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38章 国士无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抹去眼眶边的泪水。

    拉着十五六岁的儿子。

    林则徐咬着牙,买了匹快马,踏上了赴京的路程。

    即便他一路省吃俭用,可到了泰安,便已身无分文。

    抬眼看了看山东泰安的界碑。

    只听到儿子林汝舟,拿着一副简陋的舆图(地图)。

    眉头紧锁:“父亲,此去泰安府,怕是还有100多里。

    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没见个免费的驿站。(官员住驿站免费)

    可我们身上的盘缠都已经用完了,眼下该如何是好?”

    林则徐也默然一叹:“不怕,此去京城,千里迢迢。

    就算千难万阻,为父也要闯上一闯。

    这行路之难,又哪比得上治案之苦?

    我们往前走走,要是能碰见个破庙什么的,就在庙里过夜。”

    少年的林汝舟哦了一声。

    一路走一路向附近的村夫打听,哪里有破庙。

    耗费了约么一个多时辰。

    直到月升时分。

    终于找到了一个关帝庙,暂时落脚。

    ……

    关帝庙里到处是蜘蛛网,以及破败掉落的窗户门板。

    院子里到处都是半人高的杂草。

    马儿拴在前院吃草。

    年少懂事的林汝舟,则开始勤奋的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

    把关帝像面前的一个蒲团,清理了给父亲坐下。

    紧接着又找来一堆柴火,生起火来。

    看着林则徐拿起了一本书,就着柴火的火光,耐心的读着。

    林汝舟有些为难的,从衣兜里拿出了b块冰凉的烧饼。

    小心翼翼的递到父亲林则徐面前:

    “父亲,长途跋涉,您吃点吧。”

    点头接过烧饼的林则徐,刚递到嘴边,却发现了手中的烧饼有些异样。

    疑惑的看了看儿子:

    “这不是今早我给你的那块烧饼吗?

    你今天没吃?”

    儿子低了低头,有些眼神躲闪的看了看关帝庙门外:

    “今天越过山路之时,吃了些野果,倒是不饿。

    父…父亲,您吃吧!”

    听到这话,林则徐不由鼻子一酸。

    自己为官多年,一直勤勤恳恳,未有贪腐。

    就像是当初的圣贤书里讲的那般。

    一直恪守着为国为民4个字。

    可到如今。

    竟然给儿子一碗饱饭都不能。

    有些凄凉的抬头望了望,关帝庙门外。

    忽然想起之前,官场流行的,那句太子爷的诗句:

    苟利?爰疑?酪裕?褚蚧龈G鞅苤?

    林则徐不由一阵心动。(主角奕纬忽然打了个喷嚏。)

    太子真是好文采。

    为国为民,奋不顾身。

    那不就是自己的终身信仰吗?

    一时的饥贫又算得了什么?

    自古以来的哪个贤臣,不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就一生贤名和大业?

    苦笑着的林则徐。

    把手中的烧饼一分为二,轻轻撕开。

    正打算分一半给儿子。

    刚递到儿子跟前。

    却见儿子林汝舟,整个人两眼发白,眼皮一翻。

    便倒地昏了过去。

    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林则徐整个人慌乱了起来。

    抱着儿子一阵哭嚎。

    ……

    关帝庙外头,渐渐开始下起了沥沥小雨。

    忽然。

    一阵高头大马嘶鸣声。

    蓦然在庙外头响起。

    只见外头一队人马,纷纷在庙外头停下。

    急匆匆的便冲进了庙里。

    斜眼望去,这些人一个个身穿黄马褂。

    显然身份不凡。

    ……

    面对儿子突然昏倒而束手无策的林则徐,也顾不得对方是什么来头。

    便立刻向他们求助起来。

    为首的那个穿黄马褂的男子,简单的翻了翻林汝舟的眼皮,又伸手探了探脉搏。

    毫无表情的看了看林则徐:

    “这孩子呀,给饿晕的。

    拿些糙米给他煮点粥,服下即可。”

    说完便和一帮子黄马褂,找了个角落,团聚而坐。

    一个个的齐齐闭上眼睛。

    额头边的汗水夹杂着雨水,像小河一般的流向肩颈。

    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

    为首的那个汉子,斜眼瞪了瞪身边那个同伴:

    “博尔济古特,这孩子想来是给饿着的。

    你去……扔一袋米给他。”

    被称作博尔济古特的那个汉子点了点头,索性好人做到底,从行囊里拿出了一口小锅。

    替林则徐烧了一碗热粥。

    吹凉后,让林汝舟服下后。

    便返回自己的角落,盘膝打坐,闭目而睡。

    眼见自己儿子脸色不再苍白,林则徐心中大喜。

    一脸高兴的弯腰拜地:“小儿饿晕在此,多亏几位壮士搭手相救。

    林则徐感激不尽。”

    林则徐?

    一听到这个名字的众多黄马褂,立即猛然的瞪了瞪虎目。

    刹那间,一个个睡意全无。

    博尔济古特更是一脸激动的赶紧扶起了林则徐。

    上下打量着这个衣衫破旧的中年男子。

    满脸不敢相信。

    为首的那个黄马褂更是,眼睛死死地盯住林则徐。

    一字一句说道:

    “你……就是林则徐?”

    ……

    突然被这么一问,林则徐也意识到了,他们听过自己的姓名。

    有些讪讪的笑了笑:

    “诸位出手相救,堪称恩人,林则徐又岂敢隐姓瞒名?

    只是听诸位的口气,诸位仿佛认识在下?”

    为首的那个中年黄马褂,仰天长笑:

    “哈哈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等一路从京城出发,一人双马,马不停蹄的日夜疾驰,奔赴福建。

    却不曾想扑了个空。

    一路沿路打听,也是毫无所获。

    想不到竟然在这个破庙里遇见了正主。”

    ……

    听着对方指名道姓的寻找。

    林则徐多少有些心里惊惧。

    毕竟在自己身边,随行的还有一个儿子。

    整个人戒备的向后退了一步:

    “诸位是什么人?找我林则徐所为何事?”

    ……

    哈哈哈,博尔济古特大笑的走了出来,拍了拍自己胸膛:

    “林则徐,你也是官场之人,我们一个个身穿黄马褂,你说我们是什么人?”

    林则徐有些苦笑的摇了摇头。

    黄马褂这个东西,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宠臣和立了大功的人才能够得到赏赐的。

    当然还有一些人也会穿黄马褂。

    比如说皇帝身边极为信任的少量侍卫。

    ……

    为首的那个黄马褂,林则徐有些迟疑,便笑着宽慰他说:

    “林大人不用多疑,我等乃是大内侍卫。

    奉太子殿下手谕,特地前往福建,护送林大人进京。”

    什么?

    林则徐不由大惊。

    堂堂太子殿下。

    竟然专门出动大内侍卫,特地千里迢迢的来护送自己。

    这……

    这究竟是何等的恩宠啊?何等的信任啊……

    一时间,林则徐激动的立刻跪倒在地,朝北叩拜不已。

    “微臣林则徐何德何能,怎么敢当太子如此礼遇?”

    静静的看着林则徐朝北跪拜。

    博尔济古特一声长叹,话语之间,颇是伤感:

    “林大人怕是不知,就在您离福建不久。

    福建巡抚张师诚张大人,已经薨了(死了)。”

    林则徐一听,满脸的不敢相信。

    福建巡抚张师诚,对自己而言意义重大。

    自己给他当过4年的幕僚,早已经是亦师亦友。

    而作为长辈的张师诚,也毫不保留的,教会了自己兴修水利,督办刑案。官场上的一些规矩和道道,更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乍一听闻噩耗。

    怎么能让林则徐不心痛不已?

    哽咽的抓着博尔济古特的双臂:

    “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会这样?”

    微微将头侧过去,博尔济古特不敢直视林则徐这般激动激的眼神,有些怅然的回答:

    “张大人在您离去的几日一直吃糠咽菜,旧病复发,看了大夫以后也不敢用太贵的药。

    他老人家本就身体孱弱,所以就……没能扛过去……”

    啊的一声惊叫。

    林则徐泣不成声,朝南兀自叩拜不已,声音哽咽的说道:

    “东翁如此相托!

    宁可自己缺食短药。

    也要赠我盘缠路费,为的就是让我心无旁贷的主持禁烟。

    禁烟一事。

    我林则徐,必以性命相赴!

    若不扫平我大清境内所有大烟,我林则徐又有何面目返回福建,去祭见东翁?”

    听得如此信誓旦旦的铿锵有力。

    在场的大内侍卫无不钦佩不已。

    禁烟天下。

    这绝对是一个难以完成的浩大工程。

    说句难听点的,简直是与天下达官贵人为敌。

    但应下这件差事。

    极有可能会抱着杀身成仁的风险。

    而眼前的林则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如此心志,怎么能不让众人肃然起敬?

    为首的那个大内侍卫,不禁一声感叹:

    “林大人大义凛然,实在让在下佩服不已。

    如今大烟风行全国,已经到了不禁不行的地步了。

    我们这些做侍卫的,这些年来没少见过达官贵人抽食大烟。

    就连宫里的太后,也沾染了如此恶习。

    我大清以天下中央之国自居。

    对外自称中国!

    可这泱泱中国,实在是需要像林大人这样有大气魄的奇男子,完成这种禁烟大业。

    还我泱泱中国,一片清明。

    若是林大人有所差遣,我等弟兄们,定不推辞……”

    ……

    林则徐虎目湿润,重重的点了点头:“禁烟天下,势必举国板荡。

    太子爷如此重视,我林则徐岂有退缩的道理。

    得诸位如此相助,我林则徐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那个领头的大内侍卫点了点头,连忙扶起林则徐。

    侧过头来看了看身边的博尔济古特:

    “既然已经找到了林大人,你也不必太过耽搁。

    还是火速南下,按照太子爷的意思,到广州将关天培带来。”

    博尔济古特抱拳低头,应了一声诺。

    旋即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

    看着林则徐整个人微微错愕,有些好奇的说道:

    “这关天培又是什么人?!太子爷要让他南下广州,千里迢迢去搜寻?”

    领头的大内侍卫呵呵一笑:

    “原本我也不知,只是听得太子爷吩咐。

    这关天培乃是广东水军提督。

    奉太子爷手谕,特召他入京觐见。”

    听得关天培身份。

    聪慧的林则徐,立刻便猜到了太子的本意。

    一旦京城禁烟行动,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禁烟行动势必会立刻全国推广。

    而推广的同时,务必会在贩卖大烟的源头上进行严厉打击。

    到时候势必会和英国人发生冲突。

    但英国人的实力和水平,整个大清上下对其清楚的,却是知之甚少。

    看来太子爷已经开始在渐渐布局。

    将英国设置成一个假想敌,防范于未然了。

    (关天培,广东水军提督。

    林则徐虎门销烟主要助手之一。

    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

    于虎门炮台英勇抗击英军。

    其部下400余人,全部英勇殉国。

    关天培也战至最后一刻。

    直到死去,也依旧挺直站立,而不肯倒下。

    像一桩铁塔一般,矗立在炮台身边。

    英军夺下虎门后,见老将军壮烈如此,大受震撼,特鸣炮以示尊敬。)

    ……

    有了大内侍卫的全力护送。

    林则徐父子二人的上京路程,顿时大大加快。

    ……

    不多久。

    一座巍峨的皇宫便矗立眼前。

    少年的林汝舟,一脸兴致勃勃的拉着自己父亲林则徐的一只大手,满是期待的晃了晃:

    “父亲,这都马上要中午了,太子爷此时宣我们入宫觐见。

    你说太子爷会不会在上书房,赐下美酒佳肴。

    让我们饱餐一顿?”

    下意识的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林则徐脸上闪过了一丝丝羞赧:

    “你这孩子,太子爷召我们父子二人觐见。

    是让为父来干大事的,是让我来报效国家的。

    怎么能惦记着吃的?

    你给我听好了,待会儿若是太子爷会开恩赐宴。

    不管有多么好的美味佳肴,哪怕是山珍海味奇馐,你也万万不可乱了分寸,该有的礼数还需得有。

    知道了吗?”

    害羞的看了看父亲坚定的眼神。

    林汝舟肚子一阵咕咕直叫,却也乖巧的低下了头: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孩儿知道要懂得礼数。”

    可嘴上说归说,长期以来的山水跋涉,却使得林汝舟,近来有些营养不良。

    举起身形消瘦的少年胳膊,似乎都能看到自己的骨骼隆起。

    ……

    负责东宫事务的詹事府少詹事胡达源(胡林翼父亲),刚刚兴高采烈的从东宫走出来。

    (清朝东宫只是一种泛称,清朝的皇子们住在南三所,是指此处有殿宇三所,此殿名?X芳殿,又称作阿哥所)

    抬眼一看,便看到站在宫门口的林则徐父子二人。

    胡达源有些好奇的走上来,看着眼前这个衣服领口,有些磨的开破口子的林则徐:

    “你就是林则徐了吧?太子爷命我带你入宫。

    他在上书房等你呢。”

    ……

    领着儿子走进尚书房的林则徐。

    却见一个20出头的年轻男子,趴在上书房御案上奋笔疾书。

    听得林则徐自报家门。

    笑眯眯的抬起头看了看,他们父子二人。

    大方的挥了挥手:

    “终于把你们盼来了,现在时辰应该也不早了吧。

    不如陪孤一道用膳?”

    ……

    如此的亲切,平易近人,一开口就是先吃饭再说,倒是让林则徐有些手足无措。

    拉着儿子,毕恭毕敬的坐在了客座。

    小心谨慎的林则徐,只敢半个屁股挨着板凳。

    还不忘了用手轻轻扯了扯有些失态的儿子。

    毕竟儿子林汝舟此时此刻多少有些失了分寸,眼见着太监宫女,端来一份份食盘。

    竟然在那里大口大口的直咽口水。

    少年一双消瘦的手,在桌子底下兴奋的搓动着。

    对即将到来的御膳,满是期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