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遇逃荒,手握空间学霸兴国忙 > 第113章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家村的人忙于播种,没有人有闲功夫出来溜达。

    苏晓宇在这边请人“胡乱”种一百亩水稻的事,也没有人知道。

    甚至连苏大刚和刘玉萍都不怎么清楚。

    每天苏晓宇早上出门,美其名曰去镇上买菜卖菜。

    是的,买菜卖菜。

    苏晓宇弄了一大堆的菜籽,各种蔬菜吃不完,每天运到码头附近去卖,这点苏大刚、刘玉萍是知道的。

    即便如此,市场上总还有新的品种,自己家没有种植的蔬菜,苏晓宇再买回来,给让餐桌更丰富一些。

    因为老大家地多,现在苏汉生和苏老太只要一有空,就会过来帮忙。苏汉生跟在儿子后面种地,苏老太就给他们洗衣做饭。

    只是苏老太越来越感觉老大家这丫头现在怎么越来越懒了。

    以前老大眼神不好,老大媳妇身体不好的时候,她一个小小的人,是里里外外一把抓。

    而现在,农忙时节,整天看不见人影,一大早就去镇上卖菜,几乎是踩着要做饭的点才回来。

    上午去卖菜不干农活也就算了,关键吃过午饭后,没多久又不见了。

    忍了几天,旁敲侧击了几次,这丫头依然如此,苏老太忍不住了,晚饭的时候,当着大伙儿的面,对苏大刚说:“小雨也不小了,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你们赶快托人找个人家给她定亲。以前看着还挺懂事,现在反而越来越会偷懒耍滑,你要再由着她这样,我明儿个也不管你们了,这样下去,哪家敢娶她做儿媳啊。”

    穿越过来就遇逃荒,还遭退婚,现在才算稳定下来,苏大刚、刘玉萍从来没再提过订婚啥的事。

    这奶奶是担心我太懒嫁不出去了?

    还是嫌在家只吃饭不干活?

    苏晓宇想反驳她,但想着自己说出来的话,对这个时代来说太违和,还是选择了闭嘴。

    不过还是有点小担心,这个时代十五岁及笄,自己这个身子已经十三岁了,想着还有两年自己估计就不得不面临婚姻的问题。

    真的好恐怖啊!

    爹娘即使再宠我,估计在这些他们认为的“原则”问题上,也不会让步的。

    就单从这次种植水稻上就可以看出来。

    以前之所以由着自己“胡来”,那是因为他们心中也没底。

    遇到他们认为正确的,那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刚到靖州的时候,他们对这陌生的环境不适应,对着这个不上不下的季节,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所以任由自己折腾,让他们种什么就种什么。

    等终于开始种水稻的时候,他们的经验里那种亘古不变的种植方式,绝对不会松动半毫。

    苏晓宇撼动不了,也就另辟蹊径,自己种植好了。

    这段农忙时节,苏晓宇只打算闷头种植。

    估计要是向他们透露半句消息的话,还不会把他们急死?

    这可是一百亩田地啊,种子还要一大堆呢。

    不种可以,浪费种子可不行。

    “奶奶,我没在玩啊,这几天我走访了很多本地的农户,向他们取经呢。”虽说苏家村的人现在几乎是足不出村,但总也有一两个活络的,比如说做手艺的,做木工、瓦工一类吃百家饭的,万一让他们知道自己这一段时间老是窜乡走户,定会觉得奇怪,所以自己干脆先说出来,这样他们也不会心生怀疑。

    苏老太知道这孙女名堂多,这么说来,好像也很有道理。

    想起孙女的过往,觉得这孙女还真不是偷懒耍滑之人,但自己说出去的话,总不会承认是错的,就说:“你一个这么大的姑娘,以后最好还是少出去抛头露面为好。”

    这个时代还算开明,但苏老太的观点还是符合大多数,苏大刚也点点头:“以后还是在家里刺绣为好。”

    苏晓宇笑了,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或是什么官宦人家的,还足不出户装小姐?

    以前在老家苏家村的时候,不要说出门了,为了找点吃的,翻山越岭,哪里危险哪里去,要不哪会掉入天坑?不就是因为那里人迹罕至,野菜、树皮比别的地方多一点?

    “爹,你是不是打算过几天还要买两个丫鬟回家伺候我?”苏晓宇笑道。

    “做梦!”苏老太一个眼刀射过来。

    “这不就得了?”还让我在家装小姐,有这条件吗?

    这话不了了之,第二天一切照旧。

    苏晓宇开的工价高,附近的村民只要自家的活不是急到那份上,都会争着过来给苏晓宇打工。

    一百亩田也不是那么多,外围做几条宽田埂,四周东西南北挖几条灌溉的沟渠,中间的再划成田字型的一块块,中间的田埂比最外围的稍窄一点。这样一来也就也就那么点地。

    村民们也有看不下去试着劝苏晓宇的:“大多数人家做秧田的时候,都会很宽裕,要不我们帮你去各家看看,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万一你这样种颗粒无收,即使你不在乎,我们辛苦忙碌了一场,我们还为你心疼呢。”

    苏晓宇在现代也没种过地,只是研究了很多视频,又开直播跟卖种子的聊了很久,他们还发了一个详细的种植要领,可以说是一步步照本宣科来的。

    没种过地不等于就不能成功,直播间好多承包户也都是从零开始的,他们当然有化肥农药,用直升机播种撒药。他们能成,苏晓宇觉得自己也能成。

    毕竟这里还不用打农药呢,这里的虫子可没进化到现代那么厉害。

    村民们次数说多了,苏晓宇也就答应了。

    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也想比较一下,看看究竟两种种植方法,哪种更好一点。

    村民们还真的给苏晓宇找来了不少秧苗。

    以前那些多余的秧苗都拿回去给羊吃了,现在听说可以换铜钱,一个个都是能间多少苗就尽量间多少苗。

    然后不用苏晓宇吩咐,他们主动把找来的秧苗插到田里。

    竟然也插满了五六块田。

    现在情况就是,在靠近江边的那一大片野草地里,排列着二三十块的田地,五六块绿油油一片,其他二十几块地里星星点点地冒着鹅黄色的嫩芽。

    对比之惨,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