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84章 分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清增兵的消息。

    很快便传遍了朝鲜的大街小巷。

    自然引得一股骚乱。

    这些个平日里,对着朝鲜国王李?@拼命表忠心的文武大臣。

    也不由得上蹿下跳的,开始找起了出路。

    而最好的出路和归宿,自然是投靠清军了。

    但清军的寨门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更何况双方语言不通。

    于是很自然的这些人就把目光转移到了骆秉章身上。

    纷纷打着向骆秉章探病的借口,希望能够得到接见。

    骆秉章也不是那种来者不拒的人。

    毫不犹豫的便对外称病起来。

    并且让身边的卫士,在整个汉城里大幅搜索着刺客身影。

    最有趣的是霍旭武,他也混在了这众多护卫队里头。

    而且还是喊捉刺客,喊得最兴奋的一位。

    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祖宗基业几百年来传承到他的手里,要让他这么心甘情愿的接受,国家的灭亡。

    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连夜便召集朝鲜的守军,以及各个层级的大小将军。

    同时派出重要亲信。

    向各地发出勤王的通告。

    同时一边派出使者,努力的开始和骆秉章进行周旋起来。

    毕竟眼下的局势最坏。

    倒也还没有到了可以撕破脸的地步。

    并且积极地联络日本大将军德川家齐。

    提出了唇齿相依的概念。

    当然也不忘了,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

    希望能够利用世界各国的力量,对大清进行施压。

    尽管这种方法,带来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

    当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罗斯帝国和英国率先给予了回应。

    以最严厉的口吻谴责了大清的不礼貌行动。

    并声称,本国会尽最大的努力对朝鲜方面提供最及时也最有力的援助。

    就在朝鲜国王李?@盼星星盼月亮的时候。

    不远的岛国日本也发出了回复的信件。

    大将军德川家齐在信中给予了充分肯定。

    表示非常赞同朝鲜国王李?@的这一理念。

    并希望两国能够诚挚的站在一起,共抗时坚。

    收到消息的朝鲜国王李?@,立即兴奋的,差点在自己王宫里跳了起来。

    高兴的紧紧拉着自己中宫娘娘的手:

    “知道了吗?王后。

    日本大将军德川家齐,已经答应与我们联络了,并且约好了下个月动手。

    只要两边一起动手,大清方面肯定会顾首不顾尾。。

    到时候,我在率领朝鲜的王宫禁军,会同全国奔袭而来的勤王大军,以及英军等人。

    就一定能够将这可恶的大清乱兵赶出去。”

    李?@的王后有些忧虑的皱了皱眉头,心中的忧虑难以挥去:

    “大王,我听说,他们的海军总指挥关天培,正驻扎在日本港湾,

    据说在紧张密切的关注英军动向,一旦英军露头,势必遭到大清海军的阻击。

    又如何能顾得上我们?

    而日本的大将军德川家齐,更是火烧眉毛,用我们朝鲜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更别说现在日本国内,各地诸侯叛乱不断,就连大清驻日本使者郭文俊。

    都准备开始联络日本天皇,妄图对大将军德川家齐,发动自战而下的夹攻。

    这种情形之下,他们又怎么顾得上我们呢?”

    听得自己王后如此扫兴,毫不给他情面的揭穿当前局势,头头是道的分析起来。

    朝鲜国王李?@,有些开始闷闷不乐。

    可又不能不承认,自己王后说的都是言之有理。

    绝非空穴来风。

    有些恼怒的瞪了瞪自己王后一眼:

    “如今我朝鲜的文武大臣,不少人都开始首鼠两端,摇摆不定。

    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勾结大清朝的使臣。

    如果寡人猜的没错的话,说不定他们已经开始和大清方面,偷偷的商量如何瓜分我朝鲜国土。

    难道连如今的王后,您也不肯支持寡人吗?”

    朝鲜王后有些郁闷的,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心中一阵悲鸣。

    看来没啥希望了。

    连夫妻之间都不能团结,都不能正视问题所在。

    更何况朝廷之中的君臣呢。

    以及全国的将军和士兵们呢?

    怕是更加离心离德吧!

    此次商议,朝鲜国王李?@和自己的王后,顿时闹了个不愉快,直接不欢而散。

    抗清大业也瞬间变得不了了之。

    可任凭朝鲜国王李?@如何摆烂。

    全权处置朝鲜事务的骆秉章,却一直没有停下他的忙碌。

    积极的派出了所有可动员的力量。

    尤其是那些一心盼望着投靠大清的朝鲜官员。

    这些地头蛇。

    只要肯给予充分信任,并且运用的恰到好处的话,在关键时刻便可以发挥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很明显……

    骆秉章也没有这个魄力,可当他接受到皇帝奕纬的最新指示后。

    才暗自惊叹皇帝奕纬的惊人魄力。

    只见皇帝奕纬在密信中,明确表示,点名希望他能够适当的接受朝鲜投降派。

    并让这些人发挥巨大的作用。

    比如说劝降和控制地方。

    果不其然,骆秉章开始尝试性地利用起这些向自己讨好的朝鲜官员。

    首先第一道任务,就是让他们在朝鲜国上上下下,大肆宣扬大清的好处。

    那辽阔的疆土。

    丰富多彩的文化。

    源远流长的历史。

    纵横天下的无敌战斗力。

    以及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大清新式商品,瓷器丝绸等等。

    就连晚清十分流行的戏曲,经济梅子戏,等等等等都开始大幅度的向朝鲜进行灌输。

    同时。

    在大量的朝鲜投降派带领下,举国上下都开始流行用大清的铜钱,以及最新印刷的纸币。

    鉴于大清的各式钱币都已经要流通世界了。

    皇帝奕纬也毫不犹豫,配合着骆秉章,为了让大清能够更好的收割全世界财富。

    特地斥巨资,在全世界各地开办了大清银行。

    几番经济组合拳下来。

    朝鲜和日本的大量白银和铜钱,以及一些丰富的物产。

    便开始大肆的流向了大清。

    眼见银行如此暴利,就连退居二线的太上皇道光皇帝都已经按捺不住。

    跑出来希望皇帝奕纬能够多开几家大清银行的分行。

    ……

    而处于被收割的对象,朝鲜国王李?@,犹自浑浑噩噩的不曾察觉。

    在他看来,只要大清没有正式攻打朝鲜,那么一切都算不得是什么大事。

    至于驻扎在朝鲜的大清铁道兵。

    要钱粮吗?

    向各地百姓摊派就是了,每户人家增个两厘税,不过分吧?

    简直就像毛毛雨。

    既然朝鲜国王李?@都发话了。

    朝鲜各地的官员也就放开了胆子,大肆的向治下的百姓开始加收税赋。

    国王要求的是增加两厘岁税……

    自己这些地方父母官,那就向百姓征收三厘税。

    毕竟,自己辛辛苦苦为朝廷办差。

    要一点辛苦费,服务费什么的,不过分吧?

    嗯,不过分。

    一点也不过分。

    下头的衙役也是这么想的。

    等到了老百姓的面前。

    税赋一下子就变成了5厘。

    好像也不是特别明显嘛。

    从来也没见有人告状什么的。

    衙门里的官老爷,依旧翘着二郎腿在衙门里整天喝茶看报。

    日出升衙,日落退堂。

    简直不要再合理不过了。

    简直不要太清闲了。

    但是很快,咸镜道和平安道两个地区便开始有人揭竿而起。

    公然的开始起兵造反。

    收到这个消息的朝鲜国王李?@顿时目瞪口呆。

    这几乎是朝鲜最大的两个道(省)了。

    虽说这两个地方大多数都是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岭。

    位置上来讲紧挨着满洲。

    可这些地方一旦造反,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由于挨着大清的东北和满洲。

    极容易遭受到大清的扶持和利用。

    甚至是只要大清愿意,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器和粮食补给。进行大幅度提供。

    一旦大清方面掺和进来一脚。

    那么地方起义就会变成绵绵战火,无休无止。

    这可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但如何根治?

    朝鲜国王李?@,是一点主意都没有。

    有些郁闷的瞪了瞪眼,遇上了这种事情,真的只能徒呼奈何。

    毕竟眼下的汉城。

    有着高达数万的大清铁道兵驻扎在此。

    随时都有可能对朝鲜王宫进行致命威胁。

    也就是说朝鲜景福宫的万余禁军,说什么也不能调开。

    唯一能动的。

    就是最初前来增援的勤王大军。

    但一如果是把这些勤王大军派出去,那就面临着两个问题。

    首先一个就是没有增援的大军,单靠着万余汉城的禁军。

    根本无法抵挡大清数万铁道兵的威胁。

    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祈祷大清方面,不要气急败坏。

    有鉴于此,朝鲜国王李?@,这几日可是殚精竭虑,头发都快抠掉光了。

    要是没有王后的阻止和劝慰。

    说不定都能够把他的脑壳抠破。

    最终狠狠的一咬牙,直接就把自己的几个公主给一身平民打扮。

    满脸讨好的让使臣送到了大清代表骆秉章的面前。

    说是两个普通歌女,特地献给骆秉章骆大人享用的。

    只是等骆炳章还没反应过来。

    第二日一大早,朝鲜国王李?@便隆重地向全国百姓宣布。

    说是大清使臣骆秉章,已经一并收下了,自己的两个公主。

    从此大清和朝鲜,两国已经缔结友好。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还是挺管用的。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

    那些整日向骆秉章讨好的官员,纷纷是惶惶而不可终日。

    各地前来勤王的大军,即便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

    依旧心甘情愿的替朝鲜国王李?@卖命起来。

    直接调转枪口,向平安道等地方的起义军发起了大肆进攻和围剿。

    并且据朝鲜的官方统计。

    前来勤王的大军,有着6成的士兵,开始投入了战场。

    剩下的这留在了汉城王宫附近负责。京城驻防。

    一切看起来好像都是很顺利。

    至少纸面数据是这样的。

    但过了仅仅没两个月。

    事情好像就开始朝着,不大对劲的方向开始发展和演变。

    先是地方官开始上报。

    平安道等地方的造反大军,开始隐入大山。

    和围剿的官军打起了游击战。

    这无疑大幅度的增加朝鲜朝廷的钱粮开支。

    让原本财政本就不宽裕的朝鲜朝廷,开始陷入了雪上加霜和捉襟见肘。

    于是对其他的几个道,加大摊派税赋程度。

    就连在青瓦台养病的骆秉章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这个局势和场面。

    和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面对的情况几乎是非常的相似。

    难道这些朝鲜国王,他们都没读过明史吗?

    要是但凡有那个钱,有那个心。

    买他一个一两本明史来看,说不定也就不会犯这样的傻错了。

    眼下的朝鲜国王李?@,就像是个穷疯一样了的赌徒一般。

    开始对眼下的局势进行了孤注一掷。

    就像是赌疯了眼睛一样。

    而事实也不出意料。

    造反的地方,又增加了一个道。

    北方三个道进行揭竿而起。

    朝鲜国王李?@,已经开始有些麻木了。

    下令让各地地方官坚壁清野。

    改围剿为防守。

    政策的转变,在局势上自然起到能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少还有些,忠心于朝鲜王室的年老大臣,纷纷开始上书。

    恳请朝鲜国王李?@,希望能够咬紧牙关挺过这个难关。

    不要轻易放弃围剿的态度。

    否则一旦让贼军做大,再要想进行剿灭,怕是就难上加难了。

    果不其然。

    围剿的行动也仅仅是停止了几个月。

    但朝鲜方面,再次派出各个地方征召起来的讨虏大军。

    却发现这些起义军。

    要想一战而定。

    轻而易举的剿灭他们,已经是难如登天了。

    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

    这些个各地的起义军,便已经达到了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的地步。

    甚至许多起义军,都开始装备起了大量鸟铳和土炮。

    再也不像之前几个月里,还傻乎乎的拿着锄头和扁担进行揭竿而起。

    有了鸟铳和土炮的加入,这些起义军的实力顿时直接直线上升。

    派出去的几路围剿大军。

    说的好听是几路齐下。

    事实上也成了散乱的乌合之众,丝毫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度。

    这种分兵之策,反而给这些已经稳坐根据地的起义军,提供了,各个击破的绝佳机会。

    这些个盘踞在地方上的起义军,站着自己己方对根据地山川河流的熟悉程度。

    再辅以大量精良兵器,毫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剿灭了前来围剿的朝鲜大军。

    消息传到了青瓦台。

    朝鲜国王李?@,顿时目瞪口呆。

    一连在宫中发了好几天的脾气,据说瓷器和金银玉器都被打烂了不少。

    宫中不少的官员和宫女也遭受到了殴打和惩罚。

    而却在此时。

    日本方面也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