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父道光帝 > 第104章 人比人,气死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骆秉章这两天很生气,很郁闷。

    按照皇帝奕纬最新的指示,朝廷已经派出堂堂的军机大臣邓廷桢。

    亲自来坐镇朝鲜,全面负责该地的军民大事。

    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抽调八旗兵和湖南绿营,在军机大臣邓廷桢的率领下。

    浩浩荡荡的开赴朝鲜汉城,全面负责弹压这个东边小国。

    原先骆炳章麾下的数万铁道兵兵马,全部乘坐大船开赴日本。

    三支力量,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开始登岸,意图联手吞灭这个小国。

    按理说。

    兵分三路,并且不设主帅和总指挥。

    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但明眼人也猜出了皇帝奕纬的心思。

    摆明是是要让骆秉章,关天培,曾天养,三路大军齐头并进。

    看一看谁的统帅能力最为强悍!!

    其中,骆炳章的手中势力最为庞大。

    麾下的兵马高达将近6万人,唯一不足的是,这一路大军的火力稍弱,毕竟朝廷分配给的机关枪。,还没有如约到货。

    和曾天养麾下的士兵就不一样了,这些铁道兵全部是在朝鲜一带经历过战争的,更何况手底下还握着12挺机关枪这样的大杀器。

    综合来讲,曾天养所在大军的装备可以说是最为强大的。

    而关天培这一路,却是战事经历的最为频繁。战斗经验也是最为丰富。

    装备过于有些老旧,尤其是步枪,都是最早生产出来的那一批的老旧款式。

    经关天培的几次申请,兵部给出的答复依旧让人很沮丧。

    如今的中关村科技园,枪械厂内的产能压根就跟不上,实在无法提供更多的新式步枪和机关枪。

    不过好在整个日本的岛内,不论是在东京的大将军德川家齐,亦或是分散在各地的小诸侯,装备和整体实力都不值一提。

    目前关天培手中握着的装备,依旧称得上是,可以笑傲世界。

    剿灭日本地方诸侯,简直绰绰有余。

    有鉴于装备实力。关天培从北海道进发,一路挺进之后。

    压根就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毕竟这个时候的北海道,名义上还是幕府直辖,并且官方称为箱馆府。

    由于经纬度的关系,该地是开展农业的好地方。

    常年气候多雪。

    并不适合大量驻兵。

    这也让关天培捡了个便宜,大军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都是一些负责治安的巡逻兵。

    压根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没多久,整个道北地方便极为顺利地收归囊中。

    一直到了道东地方,才有个像样的军方治所。

    北海道被幕府,划分为4块。

    分别是道南地方,道北地方,道东地方,道央地方。

    道南地方:包括渡岛、桧山振兴局辖区。

    道央地方:包括石狩、后志、空知、胆振、日高等。

    道北地方:包括上川、留萌、宗谷等。

    道东地方:包括钏路、鄂霍茨克、十胜、根室等。

    关天培笑了笑,这种战场简直是赢的不要太轻松。

    要照这个速度下去,三路大军,战功最为显著的肯定是他。

    可几天后收到了战报,关天培才直呼自己眼界有些小了。

    骆秉章从长崎出发,并且在琉球军的帮助下。

    一个月不到便拿下了两三个县。

    要算起来的话,战果也是不凡。

    可这两个难兄难弟要和曾天养一比。

    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虽说曾天养最先到达,占据了时间优势。

    但战果平均来看,无疑是最为显著的。

    短短一个半月,便一连拿下了12座县城。

    尤其是知道了曾天养的手段之后,骆秉章和关天培都直呼内行。

    真是好家伙。

    让日本人打日本人。

    尤其是东洋军和归正军,在投奔了曾天养后。

    不论是装备还是粮饷,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这两支军队立刻战斗力瞬间爆棚。

    在吞灭日本的过程之中,几乎成了主要的战斗力量。

    而看似无关紧要的山口组,则负责搜刮各地的百姓口粮。

    活生生的把这些百姓给逼的揭竿而起。

    每到一地。

    当地的百姓都要被他们逼的举旗造反。

    然后……

    东洋军和归正军便立即假惺惺的出来装好人。

    大肆的收编这些准备造反的农民军。

    虽说收编以后,人员混杂。

    但人数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两支大军加在一起,竟然达到了10万之众。

    而随着裹挟的农民军势力越来越庞大。

    两只大军渐渐成了一群蝗虫。

    残忍无情的将所到之处,全部吞食干净。

    能抢的粮食全部夺走,

    好看的女人全部扛上。

    谁家最最是富庶?穿金戴银,鱼肉无限?

    谁家地主小老婆最多?左拥右抱,齐人之福?

    没关系的,大伙一拥而入,立马就财富平均了。

    而在后面慢吞吞督战的曾天养,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反正死的都是日本人。

    与我曾天养何干?!

    正所谓……

    区区日本,与我何加焉?

    这些东洋军和归正军,闹得越惨烈。

    民愤闹得越大。

    自己反而越是乐见其成。

    毕竟按照自己的设想。

    将来要是这个岛国全部归附大清以后。

    这些个激起民愤的东洋军和归正军。

    铁定是要拿出来,平息民愤,以谢天下的……

    至于过程嘛,那都不重要。

    反正死的都是日本人。

    ……

    看到这样的战报,骆秉章和关天培两人简直自愧不如。

    这么损的招数,难怪他战果最大,反而在三路大军之中,损耗最小。

    而坐镇在东京城的德川家齐,也逐渐陷入了恐慌。

    派专门的信使发往大清的请罪书信,依旧得不到任何回复。

    按照使者所说,此时的大清皇帝和太上皇。

    父子二人都忙着造人,研究女性生理构造,探讨人生奥秘。

    忙的简直是不亦乐乎。

    而分别率着三路大军的关天培,骆秉章,曾天养……

    则义愤填膺的打着讨伐幕府大将军的名义,率军大举进攻。

    声称德川家齐,先是违背大清意愿,违法收留英军,又是再次收留大清通缉的朝鲜余孽。

    并为朝鲜余孽崔善成等人,提供武器和军粮的支援。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明言不再接受任何的调解和诡辩。

    此战只求生擒活捉德川家齐父子。

    并要求日本天皇,赶赴大清京城请罪,对大清皇帝三叩九拜,以谢天下。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个十分苛刻的要求,也是日本方面压根就无法接受和答应的要求。

    目的就是为了挑起战争。

    以挽回先前失去的大清国国威。

    甚至为了达成这一伟大目标。

    就连南越国的求助,菲律宾血泪的哭诉。

    都被大清皇帝奕纬给无情的忽视了。

    而目前国际上的一些强国,还真没几个国家敢招惹大清。

    先前8万多欧洲联军。

    一个曾天养,便把他们大的抱头鼠窜。

    活生生的改变了进攻方向和策略,包括侵略的目标。

    这种国际大行情之下,留给日本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

    ……

    可是一个存在上千年的国家,突然间就要面临着亡国灭种之际。

    即便作为权臣的德川家齐,也多少流露出了一股懊悔的神色。

    当初自己真是瞎了眼。

    为何就听了那伍元华的蛊惑?以为的自己,在英国的帮助下就可以鲸吞大清?

    这下好了。

    先是接受了英国的登岸求助。

    再次帮忙藏匿朝鲜余孽崔善成。

    但这两桩秘密的事情。

    都毫无意外的被大清密探给全然探知。

    大清盛怒之下。

    立刻便发动了灭国之战。

    天朝大国的愤怒,来的是如此猛烈和突然。

    简直就像是疾风骤雨一般。

    东京城里还没来得及反应。

    兵员和粮草还没来得及筹备。

    仅仅一个月多一点时间。

    三个方向,多达20个县城,就已经宣告沦陷。

    更可恼的是。

    各地的诸侯,一个个握着地方的经济和兵权,在当地活的像极了一个个土皇帝一般,只是到了国破家亡之际。

    却愣是没有一个有大局观的。

    一个个都顽固地抱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肯松手。

    即便幕府大将军府发出了请求。

    希望各地诸侯,都能够暂时归幕府大将军统一调度。

    可这些诸侯不但不配合。

    甚至有些一转身就把这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了清军。

    真是外斗外行,内斗内行。

    这种情形。

    像极了南明的各个政权。

    大敌当前,仍然在争权夺势,生怕自己那手中可怜的一点点权力会流失到外人手上。

    这与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大道理?他们都装作不懂得,或者纯粹就压根不感兴趣。

    举国上下都这个样子。

    还谈什么抗清大业。

    一屁股坐在地毯上,德川家齐满脸的失落和绝望。

    即便自己儿子在身边,推了自己好几下。

    也未曾察觉。

    好半天这才醒悟,回过神来,有些后知后觉的看着自己儿子德川家庆:

    “儿子,你刚刚说什么?”

    作为儿子的德川家庆,眼里也多少闪过了些许失望和悲凉。

    心里无比敏感的他,自然也明白此时此刻的父亲的无奈和失神。

    那是一种绝望所才有的表情。

    要不是一个人绝望如此。

    断然是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和木讷。

    看着自己父亲有些略微苍老的面容,德川家庆终于鼓足了勇气,大声的扶着父亲说道:

    “父亲,要不……我们降了吧?

    趁现在我们手中还有一丁点实力和话语权,投降大清!

    安安心心的去中原北平,过个富家翁,岂不快哉?”

    啪的一巴掌,狠狠砸在脸上。

    刚刚还显得有些老年痴呆的德川家齐,立刻像一只被踩着尾巴的大老虎,暴怒的站起身子来,不可思议的望着自己这个有些软弱的儿子。

    手指颤抖的哆嗦着,满脸恨铁不成钢的激动说道:

    “要是外头的将军和门客说这种话,我都可以理解。

    但你是咱们德川家的儿子,你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

    也许你觉得咱们只是幕府大将军,并不是日本的天皇。

    国家兴衰,与我们并无太多关系。

    可你要记住。

    你是大和民族的一员。

    如今日本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即便灭国了,罪过也不在他身上。

    但我们身为东京的实际掌权者,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

    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我们肩上。

    所有人都可以投降,所有人都可以放弃。

    但咱们德川家的父子,说什么也不能轻易的说出这样的混账话!

    你要再敢说投降二字,你就给我滚,滚的越远越好,滚得远远的,别让我看到……”

    眼见父亲动了怒。

    委屈的儿子德川家庆,满脸郁闷的跪在地上,有些哽咽的嗓子充满了无奈,轻轻拉着父亲衣袖说道:

    “父亲啊,不是儿子软弱无能,也不是儿子贪生怕死……

    更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贪图享乐。

    只是咱们现在的大日本帝国,压根就没有本钱和可能,发起任何抵抗了。

    你看看那些各地诸侯,你看看那些负责进攻的清军主力部队。

    分别都是东洋军和归正军。

    可这两支军队都是什么人构成的呢?

    是咱们自己人啊。

    还有那个山口组,更是穷凶极恶,每到一地,便对当地的百姓肆意盘剥,极尽压榨之能。

    活生生的把各个地方的大和百姓,硬生生逼的揭竿而起。

    可这些人,原本都是我大和子弟。

    可如今,国难当头!

    这些人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荼毒本国的急先锋。

    这20多个县,有将近一半都是他们的功劳。

    要照这样下去,到时候咱们的灭国原因,并不全是因为清军……

    反而恰恰是因为这些带路党……深深的毁灭了咱们这个伟大的国度。

    可知道这些事情,孩儿……孩儿却毫无办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恐怖而又让人愤怒的一切,偏偏什么都改变不了。

    父亲……父亲,我的父亲呀……

    你说,咱们大和民族到了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可咱们能做什么?

    咱们又还可以做什么?

    你告诉我,你教教我!”

    “八嘎!”德川家齐郁闷的冒出了一句国骂,心中早已愤懑已极。

    是的。

    儿子说的没错。

    眼下自己,还真什么也做不了。

    东京城里仅仅有万余兵马,对各地的那些个小诸侯,尚且无法形成压制性作用。

    更何况是高达15万大军的清军?!

    整个议政厅顿时陷入了愁云惨雾……

    突然儿子眼前一亮,仿佛像是想到了什么。

    激动的拉着德川家齐说道:

    “父亲,不如我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