨玫对她就没有了那么大的攻击性,她温柔地一笑,扶着自行车车把说:“好的,淑珍,我帮你推吧!”

    杨淑珍忙拒绝,“你别动你别动!这后面都是猪下水,弄脏了你的衣服!”

    杨玫靠近的时候,也听见了后面袋子里散发出来的阵阵猪油味道和内脏的异味。

    她笑了笑,离了杨淑珍的自行车一定距离。

    大成工厂的成立很离奇。

    是国家为了发展玻璃制造,特殊引进了向彭志这个高端技术人才,国有资产只占了一小部分。

    整个工厂的运转、生产和经营全部由向彭志自己做主,另外有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投资也是由向彭志个人来担负的。

    杨玫一边带着杨淑珍往里走,一边给她介绍大成玻璃厂的由来,还告诉杨淑珍,向彭志小的时候就跟父母出了国,一直在国外学习、工作,直到前几年才回到国内。

    杨淑珍心想:原来这个人家里本来就有这么多钱,还是从国外回来的。

    怪不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开着一辆小汽车,

    有钱办这么大一个厂子,可真厉害啊!

    杨淑珍边走路边推车,观察着这里的厂区。

    这个厂子比士林他们塑料厂还大的多呢!还有两个三层小楼。

    杨玫说,那两座小楼一个是领导和职工们的办公室,另外一个是技术研发中心。

    这还是杨淑珍第一次听说这么高大上的词:技术研发。

    杨玫解释:技术研发就是有一群对生产玻璃比较专业的人,去做实验,研究什么样的玻璃更透明更结实、更保温或者更隔音。

    杨淑珍听的似懂非懂,但是她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必须有文化,必须得学技术。

    只有自己的知识本领过硬,别人才能给你开绿灯。

    杨玫说,要不是向彭志技术知识过硬,又有一颗爱国的心,根本就不用在罗阳县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受罪,在外面可以赚大把的钱,还可以住大别墅,也不用这么操心。

    杨淑珍听的一愣一愣的,对向彭志这个人有了新的看法。

    爱国的人,都是好样的!

    走了一路,到了食堂里面,杨淑珍才是真的惊呆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