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黄天战纪 > 第112章 晋位大贤良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吕布缓缓站起身,加入四人队列,庄衍也缓缓重新回到主位之上坐定,看着自己下方意气风发的五位黄巾将军。

    此次他共封赏了五位将军,他们分别是:

    平寇将军徐晃!

    都护将军管亥!

    护军将军何曼!

    宣威将军于毒!

    骁骑将军吕布!

    这五位将军都用自己的表现和战绩向全部黄巾军士证明了自己,就算是吕布也通过连番对匈奴厮杀,冲阵杀敌征服了这些黄巾军士。

    荀攸把手中的帛书放在案牍上,掩面喝了一口茶水清清嗓子后,拿出了桌案上的第二本名册,是为校尉名册。

    随着势力和治所的扩大,庄衍本人坐镇太原郡,剩下四个方向军务防卫就交给册封的这几名将军。

    而随着将军的册封,其帐下的将校们也水涨船高,纷纷升官,庄衍和军师荀攸也商议出了各自校尉的新效命之处。

    且随着吕布被封为骁骑将军,庄衍为了权衡自然也要把其原本帐下的高顺、魏续等诸将调离,重新组建一部。

    “所将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在三国历史之中大放异彩的陷阵营,此刻只有一个小小雏形,对于“陷阵营”主将高顺,庄衍自然不可能继续让其跟随在吕布身边。

    现在吕布也没有实力来打造这样一支装备精良无比的特殊兵种,而把晋阳武库收入囊中的庄衍,让一千人身披重甲,配以枪戟弓弩和战马,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陷阵营”以高顺为主将,宋宪为副将,直接归入庄衍帐下,由庄衍亲自调遣指挥。

    “骁骑营”以吕布为主将,典军校尉周仓和郝萌为副将,成廉、侯成为都尉。

    “亲卫营”以校尉陈大牛为主将,校尉典韦为副将,配以都尉魏续、魏越跟吕布有亲戚关系的两兄弟,由庄衍亲自调遣指挥。

    “白袍军”以校尉李德为主将,都尉赵器为副将,受平寇将军徐晃节制,两军共同构建出对北方匈奴胡人的防线。

    剩下的人员没有太大变动,校尉裴元绍跟校尉眭固互换了一下位置,裴元绍入宣威将军于毒帐下,眭固入护军将军管亥帐下。

    安静无比的校场随着军师荀攸再次站起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一次荀攸理了理略显凌乱的儒袍,缓缓走到高台的中央,看着下方立正挺拔而立的黄巾军士们,声音变得旷远而庄重。

    “天地不公,以万物为刍狗,苍天不仁,黄天取之!”

    “我们本为底层小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秋收之粮交官府以为税,闲时义务做工以为役。”

    “然苍天不仁,汉庭残暴,大旱三年致饿殍千里却袖手旁观,不救饥民反紧关粮仓。”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们是路边无人问津的草芥,是帐中那扑火之飞蛾!”

    荀攸视线越过校场一张又一张愤怒的脸,自古农民起义都是被逼无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张氏三兄弟在巨鹿振臂高呼。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温顺忍耐的百姓们不愿做那等死饿殍,而是奋死反抗当那扑火之飞蛾。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荀攸当着所有黄巾军士,当着所有晋阳城的百姓,轻轻吐出黄巾起义的口号,这群脸带愤怒的黄巾军士们,从零星出声回应,到齐声呼喊变得震耳欲聋起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十六个字点燃了整个汉庭,八洲俱起,四方进发,在短短数年时间,就有百万黄巾众。

    “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于广宗魂归黄天,天下黄巾势力散落八方,各自为战。”

    “正所谓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大贤良师之位空缺,自当有能力者取而代之!”

    荀攸的视线收回,恭敬的转身看着坐在上方主位的庄衍,扬袍单膝跪地,拱手道:

    “论亲:庄衍将军不仅是天公将军亲传弟子,更是其唯一女婿,无一名黄巾渠帅可达;”

    “论绩:庄衍将军扫太行,入并州,逐匈奴,占据半洲之地,更是无一名黄巾渠帅可比。”

    “谋士荀攸请庄衍将军晋位大贤良师!”

    听完荀攸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整个校场突然一静,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坐在主位的英俊男子,其平静的面容看不出任何一点喜怒。

    “属下管亥请庄衍将军晋位大贤良师!”

    管亥第二个跟着荀攸缓缓跪倒在庄衍面前,他本就是庄衍的死忠,自然格外的配合。

    有了第二个跟随者,第三个、第四个、无数个很快就出现了。

    “属下徐晃请庄衍将军晋位大贤良师!”

    “属下何曼请庄衍将军晋位大贤良师!”

    ...

    一名又一名黄巾将军跪倒在庄衍面前,随后是校尉、都尉、军侯、直到普通军士,整个巨大的校场再无挺身站立之军。

    庄衍这两年的表现每一名黄巾军士都看在眼中,相比于原本的大贤良师张角,庄衍更喜欢的是少说多做。

    庄衍承诺带着他们活下去,所以带领着他们走出豫州、穿过兖州、越过冀州,进入太行山,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庄衍承诺带着他们有可立足之地,从太行山西入并州,不过半年时光,便占据了并州四郡之地,其中更是包括富饶的太原郡。

    而且随着五位将军的晋升,庄衍若再是以将军名号统率,会给其一种以平级管平级之感,荀攸和庄衍都不愿去赌一把人心,人心不可测,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至于原本的大贤良师张角,众人已经没有多大印象,世人总是淡忘,他们是不会记起那些逝去之人的,哪怕对方做过巨大无比的贡献。

    张角之女张宁捧着古朴的《太平经》出现在众人眼中,在其身后两名侍女则一人捧着一根九节杖,一人端着一袭刻写“大贤良师”的黄袍。

    直到这一刻,庄衍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缓缓从主位站起身,接过张宁捧在手中的《太平经》,握住递过来的九节杖。

    在所有人的关注下,由张角之女张宁亲手给庄衍披上“大贤良师”黄袍,目光看向半跪在地的黄巾军士们,轻轻抬手道:“都起来吧。”

    凛冽的北风从校场上空呼啸而过,却吹不冷这些黄巾军士们那炽热无比的内心。

    “拜见大贤良师!”

    校场齐声震天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