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红楼醉红楼 > 第323章 古之博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唐朝以后,在原来斗鸡的基础上慢慢衍生出“斗鹌鹑”,

    将两只鹌鹑放入鸟笼中,放置米粒,看哪一方争抢过谁来分胜负。

    到了宋代以后,开始慢慢衍生出“斗蛐蛐”并且成为主流,

    又可以称为北宋的国粹,电视剧中常有出现这种小博戏。

    在京城各大街头有专门售卖蛐蛐、博押钱的场所。

    到了明朝以后斗蛐蛐这一游戏被皇帝也十分重视,

    皇帝也开始带头参与“斗蛐蛐”的比赛,并且专门雇人给自己抓蛐蛐,还有设有专门分辨蛐蛐品种好坏的官职。

    蹴鞠、棋牌类。

    从汉代到隋唐明清时期,玩骰子、纸牌和麻将。

    就连一些在闺房中的女子也会聚集好友用绣花针来进行赌博,除此之后有骨牌、叶子、投壶等等游戏。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麻将可以与京剧共同称为国粹。

    从宋代开始,古代足球的前身蹴鞠就常常被用来博戏。

    皇宫贵族常常下重金来培养自己的蹴鞠团队用于赌博。

    其中一个大人物,蹴鞠的高手,高俅,凭着高超球技,深得皇帝的喜爱,职位十连跳,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A臣。

    不过,以他高超的球技,如果高俅穿越到现代,也难救男足的残废之局面。

    尽管博戏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甚至卖妻子儿子、砍手砍脚等等依旧未曾减弱其中的热度。

    在古代,博戏场是正经生意,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

    那就是博场生意兴隆,往来客人络绎不绝,

    博徒们围在桌前,目露红光死死盯着骰子吆五喝六。

    在我国古代,骰子是一种普及度最高的博戏之用具。

    其实,骰子在古代并不止用做博戏,在占卜、酒令中,也有骰子的身影。

    现代的骰子,多为正六面体,每一面分别挖出代表数字的孔洞,相对的两面孔洞之和必为七。

    根据玩法的不同,骰子的点数组合方式千差万别,常人根本无法预知结果。

    正因如此,骰子才会成为“运气”的代表,与博戏结下深厚的渊源。

    古人有不少现代人闻所未闻的博戏项目,“投壶”就是其中之一。

    投壶是技术型博戏的代表,参与者需将箭矢投掷到一定距离外的壶中,投中者胜出。

    更为重要的事儿,有时候,贵族的人会用投壶来决定结果,乃古人中常有之事。

    或许是因为这种游戏缺乏运气成分,需要用到非常之高的技巧性,以至于投壶的玩法几乎失传。

    在我国古代,很多博弈运动都与骰子息息相关,在某些环节中必须要用到骰子。

    例如某些棋类、牌类,就需事先用骰子决定先后手次序。

    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骰子这种博弈工具雅俗共赏,适用于各个阶层。

    为什么古人喜欢骰子这种运气成分远大于技术成分的用具呢?

    从理论角度上来说就是骰子“悬于投”,这种博弈的偶然性非常大,人力很难左右结果。

    使用骰子进行博戏时,智力、技巧的作用不大,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就是运气。

    而牌九亦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用具。

    牌九发于民间,是老百姓用来消遣的玩具。

    由于最早的牌九材质多为骨料,所以早期的牌九又被叫做骨牌。

    这种牌类游戏结合了智力和运气的比拼,所以深受大众欢迎。

    因为牌九游戏带有运气成分,所以随着时间发展牌九逐渐被博徒作为用具,走上桌面。

    从材质上来看,牌九多为骨制、象牙制、竹制或木制。

    从形状上来看,牌九与麻将类似,但又比麻将更长更窄。

    在牌九的正面,刻有二到十二的“点子”,指代数字。

    参加牌九游戏的人数从二人到四人不等,玩法五花八门。

    红楼梦一众红粉佳人,出现非常经典的一幕,便是棋牌作诗,非常之精彩,不过,很多人都是懵逼的,不知道是怎么玩。

    骨牌,即是牌九,天九,不是博徒,不可能看懂其中的幺蛾子。

    而说此,不能不讲一下曹雪芹先生在红楼中,变着花样儿地写了不少酒桌小游戏,为大伙普及一下古人茶余饭后打发日子的一些事儿。

    他写的非常有趣,不少都是雅俗共赏的,无论是主子奴才,有无文化,都能参与,大家现在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玩。

    先说三个比较高雅的酒桌游戏,这个一般都是文化人才玩得转的,肚子里没有几斤墨汁,就靠边站吧。

    一个是冯紫英的家宴上,贾宝玉提议玩的“女儿令”。

    这个游戏的玩法,玉二爷讲的得很清楚。

    要说出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缘故。

    说完了,饮门杯。

    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

    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这个游戏听起来有点复杂,而且比较高大上,

    没什么文化的人,不大能玩的了,因为肚里没货,根本说不出来,参与其中不外乎干瞪眼,出丑罢了。

    所以,宝二当家的刚说完,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呆霸王薛蟠,就打了退堂鼓。

    其实细细分析,这酒令倒也不难。

    就是以女儿的悲愁喜乐做一首诗,

    诗完了唱一首当下流行的新鲜小曲儿,

    之后饮门杯,饮毕门杯,再借着席面上的一样东西,

    说出一句相关的古诗、对子或成语来。

    当然,贾宝玉的这个酒令,也只能是像他和冯紫英这样的富贵公子,

    蒋玉菡这样名驰天下的伶人和云儿这样的青楼头牌能玩得转,

    不学无术的大老粗薛蟠,哪里懂这种风雅,他溜狗玩斗蛐蛐蛐儿还行。

    就是今天的人,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搏士生,也未必玩得转。

    这种过于风雅的酒桌游戏,摆在现代估计我们也只能看看了。

    另一个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鸳鸯行的牙牌令。

    要耍这个酒令,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会玩骨牌,你不是。

    一个是要会两句古诗俗语,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你可参与不了,要知道,诗词歌赋,一直以来的都是文人墨客的专利,一般人,把千字文学懂了其中的意思,也不得了,更不用说,作诗词歌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