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88章 不听话?那就灭了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英国发兵再到印渡集合,再从印渡集合以后,辗转进攻大清。

    距离可一点都不短。

    即便是强盛的大英帝国,也得需好好的筹划一二。

    而眼下的英国内部,虽说有极少人能看得出来,眼下并不适合和这个庞然大物的大清帝国开战。

    但无奈的是,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

    愤怒已经冲昏了理智。

    都无法接受,大清皇帝毫不犹豫的,把英军首领义律给千刀万剐了。

    千刀万剐这个词。

    刚刚传回英国国内的时候,还没几个能搞得明白是个什么样的刑罚。

    直到摸清楚以后,才明白这个刑法的可怕之处。

    在人活着的时候,就在他身上割上几千刀。

    这是多么惨痛的刑罚?

    大多数英国人都觉着,简直惨无人道。

    于是愤恨之下,几乎绝大多数英国人都忽略了自己有错在先,又是为何遭到这种惨烈的刑罚?

    都面红耳赤的嚷嚷着要为义律报仇。

    5万英军整装待发,从英吉利海峡发兵前往印渡集合。

    并且在东印渡公司,准备在当地征集约摸10万人的本地部队。

    只不过这个时候,英国女王尴尬的发现,他邀请普鲁士(德国前身)和法国也一同参战。

    却遭到了两国的拒绝。

    派人仔细一调查之下,才发现在大清国奕江的蛊惑之下。

    普法两国已经提前开战。

    这比历史上的普法战争,提前了好几年。

    这种情况下,普法两国打的是难解难分,又哪来的兴趣,跟着英国去打万里之外的大清呢?

    万里之外呀。

    这可不是万米之外。

    这个距离,希特勒听了都要流泪。

    普鲁士和法国拒绝的问题,并不能让英国就此妥协。

    左右欧洲那么多的国家。

    英国很快便把目光转向了荷兰和葡萄牙。

    但这两个国家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只是听到英国使者的一大堆忽悠,尤其是荷兰。

    中原的那块地方,他们可是切身感受过当地的富裕的。

    当年大约还是明末的时候,他们便占领过宝岛*湾。

    虽然说后来被国姓爷朱成功给赶走,但那块土地的富饶,今时今日,却又让他们重新提起了胃口。

    (郑成功被南明朝廷赐姓为朱,民间称为国姓爷,郑氏一脉以姓朱为荣,称之为郑成功,是清朝的恶意抹黑。如果现在人不明就里,跑到朱成功面前称他为郑成功,大概率会被他五马分尸)

    听到荷兰已经率先开始心动,并且毫不犹豫的表示要出兵1万。

    弱小的葡萄牙也开始打起了主意,拿着英国使者提供的地图。

    他们贪婪的望着,大清的那辽阔疆土,哈喇子流的那叫一个情难自禁。

    整个国家的内忧外患,也瞬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也表示要派兵6000,而他们看中的,却是广州府最南端的两个岛屿。

    一个叫做?港,一个叫做澳门。

    就联合法国打成一团的强大普鲁士帝国。

    听闻这三个国家出兵的出兵,叫嚣的叫嚣。

    整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也吵成了一团。

    相当一部分的人都认为,即便现在的法国,难以一口吞下。

    但匀出个几千万把来人,随着英国前去搅一趟浑水。

    说不定真能捞个一丁点好处。

    英国人吃肉,自己这种老牌大国,跟着喝口汤总是没有问题的吧。

    要求的也不多,哪怕能够从这个庞大的大清帝国身上啃下一座城市,哪怕是一个港口。

    那也是绝对划算。

    毕竟英国使者的描述里。

    把这个大清,给描绘成了遍地黄金,疆域辽阔,美人无数,资源非常充沛,也非常宜居的国度。

    这种富的流油的国家,偏偏战斗力“羸弱无力”。

    可不就正是,非常适合冲上去割一刀的吗?

    有这种好大便宜,不占白不占。

    思前想后的普鲁士帝国,几乎以极其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出兵的投票。

    正式向英国宣布,普鲁士帝国也出兵2万。

    将会同英国一同出兵。

    消息传到了英国女王王宫,整个英国的贵族无不为之沸腾。

    毕竟有了这改变主意的普鲁士帝国加入战斗。

    出兵的人数和队伍就变得更加壮大了。

    甚至还可以堂而皇之的对外声称:

    清帝国对义律施以凌迟处死的酷刑,是非常不人道的。

    也是会遭到国际社会所唾弃的。

    这不?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正式宣布出兵,要对清帝国展开新一轮的制裁和惩罚。

    ……

    人在欧洲并收到了消息的欧洲大臣奕江,对这些欧洲国家满脸不屑。

    什么叫国际社会?

    就你们这么几个不要脸的,殖民主义国家。

    总共才四五个强盗小国。

    也敢自己自称为国际社会?

    就你们这些臭瘪三的道德主义,真以为能代表得了国际社会吗?

    简直是荒唐可笑。

    但自己身为欧洲大臣,眼见欧洲方面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

    说什么也摁耐不住性子,火速的让几条海贸商队给国内带回了紧急书信。

    将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巨变给传递回了国内。

    英国,普鲁士,葡萄牙,荷兰为首的欧洲联军,将近8万人的大军会合一处。

    浩浩荡荡的便向印渡驶去。

    ……

    而在此同时,大清国皇帝奕纬,也在充分考虑着对外事务和内政发展。

    经过一小波一小波的征兵和换防。

    整个禁军已经几乎被撤换一空。

    原来的禁军,要么调往地方,要么精简汰撤。

    中关村科技园枪械厂里,也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开始了马克沁机枪的研发。

    并将它更名为道光机关枪。

    按照皇帝奕纬的最初想象。

    就算是10年以后,才能制造出所谓的道光机关枪。

    那也能够让大清国的实力横扫世界。

    至于那个毫无存在感的飞机厂,现在也只能造一些简单的热气球。

    虽然自己提供了无数的草图。

    飞机的研发一直是胎死腹中。

    内燃机厂倒是造出了一台柴油机,可是运行非常的不稳定。

    经常的无故熄火和卡死。

    最致命的一个弱点,那就是这台所谓的柴油机,体积大的像一栋房子。

    根本无法投入使用。

    朝廷的大臣,尤其是户部尚书出身的陶澍,对此是极力的反对。

    声称中关村科技园虽然没有隶属六部。

    但也是平白无故耗费了不少的银子。

    从万岁爷建立到今,几年功夫也没折腾出个像样的东西。

    建议将它们汰撤算了。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

    一时间朝廷里反对中关村科技园的呼声也不少。

    只不过皇帝奕纬,都将他们上呈上来的奏折留中不发。

    几番折腾下来,猜不透皇帝意图的大臣们也纷纷偃旗息鼓。

    这些大臣闲着没事,很不自觉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外。

    开始指责起留学生骆秉章和郭文俊。

    说他们二人糜费钱粮无数。

    以留学生身份操控国外事务,掌兵又理政。

    并且仗着手握重兵,欺凌对大清素来毕恭毕敬的藩属之国。

    实在是不合祖宗规矩。

    建议将他们二人押解到京,明正典刑。

    皇帝奕纬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

    却让这些监察御史更加的兴奋起来。

    一个个甚至还鼓动着国子监的太学生开始发动苦谏。

    一连多日都如此,这些个监察御史和太学生仿佛找不到活干一般。

    日升到日落都在宫门外磕头痛哭,摆出了一副要打算苦谏的样子。

    就连侍读杜受田,也开始委婉的劝诫皇帝奕纬。

    希望他能够理会一下外头苦谏的太学生和监察御史。

    奕纬头也没抬,直接递了一封信。

    让人交给了大清报社的龚自珍。

    第2日一大早。

    受到皇帝奕纬的指示,大清报社便刊登了日本和朝鲜两个小国的险恶用心。

    日本的鲸吞中原天下。

    朝鲜一张嘴,啥都是我的!!

    泡菜是我的,孔子是我的,汉字是我的,秦汉唐宋元明清,那都是我的小弟,深受我的影响……

    消息一经刊出。

    大清国,全国上下举国沸腾。

    就连身在圆明园宫中的皇帝奕纬,也对自己的杰作连连点头。

    毕竟这个时候的朝鲜,还真挑不出什么痛脚和毛病。

    但要偷换一下概念。

    把后世韩国的种种罪恶提前发布出来。

    立马就能够掀起滔天的怒火。

    相较而言。

    有着鲸吞中原野心的日本,反而显得有些……。

    报纸上并且明确指出。

    这两个小国已经公然的派出了许多十分精通汉语的奸细,出没在大清国各省各地。

    一时间。

    市面上再也不敢有人替这两个小国说话。

    生怕会被人指成日本和朝鲜的奸细。

    就连朝中的那些叫嚣着的监察御史。

    也开始谨言慎行。

    在朝鲜和日本问题上,选择明哲保身,一律赞成的态度。

    这个结果,自然让皇帝奕纬,很是满意。

    于是。

    大量的刀枪弓箭便通过,商业贸易队伍运输出了大清的国门。

    而朝鲜国,北边平原道等道。

    这些起义军,受到大清国刀枪弓箭的支援。

    立即快速的爆发出超惊人的战斗力。

    打的朝鲜官兵是节节败退。

    而让朝鲜国王李?@更为恼怒的是,负责暗中指挥数万大军的骆秉章。

    也开始暗示着朝鲜各级官员,一时间从者无数。

    这些个期望在,大清使者骆秉章身上得到支持的朝鲜各级官员。

    也渐渐开始对骆秉章发出酒宴邀请。

    暗地里极其猖狂的眉来眼去。

    作为一国之君的朝鲜国王李?@,虽说自己那郁闷的心里头恨意滔天。

    可见了骆秉章,脸上还是得装出一副,很关心他饮食起居的样子。

    隔三差五的便向他请安。

    慰问饮食起居。

    在得知骆秉章想念中原的大熊猫之时。

    朝鲜国王李?@毫不犹豫的下令,让朝鲜汉城城内的所有阿猫阿狗。

    全部涂成黑白格条,伪装成大熊猫的样子。

    期望以这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博的大清国使者骆秉章的欢心。

    这种印渡人才干得出来的傻事。

    显然并不能入得了骆秉章的法眼。

    经常将朝鲜国王李?@叫过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斥退完朝鲜国王李?@。

    骆秉章不经意间向个别朝鲜官员,流露出了想另立国君的意思。

    毕竟这个眼下的朝鲜国王李?@。

    对自己也是貌恭而心不服,常常干一些阳奉阴违的事情。

    作为天朝上国的使者。

    费君王而另立,瞬间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谣言这种事情,就像是陆地上没有长角却能跑得最快的东西。

    立马就传遍了整个朝鲜汉城。

    躲在了景福宫里,顾影自怜的朝鲜国王李?@。

    在身边大臣的讲解下,气得浑身发抖。

    自己每天都要跑到骆秉章面前下跪请安。

    极尽所能地还嘘寒问暖,极尽讨好之能。

    每日的饭菜酒席,都是精心布置的。(奈何那些泡菜入不得人家法眼)

    每到夜幕降临之时,还贴心的安排一些未经人事的漂亮宫女前去侍寝。

    就差把骆秉章这个人当做自己祖宗,天天跪舔了啊。

    (认他儿子做兄弟,事实上也差不多了)

    可这个骆秉章依旧还不满足,依旧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

    而到了如今。

    更是公然的对那些朝鲜大臣投降派,透露出了想另立新君的想法。

    作为朝鲜一国之君。

    李?@说什么也不能忍受这种鸟气。

    退一步越想越亏,忍一忍越忍越气……

    这天底下,就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要不……

    起兵宰了他吧?

    这个想法刚刚一说出口,身边的大臣赶忙捂住了朝鲜国王李?@的嘴巴:

    “大王,大王慎言呀!

    大清国何其强盛?又岂是我们这种蕞尔小国所能够招惹的?”

    砰的一声巨响。

    朝鲜王宫里又一个精美的瓷器,顿时被打的稀巴烂了。

    国王李?@恨气难消的,咬了咬牙,一脸悲愤的望着身边的这个大臣,右手捏着拳头,捶了捶自己胸膛:

    “难道寡人就要一直忍着这一口鸟气吗?

    哪怕他骆秉章,都已经开始打算另立国君了?”

    身边的大臣摇头不语,几经思索之下,这才慎重回复:

    “大王莫要恼怒,骆秉章如此的嚣张跋扈。

    以微臣想来,未必就是大清国皇帝的意思。

    我朝鲜历来对中原天国上朝毕恭毕敬。

    中原的历代帝王,也都是恩渥有加。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苛刻过。

    不如大王正式向大清皇帝上书,探一探大清皇帝的口风再说?!”

    跌坐在案桌旁边,朝鲜国王李?@声泪俱下的痛笔疾书。

    并让人一人三马的,快速送到紫禁城。

    信里把这个骆秉章讲的非常可恶。

    什么带兵欺辱朝鲜王室,夜宿朝鲜宫妃。

    携兵自重,意图谋反。

    简直是千古以来少有的大逆不道之臣。

    亲自目送着信使的西去,国王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心中暗想:

    这下你骆秉章还不死吗?

    ……

    刚刚给朝鲜国王出谋划策的那个大臣,一转身就把他给卖了。

    刚出王宫,就匆匆忙忙地来到和骆秉章相见的小茶楼。

    把前因后果全部如实相告。

    茶楼里,骆秉章也不由得开始犯难起来。

    虽说已有一部分诬告的内容。

    但这种事情,尤其是涉及拥兵自重,意图造反的内容。

    却不由得让骆秉章忧心不已。

    自古以来的皇帝,多对在外的大将无比敌方。

    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汉人……

    要是皇帝真起了一丁点儿疑心,那还真够自己喝一壶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