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回六十年代当孩子妈 > 第106章 重生的意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天明“嗨”了一声,拍着大腿说道:“她哪儿会管我呀!”

    杨玫哼了一声,没把他说的话当回事儿。

    “怎么样?说服向彭志去润海投资的事儿怎么样了?”李天明凑近了问道。

    一提起这事儿,杨玫没什么好脸色。

    “别提了,以后都别提了!这事儿向彭志不答应!”

    “不答应?他有什么可不答应的!润海是港口城市,这出口贸易多方便啊!他这玻璃厂内销转出口这不是早晚的事儿嘛!”

    李天明一看杨玫这态度,急了眼了,沙发也坐不住了,绕着茶几转圈,一边走一边气愤地说道。

    杨玫双手架在胸前,身子往沙发靠背上一倚,翘起二郎腿说道:

    “人家向彭志回来就是来造福家乡的,不想去南方发展,再说了,你也知道,建这个厂是他带着高端技术回来的!说是国营,实际上还不是他说了算!”

    李天明挠头,百思不得其解:“这老王八蛋,有钱他都不赚?”

    杨玫白他一眼:“人家也没比你大几岁吧?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在你们醋厂呆着,捞点儿小钱算了!”

    李天明跟她说不通,甩了袖子就走了。

    1972年的十月份,单芳芳和孙士林结婚了。

    杨淑珍在县城给他们买了一套楼房,位置在二楼,离单芳芳的单位不远。

    这笔钱一拿出来,全家都震惊了,两千块钱对杨淑珍来说,已经不算太大的数目,但是对于工人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块钱的年代来说,足足是一笔巨款。

    其实杨淑珍对房价完全没有概念,上辈子的时候,她一辈子都生活在孙家营村,一辈子住在自己家的平房里,除了七十年代重新翻修过一次,上辈子她压根也没动过买房子的念头。

    这套房,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接触买房。

    现在这年头,买房子的人并不多,城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住单位分的筒子楼或者是公租房,只象征性地缴纳一点儿租金。

    人人有房住,所以房子市场行情并不好。

    杨淑珍买的这套房,足足有一百多平米,是两套房打通在一起的,据说是以前某个厂领导设计的住房,后来领导到外地上班了,房子也就没用了。

    买了这套房,杨淑珍才想起来:上辈子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好像听说楼房变得可贵了!

    村里的小姑娘们结婚都要求男方买一套楼房,不买不结婚。

    房价估计是大几千块钱一平米,一套房就得几十上百万。

    她想着,要是现在买房,是不是到以后就赚了大钱?

    琢磨起这个事儿以后,杨淑珍天天想着买房的事儿。

    既然买房是为了赚钱,就得挑好地段买,升值空间才大。

    孙士林看他妈整天迷迷叨叨地不知道在想啥,还以为是杨淑珍花钱买房子心疼了。

    于是在饭桌上安慰杨淑珍说道:“妈,你是不是没钱了,你放心,到时候芳芳跟我的婚礼就简单点儿办!”

    杨淑珍回过神儿:“啥没钱!?吃你的饭!我想正事儿呢!”

    孙士林看了看孙呈越,默默低头吃饭。

    老三举着筷子说道:“妈!你给大哥买房子!以后也会给我买房子吗?”

    杨淑珍一愣,按照他们当地的风俗,家里基本都是给儿子准备婚房,女儿的话看娘家意愿,想给多少嫁妆就给多少,也可以不给。

    杨淑珍本来想说:儿子闺女都一样,妈都给买!

    转念一想,老三上辈子可是姐妹几个里面最早急着结婚的人,为的就是早点儿脱离干家务活儿,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她现在要是说这话,那老三还不得学都不上完就找对象结婚去了?

    杨淑珍呼噜呼噜喝了两口粥,抿抿嘴说道:

    “买不买房子得看你们的表现!像你大哥,从头两年就出去好好上班儿,这就算是有出息!你们几个小的,将来要是能好好学习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才能给你们买房子呢!”

    老四低着头偷偷说道:“那我就不要了。”

    老四的学习确实不好,上辈子也是这样,在班里经常是倒数第一。

    她也不是一点儿都不在意,经常考完试回家就哭,哭完又没记性了,也不学习也不写作业,去外面找同学疯跑着玩。

    杨淑珍知道她这个性,也不强求她,她记得上辈子老四、老五都是不爱学习,心思也不放在学习上。

    老三一听这话,倒是来了点儿劲头儿。

    孙士林和芳芳的婚礼办完,两人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而杨淑珍却独自一人坐上了火车。

    离家前,孙呈越是一万个不同意。

    “这罗阳县还搁不下你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出去瞎折腾啥?”

    杨淑珍才不听他的。

    之所以要去南方,是因为再过几年,那个地方将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强市,商铺林立,四通八达。

    要是在这时候,买下一些商铺,以后岂不是可以坐享租金?

    连孙呈越也不知道杨淑珍手里有多少钱。她一个人,带着在当时堪称是巨额的现金,带着自己家的证件,一个人坐上了绿皮火车,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

    上辈子,杨淑珍几乎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只是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被津市的亲戚邀请,去他们那里做客。

    那是杨淑珍一辈子以来出过的最远的门,当时是抱着什么样的打算呢?

    去一趟吧,要是不出去,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再出去了!

    这辈子,她仍旧没有出门的经验,却敢一个人带着钱和证件坐上陌生的火车,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

    是钱,也是阅历。

    钱让她有底气,这几年外出跑业务让她的阅历变丰富,她虽然还是那个大字不识的杨淑珍,但好像又不只是杨淑珍了。

    杨淑珍之前一直没有找到重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是赚钱吗?是养活孩子吗?是教育老公吗?是跟奇葩邻居斗嘴吗?

    杨淑珍坐上这列火车后,发现那些都不是重生的真正意义。

    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敢于去努力实现,冲破禁锢自己的束缚,敢想敢做能够承担,这才是重生的意义,也是成长的意义。

    成长,只是人突破自己的过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