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90章 大国的喷嚏,小囯的灾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事情其实也不怪朝鲜国王李?@。

    作为千百年来,侍奉在中原,周边的小国之一。

    每当中原王朝大国,哪怕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能够让这些周边小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要知道就在现在社会,大约1992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很多地方都土匪横行。

    甚至还有大量的抢支流落民间。

    给这些土匪和恶霸造成了非常方便的便利性,也给地方上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性。

    上丨级部门镇定思痛。

    也决定要好好的整治一番,这种不良风气。

    但由于当时的这种状况已经遍布全国。

    形成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上级部门依旧坚定了决心,鼓足了勇气并且坚决要啃掉这块硬骨头。

    于是乎。

    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大量的军民。

    风风火火席卷全国的整顿行动。

    立刻也让漂亮国的五角大楼,卫星侦查警惕起来。

    各个部门也开始谨慎分析其可能的进攻方向。

    甚至在国际上的。抨击通稿都已经拟好了。

    包括可能攻击的那些周边小国。

    可到最后。

    才发现我们只是为了,整顿各个地方上的匪道和恶霸。

    压根就没有打其他国家的主意。

    而就在这个时候。

    彩云之南的某个小国。

    吓得更是瑟瑟发抖,魂不附体。

    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范围的警戒活动。

    毕竟刚刚才挨了我们的揍。

    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觉得我们是准备大幅度的召集兵力居民。

    是在打他们的主意。

    并且发动新一轮的大战。

    重压之下,简直把他们吓得不轻。

    终日风声鹤唳的研究着,我们可能会进攻的方向和一些据点。

    甚至哭求爷爷告奶奶的,向国际社会的一些圣母国发出了求救的准备。

    想着打不过,就向其他的地方求救。

    至少舆论上,可以对我们形成非常强大的压力和牵制。

    而这样的事情慢慢开展之后。

    才发现我们只不过是正常的剿匪行动。

    当然,可能动静闹得有点大。

    吓得周边这些蕞尔小国有些瑟瑟发抖,魂不附体。

    得到了如今。

    这样的历史仿佛提前开始上演了一般。

    而这个情形。

    和眼下的大请何其相似?

    同样的是严厉整顿,地方上面的,安全的必要环境。

    也同样是领导者,拥有着莫大的魄力和勇气。

    终于鼓足鼓起了决心勇气,大规模的调动各省兵马,

    进行剿灭匪盗和恶霸。

    可由于规模太大,参与人数太多。

    竟然让周边的小?肟?汲匣坛峡郑?木?ㄕ健

    国王李?@,更是连夜的召集大臣。

    商议此事的应对情况。

    只不过现实情况非常的让人伤心。

    赶赴到朝鲜王宫的大臣,竟然只有区区的4成。

    剩余一半多的大臣,知道事情内幕的情况下,纷纷称病不出。

    差点没把朝,鲜国王李?@活活气死。

    有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大臣,毫不犹豫的便开始向国王李?@上书。

    说朝鲜这个国号是朱元璋赐的。

    朝丨鲜的君臣服饰,也是朱元璋赏的。

    本国的书写文字,也是学汉唐的。

    而本国的风俗文化,处处都怀着中原王朝的影子。

    就因为这样,一旦中原天朝上国,对朝鲜怀起了别样的心思。

    区区小国,就无法形成对抗之势。

    强烈建议国君,希望能够实现去中土化。

    一时间朝堂里议论纷纷。

    有许多赞成的大臣。

    也有许多强烈反对的大臣。

    赞成的大臣往往觉着,这是个好办法。

    可以很快的剥除中原文化的影响,建立本国应有的自信。

    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东方小国。

    而反对的大臣,大多数是保守派。

    听得这番惊人的言论,立刻强烈的表示了反对的态度。

    他们痛哭流涕,捶胸顿足的大声哭道: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朝丨鲜仿事中原,已有千年之久。

    岂可贸然更改?

    再说了,一旦更改,举国上下,必定无所适从。

    历史也证明,中原文化无疑是最先进最高明的。

    千百年来,我们也一直享受其中利益,且坚定不移的维护着。

    何必要大张旗鼓的更改呢?”

    激进派立马就不乐意了,大声咆哮的指责对方为中原奸细,说是不改就不足以凝聚本国人心和士气。

    那些个保守派立即就反驳说道:

    “笑话,笑话,真是笑话……

    用了上千年的东西,是你想改就改的吗……?

    再说了,就算你想改。

    可你又打算怎么改呢?

    难不成自己发明一套服饰,发明一套文字,并且将所有的风俗和文化尽数消灭不成?

    要知道……

    一旦剥除了中原文化,我们朝丨鲜民族还剩下什么呢?”

    激进派为首的几个官员嘿嘿一声冷笑,心有成竹的向国王李?@禀奏说道:

    “大王,想要更改也不是没有法子。

    咱们可以循序渐进嘛。

    比如说文字,世宗大王不是发明了一套谚文吗?

    咱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些谚文比汉字简直不知道简单到了哪里去?

    堪称通俗易懂,极易传播。

    至于服饰嘛,咱们可以先用着。

    虽说是大明的衣冠。虽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

    但如今的中原遍地是满清服饰鼠尾辫,

    咱们可以直接指责他们为蛮夷之国,

    而咱们带着中原衣冠,自然才是最正宗的中原所在。

    至于国号,那就更简单了。

    咱们的祖先,那可是从战国时期韩丨国东迁而成。

    最早就有三韩之说,也就是所谓的辰韩,马韩,弁韩。

    不如咱们就以韩为国号,自号大韩!

    并且通告全球,让他们都知道。

    咱大韩站起来了!

    如此,便可凝聚人心,整军备战,以抗清贼!”

    一番激扬慷慨的话语。

    顿时便说的国王李?@心痒痒。

    顿时也不顾众多保守派开始反对的声音。

    立即便直接盖棺论定,宣布立即更改国号为韩。

    自号大韩。

    紧接着便开始让众人商量起国旗,认为不亮出一个,能够凝聚大韩国人心的国旗,就无法抵抗大清帝国的围攻。

    很快国旗的设计便提上了议程。

    一众大臣纷纷开始出谋划策。

    有一些精通中原文化的大臣,便立刻如数家珍的向国王李?@讲解了起来。

    先是拿中原的大清国国旗为例。

    大清的国旗。

    乃是一条戏珠之龙。

    一说到龙,朝丨鲜国王李?@便立刻犯难。

    自己要开发一个国旗,弄个什么东西才能够压制住这条恶龙呢?

    说到大清的龙,这位大臣便立刻侃侃而谈起来,宽慰着国王李?@说道:

    “好教大王得知,中原的龙。

    历来已久。

    也是有来由的。

    相传在上古时期,中原的政权一般都在淮河流域一带。

    那时候的天朝上国,还是一个个分散的部落。

    每个部落奉行的图腾都不一样。

    有的居住在荒漠之中,经常可以猎到野鸡,便会以鸡为图腾。

    有些部落居住在沼泽水田之边,便会用耕牛来耕种,他们便会用牛来做图腾。

    有些部落以蛇为图腾,

    也有些部落依水而居,经常捕鱼为生,便以鱼为图腾。

    有些部落以打猎为生,经常可以猎到一些路子,便以鹿为图腾。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而淮河一带的黄帝炎帝,

    在扩张吞并其他部落的时候。

    为了兼收并蓄,并减少其他部落的反抗。

    往往会在自己的原有图腾上加上别的部落的图腾。

    比如说,鸡的爪子,蛇的腹身,鹿的角,牛的鼻子眼睛,鱼的尾巴和鳞片,等等。

    就这样子,最终壮大的部落,渐渐的把自己的图腾演化成了龙的样子。

    并且一代传承一代,演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而且以龙为图腾,自号龙的传人。

    臣遍览群书,偶然间倒也发现了一个可以适合咱们大韩之国国旗的图腾。

    如今将他拓了下来,请大王过目。”

    国王李?@怀着一脸慎重的激动心情,赶忙将这个图腾双手捧着仔细看了看。

    只是捧到了手里才觉着一些尴尬。

    这……

    这不就是中原道教文化里的八卦吗?

    有什么好稀奇的?

    虽然说八卦意味着变化万千,容括天地万物。

    但也实在有些……

    一边的大臣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便取出了几张纸。

    挡住了八卦的几个部分。

    最终,一众君臣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个方案。

    以残缺的八卦图作为国旗和图腾。

    (历史上的大韩,19世纪后期,由于扶桑的刺激,使朝丨鲜王朝意识到了国旗问题的重要性。1882年《朝丨美修好通商条约》签字前,朝鲜方面设计了一种无卦的太极旗,经我们的外交官马建忠提示加入了八卦,同年出使扶桑的朝丨鲜大臣朴泳孝与英国船长商量后决定去掉四卦,在1883年被朝丨鲜高宗选定为国旗。大韩,建国后继续沿用。)

    并且由大臣们开始郑重招兵买马,组建新军。

    妄图以此来对抗大清国的压迫。

    而就在青瓦台休养的骆秉章。

    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哭笑不得。

    好好的一个八卦,愣是让他们整成了一个凶卦。

    还用来作为更改国号为大韩的,国旗和图腾。

    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骆秉章仔细想了想,想来应该是如今大清国举国上下,举行剿灭匪盗和恶霸的行动。

    大概是动用了太多兵马和动静的缘故,让这个周边小国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

    再加上自己率数万大军驻扎在汉城附近。

    更是加重了这个所谓大韩的心中恐惧。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

    骆秉章也毫不犹豫。

    二话不说就写好了密信,让人用飞鸽传书的方式快速传递回大清国京城。

    这与皇帝奕纬会如何处理?

    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操心的了。

    自己做好本分即可,眼下实在不是适合太多干涉的时候。

    更何况皇帝的猜忌尚未解除,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

    骆秉章压根就不敢过多动作。

    只是第2天,京城的回信便已经传来。

    皇帝奕纬收到他的请罪密信之后,当场对他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肯定。

    并且赐他同进士出身,功名牌匾已交付他的家乡。

    并且让他放宽心,依旧让他节制三军,全权负责朝鲜事务。

    收到这份来信。

    已经30多的骆秉章,心里那个高兴的,简直可以说是感激涕零。

    朝着西面跪拜之后,并按照皇帝奕纬的指示。

    进行了密集的布置。

    原来的分化行动如期展开。

    依旧通过自己的周转作用,拉拢丨朝鲜的一些投降派大臣。

    并且尽一切可能支援丨朝鲜的,起义军。

    把这个东边小国闹得越乱越好。

    到时候自己便可以趁虚而入了。

    忙碌了几天之后。

    骆炳章的回信,也终于传递回了紫禁城。

    嗯,抱着儿子载誉玩耍的皇帝奕纬,也不由得眉头大皱。

    赶忙叫齐了所有的军机大臣进军机处议事。

    一脸凝重的让太监宣读了,这份密信。

    望着齐齐不开口的众多大臣。

    皇帝奕纬显然显得,心情非常不好,郁闷的将奏折扔在地上,瓮声瓮气地朝着众多军机大臣说道:

    “诸位爱卿都看见了吧?

    早前还有人说,这些藩属国对我中原王朝千古以来都毕恭毕敬,非常的谦恭。

    可现在你们看看……

    这才多久时间?

    朝鲜,这个蕞尔小国,就忙不迭的想着要和我们中原脱离关系。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赐给他们的朝鲜国号。

    他们也不想用了。

    反而搞出了个狗屁的,大韩。

    传承千年的汉字,他们也不屑使用了。

    反而搞出了他们世宗大王的谚文,作为该国文字。

    还弄出了个八卦国旗,四处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

    他们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

    诸位谁能告诉朕?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小国,我们就是对他再好。

    终究也会像一个养不熟的狼崽子,随时都会对我们反咬一口。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宠他干嘛?

    朕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由此可见。

    经略扶桑,以及朝鲜一事,是无比正确的。

    也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

    谁要再敢在这种问题上,在朕耳旁歪嘴巴,朕绝不轻饶。

    接下来,诸位爱卿说说,该如何收拾这两个不成器的逆子?!”

    逆子?这还真是个好比喻。

    曹振镛心里头摇头苦笑。

    心中不由暗想,朝鲜之所以,

    改国号为韩,并且有了如此的偏激之举。

    很大原因还不是被你逼迫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