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36章 遍地大烟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意识到被坑的江南道御史。

    很快冷静了下来,一脸虔诚的跪伏在地上,向道光帝请罪不已。

    只是愤怒中的道光,冷眼直视,无情的挥了挥手:

    “左右带刀侍卫何在?

    去掉他的顶戴花翎,扒掉他的官服,流放广州府。”

    江南到御史,顿时大骇。

    整个人不由瘫软起来,兀自在那里磕头求饶不已。

    只是一旁的瓜尔佳·代善,面色阴冷,毫无情感的和另外一个侍卫,直接将他架了出去。

    古代的流放,真不亚于死刑。

    但流放到广州府还算好的。

    毕竟清代的广州府已经成功开发,富庶程度也不低于两湖。

    顿时。

    跪在地上的众多清流官员和太学生,一个个浑身战战兢兢,再也没人敢大声吆喝。

    近些日子静养的道光皇帝,消瘦的猴脸,都开始渐渐丰盈起来,笑眯眯的,身子向前倾了倾:

    “你们这么多人联合觐见,莫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向朕一一陈述?”

    几个靠前的清流官员,纷纷面面相觑。

    领头的江南道御史,已经被流放千里。

    足以表明道光皇帝,心智多么坚定。

    再要像个愣头青,一般的死谏。

    刚刚的江南道御史就是前车之鉴。

    顿时众人,心中便有了定计。

    立刻很是识趣的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我等心忧万岁爷龙体,特来请安!”

    ……

    听到这话,道光皇帝也为他们翻脸如翻书一般的速度,感到惊讶不已。

    一脸诧异的看着太子奕纬。

    站在一旁叉着腰的太子,只觉得好笑不已。

    果然这些官员和太学生就是些怂包。

    一见风向不对,立马便齐齐改口。

    丝毫不带犹豫的。

    ……

    只是这次不好好敲打,天晓得他们会不会还再次大规模的上谏示威。

    要求取消自己名下的化工厂枪械厂。

    心中念及此处,太子奕纬恶狠狠的向前走了几步。

    望着这些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的清流官员和太学生:

    “国家奉养汝等,为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让你们锦衣玉食,耀武扬威,也不是让你们来给万岁爷添堵的。

    而是希望你们能够为国分忧。

    可看看你们今日干的事情。

    不就是化工厂,枪械厂发生了一件爆炸事故嘛?

    从前明到我大清,自从有火器以来。

    哪一朝哪一代,不曾发生过火药爆炸事故?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中关村科技园研发新型火药,既然是火药,自然是易燃易爆。

    科技园的工程师们也在积极寻找钝化的安全方案,争取让这些火药不会出意外事故。

    但总有些人,一直拎不清好歹,总容易受些他人的蛊惑和挑唆,动辄就对朝廷加以妄议。

    这次,是万岁爷宽容,只治罪于罪魁祸首。

    余者不咎。

    愿你们回去好好闭门思过,反省反省。

    如若有再犯,那么你们的官职和功名,将会被一律革去,永不叙用。

    都听清楚了吗?”

    江南道御史,前车之鉴摆在眼前。

    听到太子开口宽赦,众多清流官员和太学生纷纷告罪,慌不迭的慢慢退去。

    ……

    看到这些人识相的退去。

    道光皇帝头疼的扶了扶额头,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在太子奕纬的搀扶之下。

    不无忧虑的叹了口气:

    “这些人闹这么大个动静,想来太后她老人家那里也听到了。

    这样吧,太子。

    你且随阿玛一同前去,给太后老祖宗请个安。”

    ……

    太后居住在圆明园流水香榭。

    这么大动静,自然也吵得她心神不宁。

    正在暖阁里发着脾气呢。

    一旁跪着满脸毕恭毕敬的孝慎皇后。

    “老祖宗,儿媳也不知,外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来是有大批官员,求见万岁爷吧。

    您也知道,政务上的事情,后宫妇道人家向来,不可随意插嘴。”

    太后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年纪越大越像个小孩。

    暴躁焦急的在暖阁里来回踱步:

    “这皇帝也真是的,就这么任由官员们跑进圆明园来瞎胡闹。

    害得哀家,睡着都不安心。”

    ……

    正说话间。

    道光皇帝一脸惭愧的领着太子奕纬,进来赔罪请安。

    太后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行了,你们父子俩也甭在那里假客套。

    说说吧,刚刚外头那么多官员瞎闹腾,究竟什么事情?

    还让不让哀家好好休息!”

    ……

    心虚的弯了弯腰,道光皇帝一脸歉疚:

    “让皇额娘受惊了,科技园那边的化工厂爆炸。

    这些个官员和太学生纷纷要求罢免化工厂,已经让儿子给劝退了。”

    ……

    太后皱了皱眉:“化工厂?不就是寻常爆炸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

    再说了,哀家就算是孤陋寡闻。

    也知道这化工厂,这大半年来,可是为国家贡献了不少银子。

    皇帝你可别一时头昏,轻而易举的就把化工厂给罢免了。

    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

    笑着点点头:“皇额娘放心,儿子自然明白。杀鸡取卵这种事情万万不会干的。”

    道光皇帝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放眼整个大清。

    甚至是上下五千年来,所有帝王。

    没人比他更重视钱(抠)的重要性了。

    孝顺的道光皇帝,正准备贴心的,给自己母后讲一讲最近发生的一些趣事。

    忽然却见太后,整个人鼻子开始微微抽动。

    双手不受控制的开始,轻轻的不断颤抖。

    两边太阳穴也开始隐隐发痒发痛。

    让她整个人奇痒难耐。

    嘴唇哆嗦着:“来……来人啊,快……给哀家,给哀家准备……准备福寿膏(鸦片)。”

    身边的太监宫女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熟练的从梳妆镜下的老盒子里。

    翻出了一包黑乎乎的东西。

    然后迅速的将太后在一个平沙发上,整个人放平。

    贴心的垫了一个高枕头。

    一边的宫女。

    很是麻利的,等来了一盏油灯。

    一根长长的银汤勺,舀了些许福寿膏。

    放在油灯上微微点燃,然后刮涂在一根精美的长烟枪上。

    毕恭毕敬地给太后。

    太后也毫不抗拒接过长烟枪,吧嗒吧嗒地,一下一下,大口大口抽着。

    看那动作,很是熟练。

    ……

    跪在地上的孝慎皇后。

    和道光皇帝以及太子奕纬三人面面相觑。

    打心眼里不敢相信。

    堂堂大清的当朝太后。

    竟然公然吸食鸦片。

    压根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道光皇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整个人目光涣散,极其失落的喃喃自语:

    “先前安徽巡抚邓廷桢上奏,说我大清治下。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士兵和平民百姓,都有大量的人正在抽大烟膏。

    朕还不信……

    可是如今,想不到我大清的太后都带头吸食大烟膏……

    可怜朕一直还被蒙在鼓里,对邓廷桢所言,还一直持有怀疑态度。”

    说着说着。

    整个人痛心疾首的趴在地上,用手哼哼的捶打地面。

    ……

    站在一旁搀扶着道光皇帝的太子,也不由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个无可救药的大清。

    连一国太后都公然吸食鸦片。

    底下的王公贵族以及士兵和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看来,大烟这种东西。

    在英国人的大肆海外倾销之下,早已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

    若不加以遏制和打击。

    就算是自己能够造得出最先进的步枪和大炮。

    也于事无补。

    毕竟历史上的中英鸦片战争。

    清朝士兵的武器,并没有落后英?胩?嗵?唷

    只不过清军的燧发火枪。

    不论是装备普及率还是操作熟练程度。,都远不如英国。

    很多清军还在用,老掉牙的火绳枪。

    当然啦。

    其实火绳枪相对于燧发枪来说,落后程度也谈不上是什么天壤之别。

    但要命的是。

    现在的清军,别说燧发枪,就连火绳枪都装备率低的令人发指。

    士兵们长期受到大烟膏的侵蚀和毒害。

    而且全国上下的清军。

    不但受到了大烟膏的荼毒,更有一系列的歪风俗气,大肆流行。

    其中一个就是聚众赌博。

    军人们都忙着搞这些。

    平常的训练和演习自然多年疏忽。

    从战斗力上来讲,早已和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大清国的财政极其困难。

    军饷基本上都是无法足额和及时发放。

    更别说为数不多的军饷,还要遭到将军们的盘剥和侵吞。

    这就更加造成了士兵们的抵触和躺平佛系心理。

    毕竟这个大清国。

    又不是他们的大清国。

    亡与不亡,和自己一个普通士兵,又有多大关系呢?

    将无战心,兵无斗志。

    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和,当时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巅峰时期相提并论。

    ……

    思维发散的太子奕纬,整个人痛心不已。

    看着躺在像沙发一样的桌子上,痛快吸食大烟膏的太后。

    奕纬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

    一把夺过太后手中的长烟枪,狠狠的砸在地上。

    顿时大烟枪,摔的一分为二。

    痛快抽大烟中的太后,猛然被人打断。

    整个人只觉得毒瘾难耐。

    如癫似狂的从小桌上滚落在地,完全不顾自己一国太后的形象。

    发疯一般的,在地上快速爬着。

    艰难的爬向那摔成两节的大烟枪。

    心疼的捡起,一脸不悦的责怪着太子:

    “你这孩子,今个儿是发什么疯了?哀家的这根大烟枪,贵着呢!”

    大跨步的冲上前将她抱住,太子奕纬声音满是铿锵:

    “老祖宗啊,您不能再抽了,大烟膏这个玩意啊。

    它害人啊,它害人啊……

    但凡沾染了这种东西,时间一长就会,人不人鬼不鬼的。

    再也难以戒掉。

    一会儿不抽,就会觉得浑身难受。

    从此以后就会沦为大烟膏的奴隶,这民间多少有人为了抽这口大烟膏,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一旦成瘾,男子多骨瘦如柴,女子则媚态百出任人摆布。吸食大烟极易成瘾,一旦停止吸食痛不欲生。

    民间有染此物者,无因吸食大烟家破人亡,父母卖掉子女,女孩沦为青楼女子比比皆是。

    那些长期吸食大烟的人形体消瘦、脸色灰黄,加上大烟膏对肝肺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更会让人变得多病短命。

    带来的恶果是难以想象。

    一旦沾染,就会经受着大烟膏的无情摧残和长期的营养不良。

    有些人的两条腿甚至不能动了,到了最后牙齿都烂光,整个人大小便完全失禁(清朝末代皇后婉容)。”

    ……

    “是啊,是啊,儿臣还请老祖宗,戒了此物吧。”道光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被太子奕纬,紧紧抱住的太后。

    此时也是满脸泪水,不住哀求:

    “孙子啊,哀家的好孙子啊,我是大清的太后,我如何不知?

    这大烟膏害人不浅!

    可是,我常年来久居深宫,不是躺着就是坐着。

    少有走动,多年来整个人浑身刺痛,奇痛难忍。

    就……就有身边太监跟我说,只要吸一口大烟。

    就可以让人忘却痛楚,据说那感觉还奇妙无比。

    哀家一时糊涂,便……便好奇的来了一口。

    可从那以后,便再也离不开此物了。

    呜呜……

    我何曾不知此物,其瘾难断?

    可是……可是哀家戒不掉呀,哀家离不了呀!”

    说着说着,太后整个人只觉得心中更加奇痒难耐。

    一副衰老枯瘦的躯壳之中,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不断的爬呀,爬呀,爬呀。

    整个人已经眼前开始有万千幻像。

    这时就算是拿了把刀架在她脖子上,也阻挡不了她的癫狂举动。

    说完,愤怒的将太子奕纬奋力一推。

    嘴里如癫似狂的高声喊着:“都让开!都让开!

    今日哀家,说什么也要抽上一口。

    谁敢拦我的,哀家弄死他!弄死他……”

    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双脚哼哼的,像个猴子一般跺地不已。

    身边的太监宫女吓坏了,连忙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

    眼下的太后已经全然失去控制。

    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下可如何是好?

    太子奕纬有些茫然的看了看自己,身边的道光皇帝。

    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说道:

    “皇阿玛,要不……

    让人找一些长布条来,把老祖宗捆起来吧。

    只要多断绝大烟几次,慢慢的,就可以让毒瘾渐渐戒掉。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呀!”

    ……

    跪在地上,只知道痛哭不已的道光,看了看自己的太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皇后。

    满脸忧容:“这……这样真的能戒掉吗?”

    见太子奕纬,坚定的点了点头。

    道光也只好哀叹的闭上眼睛。

    ……

    太子毫不犹豫的,便让太监宫女去找来一些布条,只要能用的软布条之类的东西都可以。

    太监们动作也很快。

    很快便找来了一些白布条。

    就在太子奕纬,准备着手将太后绑起来的时候。

    皇后有些警惕的拦住他。

    向他轻轻摇了摇头:“傻孩子,这可是赐死上吊用的白绫啊。”

    奕纬一阵苦笑:“没办法了,再不将老祖宗绑起来。

    天晓得她老人家还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

    众人看着在地上到处胡乱打滚摸爬,随意乱抓的太后。

    已经浑然没了,昔日的一国太后之尊。

    此时此刻的太后,就像是个乡下的疯癫老太婆一般。

    太子奕纬把众多白绫,绑成一根长长的布绳子。

    毫不犹豫的,便打算把太后准备困在床榻上。

    只是这正在发狂乱抓之中的太后。

    压根无法固定。

    一时间,太子还真无法成功将她给绑起来。

    跪在地上的太监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压根不敢上前帮忙。

    生怕他日,太后老祖宗醒来,会找自己报复和秋后算账。

    出于孝道的道光皇帝,也是整个人六神无主,跪在地上,只知痛哭不已。

    唯有在他身边的孝慎皇后。

    见太子一个人竟然无法捆绑固定太后。

    顿时不由勃然大怒。

    自己怎么说也是出生名门,将门之后。

    从小各种四书五经,骑射与女红,都是样样精通。

    手底下,还是有些许武艺的。

    二话不说便直接冲上前去,毫不犹豫地摁住了太后双手双脚。

    嘴边朝着太子奕纬大喊:

    “快!快把老祖宗绑起来,我在这里给她按住腿。”

    奕纬:……

    母子二人折腾了好半天。

    这才成功的,把如癫似狂的太后给绑了起来。

    并给太后喂了些许安神静心的药物。

    ……

    看着沉沉睡去的太后。

    道光皇帝这才放心的叹了口气。

    一脸忧虑的看着自己儿子:“太子啊,这需要多长的时间,老祖宗才能戒掉毒瘾?”

    太子奕纬茫然的摇了摇头:“回阿玛的话,这事不好说。

    眼下唯一的笨办法。

    就是每当老祖宗,毒瘾发作的时候。

    就像今天这样,毫不犹豫的让人把她捆起来。

    并且严格控制,不让她接触任何的大烟膏。

    久而久之,毒瘾就能戒了。”

    ……

    无奈长长一叹。

    道光皇帝仰头看了看。雕梁画栋的屋梁。

    “可阿玛一直进来抱病,太子,你又要监理国事。

    老祖宗身边的太监,宫女又不堪大用。

    谁有这个胆子,来帮老祖宗戒掉毒瘾呢?”

    ……

    就在父子二人面面相觑之间。

    孝慎皇后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万岁爷莫要担心,太子忙于国事。

    帮老祖宗戒掉毒瘾这事,就交给妾身吧。

    每当老祖宗毒瘾发作之时,我便召集力气大点的太监来,一起将老祖宗捆起来。”

    闻得此言的道光,立即神情大震。

    欣喜的抓住自己皇后的手:“好好好。

    朕有如此贤惠皇后,真是国家之幸,社稷之福呀。

    既如此,那便一切拜托了!”

    ……

    眼见孝慎皇后如此信誓旦旦。

    太子奕纬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大对劲,但又偏偏说不上来。

    毕竟自己对,整个西方的科技发展史,虽说比较清楚。

    但是清朝的皇室里头,历史上这些人物的复杂关系,他并不是事无巨细的都能够记得下来。

    但他的第六感也没错。

    历史上贤惠的孝慎皇后,因为帮助太后戒掉毒瘾,遭到了太后的嫉恨而惨遭毒杀。

    ……

    见此间事已了。

    道光皇帝返回??居的身影,也显得格外落寞。

    小心翼翼跟在他身后的太子奕纬,也不敢大声说话。

    生怕一不小心便会触怒了他。

    ……

    天边一缕霞光微微升起。

    道光皇帝长长的叹了口气,

    太阳是慢慢升起了,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可自己的这个偌大帝国,就像是自己这个已经加速衰老和破败的身体。

    眼睁睁的,只能接受已经渐渐江河日下的不争事实。

    忽然,站在长廊的尽头。

    扭头对身边的太子奕纬说道:

    “马上就要上朝了,今日阿玛给你个任务。

    上朝之时,务必挑选一个能够管事的官员。

    嗯嗯,朕看大理寺就挺好。

    你让他们在京师之中展开彻查,看看这天子脚下。

    到底有哪些人?有多少人?已经开始在抽大烟膏。

    但凡有带头抽大烟膏的,尤其是有官职在身的,有功名在身的,以及我八旗子弟,开国勋后。

    尤其是这些人,有多少抓多少,一个也不能放过。

    朕就不信了,这大烟流毒之祸,国家这种歪风俗气,朕就治不了他!”

    长呼一口气,太子奕纬重重的点了点头。

    轻轻的抬头看了看远边的一缕微微红霞。

    此时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

    禁烟这个事一开。

    整个大清就要陷入多事之秋了。

    可偏偏要命的事。

    道光皇帝即便抱病不朝,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掌控着朝政。

    自己这个监国太子,事实上并没有太多的权柄。

    要让大清国,这些乱七八糟的歪风俗气,焕然一新,简直是痴心妄想。

    更要命的是。

    枪械厂和化工厂已经在剧烈爆炸中化为灰烬。

    即便花一两个月重建起来。

    新式步枪的枪管耐用性问题,依旧不堪一击。

    现在所加入的合金钢材料有限。

    导致生产出来的枪管,打个几十发百来发子弹就会彻底报废,甚至有炸膛风险。

    有了蒸汽机和金属钻头(最落后的冲击式)的帮助,采矿倒是能把一些地表浅层的矿石和油层采出来。

    可偏偏钨矿和铬矿,开采出来的矿石。

    眼下并无足够的技术将它成功炼化。

    更不要说,将它混入制作枪管的合金钢材料里头。

    这就使得,眼下的合金钢枪管材料耐用性,简直渣的不像话。

    ……

    可自己一旦禁烟。

    英国人势必会大势反弹。

    而直接的结果就是会提前发动中英鸦片战争。

    可问题是,眼下的大清,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军事和官场吏治改革。

    清军的战斗力压根无法与英军相提并论。

    开发出来的新式武器,并未成熟也无法量产,无法投入使用。

    这不由得让他心忧如焚。

    ……

    大殿之上。

    龙椅旁的太子奕纬,表情微微沮丧的看着文武百官。

    刚刚一提到大烟膏。

    立即就有许多官员,跳出来大声说,希望太子下令,能够动用朝廷力量,禁绝此物。

    但这个提议。

    很快也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一时间。

    倡议禁烟的,还有一堆说不建议禁烟的。

    顿时便乱糟糟的吵在了一起。

    整个大殿之上犹如一个菜市场一般。

    吵吵嚷嚷的,简直不像话。

    太常寺少卿许乃济,更是面红面不红心不跳的坚持声称:

    “干脆将大烟膏贩卖、吸食合法化,朝廷可以参照药材予以征税。

    这样一来国家还可以征税贴补国用。

    简直利国利民。

    如果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则立即革职,但免于处罚。至于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不追究。”

    荒唐!真是太荒唐了。

    顿时便有多数官员,出列大肆抨击这种歪风邪说。

    ……

    砰的一声。

    太子奕纬直接猛拍桌子:

    “大烟毒害之深,已不必多言。

    百官之中,八旗勋贵,谁敢再说大烟合法化,定斩不饶。”

    被太子严厉呵斥之后,许乃济只好悻悻的退回班列。

    太子奕纬神情冷峻,看了看那个最初闹得最欢的军机大臣琦善(陷害林则徐和邓廷桢的)。

    声音微微有些发寒:“琦善,你刚刚说,不建议禁烟,理从何来?”

    听得监国的太子当众点名。

    琦善夷然不惧,甩了甩官袍袖子,大声说道:

    “回太子爷的话,奴才并没有说不建议禁烟。

    只是建议朝廷弛禁。”

    任凭他花言巧语,太子奕纬依旧神情冷峻,继续追问着:

    “给孤说清楚,何谓弛禁?”

    军机大臣琦善笑了笑:“好叫太子爷得知,如今大烟膏盛行全国,早已不是一个地方或者是哪一批人的事情了。

    若真的要严禁鸦片,那还不得,全国人都抓空了?

    所以奴才以为,刚刚某些人说什么也严禁鸦片,抓着就处死,纯粹是乱弹琴。”

    ……

    话还没说完就听的礼部侍郎黄爵滋(禁烟倡始人之一),大声跳出来反对:

    “真是荒谬,正是因为我大清举国上下,人人吸食鸦片,已经蔚然成风。

    朝廷才更需要正本清源,严厉打击这种歪风恶俗。

    如若不对大烟膏,施以雷霆手段,这举国上下怕是有多少人,会抱着侥幸心态。

    如今大清,吏治败坏,地方上官员相互包庇勾结,

    朝廷态度若不坚决,又如何能够清查彻底呢!禁烟事业又如何能够顺利开展?”

    太子点了点头:“禁烟一事,事关重大。

    不仅这种大烟膏,毒害官员百姓,更是让我大清,每年不知有多少钱财流入海外。

    户部,你们着手统计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把全国每年因为大烟膏,国家流出去的白银究竟有多少,统计之后,尽快呈上来。”

    代理户部尚书陶澍,喏然称是。

    犀利的眼光扫视过文武百官。

    太子奕纬重重的咳了咳嗓子:“大烟膏荼毒天下,别说是普通官员和百姓以及士兵,如今就是我大清的王公贵族,也有不少人沾染。

    此风断不可长,今个儿,万岁爷再三告诫与本太子。

    希望能够着手安排好禁烟一事。

    我这个太子,说的话乃是转达了万岁爷的旨意。

    孤不希望有人当作耳旁风,更不希望有人因此丢了性命。

    若有人胆敢顶风作案。

    一旦查获,不管他辈分有多高,官职有多大,朝廷都绝不轻饶。

    下面简单的说两点,诸位卿家都给孤听好了。

    第一,禁烟一事,由刑部牵头,内务府,大理寺,宗人府派员旁听,所查获之人,不管是王公贵族亦或是平民百姓,一律依法行事。

    第二,禁烟,着重清查贩卖,转运大烟膏之人。一旦抓获,斩!

    第三,禁烟一事,事关国运,若有人胆敢欺瞒包庇,阴奉阳违,甚至仗着职权,对抗官府,一旦查实,罪加一等。

    第四,普通军士和百姓,只要将藏匿的大烟膏如实交出,一概过往不纠。

    但若是恶意藏匿,姑爷不打算让他去大牢里呆着,如今山西煤矿正缺人,就让他们去挖矿锻炼锻炼身体,为国为民也为己嘛!”

    听到太子如此坚决的态度。

    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倡议禁烟的黄爵滋高兴的站出来说道:

    “太子爷贤明,只要朝廷痛下决心,禁烟一事,断然可成!”

    奕纬点了点头。

    锐利的目光扫视过群臣文武百官,最终停在刑部侍郎玉麟身上:

    “刑部侍郎玉麟,此次清查大烟,就由你来主持工作,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不管是谁,你尽管给我查。

    有本太子和万岁爷替你撑腰,必要时,许你先斩后奏!”

    说完也不等刑部侍郎反应过来。

    便潇洒的转身快步离去。

    留的那刑部侍郎玉麟,在那里口瞪目呆。

    整个人震得外焦里嫩。

    很显然。

    自己先前为了配合军机大臣穆彰阿,对付太子。

    这关系网显然已经被太子得知。

    转眼就毫不犹豫的,把这个烫手山芋塞给了自己。

    禁烟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京城里哪个达官贵人,不是有后台的。

    哪是自己一个小小刑部侍郎可以招惹的。

    顿时,想到这便心死如灰。

    脸上如丧考妣的模样。

    但圣旨已下。

    公然抗旨,这种事情自己是万万不敢的。

    ……

    只好召集刑部的一些差役和官兵。

    风风火火的在京城里开始整治活动。

    一时间。

    整个京城陷入一片鸡飞狗跳。

    自己抽大烟,并且贩卖大烟膏的达官贵人,可不在少数。

    朝中甚至有不少大臣已经在街上公然的开启了大烟馆。

    各种木质沙发,套餐枕头,油灯烟具,一应俱全。

    猛然的被玉麟给一锅端了。

    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王公大臣。

    突然感受到滚滚财源被人狠狠掐断。

    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自然而然的便开始,齐心的抱成团,展开了一系列反击。

    ……

    负责整个禁烟行动的玉麟,心里自然是一点都不好受。

    禁烟这段时间以来。

    很明显的,感受到了禁烟的难度和阻力。

    虽说玉麟是奉旨办案。

    但这些在京城里混了百来年的老油条官员们。

    自然有他们对抗的办法。

    很快。

    如雪花般的弹劾奏折,便飞到了圆明园里。

    ……

    道光皇帝在圆明园里也不清静。

    虽说作为一个帝王,对朝廷局势的掌控,有着非常热切的渴望。

    但天天被这么多如雪花般的弹劾奏折,给也是一件烦不胜烦的事情。

    这时。

    道光皇帝直接把太子奕纬给召了过来。

    准备父子二人,共商对策。

    大老远跑来的太子奕纬,一脸懵逼的看着道光。

    静静的听候他的指示。

    只见道光,一本弹劾奏折,推到了他跟前。

    打开一看,不由得让太子大吃一惊。

    这个派去主持禁烟工作的刑部侍郎玉麟。

    竟然被人联名举报。

    说是堂堂主持禁烟工作的刑部侍郎。

    自己本人也在公然售卖大烟膏,在京城之中开设有大烟馆。

    再看看道光皇帝。

    一脸吹胡子瞪眼的,生气不已,重重的用手掌拍了拍桌子。

    “荒唐,真是荒唐至极。

    这天底下哪有禁烟办案的官员,居然被别人举报,自己也公然的开设大烟馆,卖大烟膏。

    太子啊,想不到咱们大清堂堂的刑部侍郎。

    竟然也沦落至此。

    而按照户部尚书陶澍的说法,每年我大清因为。大烟膏。

    每年外流的白银高达2,000万两。

    这些钱要是拿来开疆拓土,安置灾民,朝廷的国库还会那么紧张吗?

    这样……

    你前去传旨,宣诏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并奉旨查处刑部侍郎玉麟,着其抄家问斩,妻女并入教坊司。”

    太子点了点头。

    但心中却是满脸的不屑。

    自己点名,让刑部侍郎玉麟主持禁烟,乃是为了报复。

    但道光皇帝点名,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并查抄玉麟的府邸。

    那就是让贼抓贼了。

    毕竟。

    据自己所知,这个太常寺少卿徐乃济,自己也并不干净。

    甚至太子奕纬,隐隐约约之间能够想象到。到时候会发生一幕幕奇葩的景象。

    刚刚才发生,刑部侍郎主持禁烟查到处查封大烟馆。

    结果刑部侍郎,一转头就被人举报自己带头开设大烟管,卖大烟膏。

    从而问罪下狱。

    然后由皇帝点名,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

    到时候会不会又发生刚刚那戏剧性的一幕?

    朝中文武百官转头就把这个太常寺少卿给举报了。

    然后一任又一任的,主持禁烟官员纷纷下狱。

    顺便连带着自己家中妻女,被扔入教坊司,备受欺辱。

    到时候甚至会发生,让这些官油子兴奋的一幕。

    他们成群结队的,仿佛大仇得报一般,

    拿着银子去教坊司,充分体验一下,这些刚刚还耀武扬威的主持禁烟官员的家中女眷的滋味。

    ……

    果不其然。

    一脸像是死了爹娘一般的,太常寺少卿许乃济。

    刚刚捧着圣旨,耀武扬威的带着官兵来到京城大街上。

    刚刚才开始展开查禁工作。

    一转眼。

    大理寺的督办官员就带兵过来。

    毫不犹豫的把几十斤的枷锁,往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身上一套。

    同样学着他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耀武扬威的样子,趾高气扬的宣布:

    “刚刚有人举报你许大人,公然开设大烟馆,卖大烟膏。

    万岁爷雷霆震怒,特命我等前来将你所拿投入大狱,妻女充作教坊司。”

    几十斤重的方形枷锁。

    直接把高高在上的太常寺少卿许乃系整个人压垮在地。

    13年来的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来的宦海沉浮,都渴望着爬得更高,走得更远,官做的越大。

    可这一切的一切。

    顿时成为泡影。

    一脸郁闷的喃喃自语:

    “富贵早知如泡影,当初何必苦相争?!”

    ……

    而在圆明园,高山瀛台暖阁里的道光皇帝。

    听到这个奇葩的消息,不由得再次备受打击。

    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自己派出去的禁烟大员。

    竟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举报,一次一又一次的都屁股不干净,卖着大烟膏,开着大烟馆。

    这禁烟工作还没有任何进展。

    反而这些主持禁烟的大官,一个又一个的进入了大狱。

    甚至能感受到整个京城,都在笑话他道光皇帝。

    气闷的道光皇帝仰天长叹:

    “我大清吏治,真的败坏如此了吗?”

    ……

    (道光派出查案的官员反而被查,再次派出查案的还是被扔进大狱,此乃史实)

    ……

    ……

    (万字大章)

    ……

    ……

    《说几句题外话》,不感兴趣的请跳过……

    ……

    有人说本书的科技树开的有点快。

    但事实上燧发枪这种东西,康熙朝就有了。

    到了乾隆,嘉庆,道光。

    军中甚至已经开始少量装备。

    而此时的英国也是用的燧发枪,不过装备普及率要高的多。当然英国的火炮技术要更先进一些。

    而火力发电机和简单电路的研发进度。还算合情合理。

    新式步枪的研发,难点一般在子弹发射药底火以及枪管耐用性上。

    但只要化学稍微好一点的人,发射药底火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大,毕竟这些配方都不难制作起来,难度也不大。

    甚至国外网上还有专门的爱好者,有发布这种土法简易制作视频。

    而唯一的难度是在枪管的合金钢材料上,尤其是一些稀有金属的加入。(比如说铬金属钨金属,)

    唯一进程过快的是石油开采,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在此向诸位致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