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 > 第139章 道在心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子看了苏辰一眼,摇头道。

    “道之一学,在于静而不争。”

    “纵风云雷动,然心如止水。”

    “今日吾却与人争先,惭愧……”

    听见这话,苏辰面容一肃,拱手说道。

    “恩师,学生觉得,您这话说得不对。”

    “哦?”

    老子抬起眼皮,饶有兴致的问道。

    “以你之见,为师这番言论有何不对啊?”

    苏辰想了想,答道。

    “在对道的领悟上,老师是开创者,学生自然望尘莫及。”

    “但是学生觉得,道生万物,人也是其中之一。”

    “静而不争,固然符合道法自然之理。”

    “但生而为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家国情仇。”

    “如果一味避世,远离世间争斗,只顾自己清修。”

    “那在学生看来,就已经脱离了人性的范畴!”

    “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那脱离了人性,又怎能领悟道之真义?”

    听完苏辰这番话,老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说法,倒是新鲜……”

    “不过人之初生,并无七情六欲。”

    “所有的执念,都是后天而生。”

    “心有执念,便会生出争斗。”

    “而争斗,又会产生更多的执念。”

    “所以只有静而不争,方能返璞归真。”

    苏辰抬了抬眉毛,再次拱手道。

    “学生受教了,老师说的确实有理。”

    “但是在学生看来,既然道生万物,那世间一切都是由道而生。”

    “人出生之后的所知所闻,也都是道。”

    “后天产生的执念也好,情感也罢,可以说都是因道而生。”

    “因道而生,自然符合道法!”

    “既然如此,那又何须返璞归真呢?”

    老子眉头微微皱起,没有立刻回答。

    似乎苏辰的这番话,对他也有所触动。

    苏辰等了几分钟,见老子不开口,才又接着说道。

    “学生愚见……”

    “避世清修是道,红尘俗世亦是道。”

    “静而不争,是顺其自然。”

    “争而不静,亦是顺其自然。”

    “如果摒弃掉心中爱恨,只为追求大道至理。”

    “这在学生看来,才不符合道法自然之理。”

    “而且生而为人,便有不得已时。”

    “有时候,不得不争,也不能不争!”

    说到这儿,苏辰突然长袖一挥。

    一幅画面,随即显露在老子面前。

    那是一张照片。

    一座道观门口,站着近百位身着道袍的道人。

    每一个都头戴道巾,唇留长须,看上去飘然出尘,仙风道骨。

    “这是……”

    老子愣了愣,眼中满是疑惑。

    他虽创立道门,但道教却不是他所创。

    所以老子并未见过后世道教的真实模样。

    而这副画面,也是苏辰前世之时的记忆,这个世界的人并不知晓。

    此时见苏辰说着说着,突然展露出这副画面。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苏辰究竟想干什么。

    “这便是根据恩师学说,后世张道陵所创立的道门。”

    “里面的人,都避世修行,以恩师学说为基础,探寻大道真理。”

    苏辰看着老子,面容肃穆的说道。

    “恩师看到的这张照片,名为八仙宫。”

    “始建于宋朝,是古都长安最大的道观。”

    “全观上下,有近百位弟子。”

    “然而数十年前,敌寇入侵,华夏大地战火四起,生灵涂炭!”

    “这些常年避世修炼的道士,选择放下手中的拂尘,拿起杀人的剑,全部下山而去!”

    “这张照片,也是八仙宫的道士们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年下山之前,八仙宫道长留下一句话。”

    “回,则盛世来临。”

    “若不回,那便不回吧!”

    “若是修道不能救苍生,那还有什么意义!”

    听见这话,老子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惊容。

    他当年之所以弃官而去,西出函谷关。

    就是因为周王朝衰败,面对诸侯国争霸无力制止。

    导致战乱不断,百姓受苦。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

    然而周王室迫于战乱,早已无暇他顾。

    老子的才华得不到认可,最后只好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而苏辰所言,无疑触及到老祖宗这段悲伤的回忆。

    虽然苏辰没有展现出后世战乱的画面。

    但仅凭战火四起,生灵涂炭这几个字,老子也能想象其惨烈。

    老子的目光,凝聚在照片之上。

    站在最前面的道士,已经有六七十岁。

    而站在后方的,还有面带稚气,看上去不过十几岁的孩童。

    这些人在国难来临之时,没有选择避世不出,而是仗剑下山!

    这一行为,明显不符合道家教义。

    但当年的老子,在目睹周朝百姓罹难之时,又何尝能保持平静?

    苏辰看着老子的表情,等这位老祖宗从回忆中醒转过来,才又接着说道。

    “照片拍完后,八仙宫的山门,整整关闭了九年!”

    “这九年间,八仙宫道士有的上了前线,有的在后方救助苦难的百姓。”

    “而九年之后,八仙宫门重开。”

    “可是当年下山的近百位道士,却只剩下了两人……”

    苏辰说到这儿,忍不住长叹一声。

    而屏幕前的华夏观众,也齐齐动容。

    这个世界历史断层,虽然如今的华夏没有道门存在。

    但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却是深刻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国难面前,无论是道是俗。

    都只剩下一个共同的身份。

    华夏人!

    若修道不能救济苍生。

    那修来又有何用?

    苏辰的声音接着响起。

    “八仙宫,并不是那场浩劫里面,唯一选择出世的道门!”

    说完一句,苏辰手一挥,画面再次一变。

    画面之中,山峰险峻,草木茵茵,云遮雾罩。

    有不少华夏人,立刻就叫了起来。

    “这不是茅山吗?”

    “没错!这就是茅山!我就住在山脚下面!”

    “咦?这山上怎么多出这么多寺庙,以前没见过啊?”

    “什么寺庙,你没听苏辰之前说吗,这叫道观!”

    “苏辰究竟在哪见过这些道观,为什么我一个本地人都不知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苏辰出现之前,你们知道华夏那些老祖宗吗?”

    “就是,我苏神说的,肯定就是真的!现在不存在,不代表以前不存在!”

    “都别闹了,先听听苏辰这么说。”

    在华夏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苏辰缓缓开口。

    “当年敌寇入侵之后,茅山便成为了抗倭根据地。”

    “从那时候开始,茅山的道士们就放下了清修,转而开始传递情报,替战士购买药物,筹集粮食。”

    “而敌寇得知消息后,派兵清山扫荡,炮轰乾元观,屠杀观中道士。”

    “这些敌寇,就如同一群疯狗一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

    “然而目睹道友被杀害,道观被焚尽之后,剩下的道士并没有害怕退缩,而是奋起抵抗!”

    “这些道士拿起了刀枪!”

    “枪杀恶人!剑斩恶鬼!”

    “他们放下了经书!”

    “但道,早已在他们心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