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年代文极品女配走上人生巅峰 > 第52章 粮食增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一个老头说道:“去种蘑菇有工分么?多少工分?”这是他最想知道的。

    “那当然有工分,男的十工分,女的八工分,种蘑菇是细致活,老人孩子优先,其他没去的人也别心里有埋怨,自己家种的可以卖钱,都一样。”

    村长回来前和两个老朋友都商量好了,这样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才能长久。

    “行,要是大家同意就挨家挨户的去徐会计那签字,下午我好抓紧时间去公社找领导批手续,过年前咱们是赶不上了,不过冬天蔬菜少,没换季前我们争取赚一波。”

    下午大家上工,村长和徐会计一起往镇里跑,两人正要进镇公社门口,就碰到了坐着小轿车回来的镇委书记,将事情说了。

    镇委书记表情很镇定,镇委书记的司机看他们两人的表情像看二傻子似的,就差说这村长咋当上的?这大杨村也太不靠谱了,还人工种植蘑菇?还开厂?

    村长一看恨不得拉着两人去他们村沈建民家看看。

    自然他是不能的。

    镇委书记人很好,也很认真听了他们的计划,温和的看向两人,“我可以特批你们村以大杨村集体的名义办厂,但是我有个条件,蘑菇以后需求量大,你们村肯定供应不了,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能带动其他村子,一起种蘑菇。

    希望我们镇把蘑菇销售至全国,变成养殖蘑菇大镇。沈村长你同意的话现在我就让人给你办手续。”

    徐会计一听领导这话不愿意了,刚要上前反驳,村长连忙拦住他,“书记,我答应了,但是我们村最少种两年的蘑菇才能让其他村种植。”

    “好。”书记也是干实事的人,叫来工作人员给开好证明,就让人回去了。

    “村长,你干嘛答应,以后别的村要是也种蘑菇,咱们不就挣少了?”徐会计埋怨村长,不应该答应,关键没法和村民没法交代。

    “你以为我愿意?没看书记说啥?同意才给办手续,还有你以为我笨?我只是说把种植蘑菇教给其他村,可没说咱村干啥都教给别人?”村长笑的跟老狐狸似的,一副你还嫩点的臭屁样。

    看徐会计急得抓耳挠腮的样,在他耳边小声道:“蘑菇酱。”

    徐会计眼睛里闪着光,竖起大拇指,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两人折腾一大天,回村的时候正赶上大家下工,一起去了沈建民家。

    “村长,会计,还没吃饭吧,随便吃点。”张翠兰晚上做的打卤面,配的蘑菇酱。

    两人直勾勾盯着饭桌上的蘑菇酱,一句话没说。

    沈娇娇疑惑的问,“村长爷爷,会计爷爷,你们在看什么?蘑菇酱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沈娇娇一家三口都不太明白为啥这两人回来不回家,跑她家来干么?

    “我们来看看你家的蘑菇酱。”徐会计说着咽了咽口水,看向厨房,建民媳妇咋还不把面条拿过来。

    沈娇娇:???

    “村长爷爷,蘑菇酱怎么了?你们这次去镇里不顺利吗?”

    还没等回答,张翠兰就端出一大盆面条,给每人夹了一碗,两人也不客气,舀了好大一勺子酱拌面吃。

    冒着白烟的面条和带有酱香味的蘑菇混在一起,蘑菇的清香,大酱的酱香味,筋道的面条相融后,美得就像一幅油画。

    几人动作一致,狠狠地吸了一口。

    “真香。”

    秃噜秃噜的开始吃起来,一句话都没说。

    吃完后,村长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异常满足。

    “建民媳妇,你这蘑菇酱放肉没?怎么这么香?”

    “没有,就是普通的调料。”张翠兰不知道村长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答了。

    村长听完这才把去镇里和书记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建民媳妇,你觉得咋样?其他人能做好不?”

    张翠兰知道这事不能开玩笑,心里合计了一下,“村长,可以,我知道的人我妈和我两个嫂子,还有村里有几个嫂子也行,他们手艺都没得说。”

    “村长爷爷,你们想这个有些早,蘑菇酱好吃,但是运输是个问题,不宜久放。

    现在我们最要紧的是先种好蘑菇,等以后有条件,买了机器,才能运到外面,就像罐头一样。”

    几个大人都低头思索,没错,现在还是得抓紧弄棚子。

    村里选择了离去镇里大路近的荒地盖的棚子,用了一亩多地。

    林文轩这时也研究出了新品种,杏鲍菇和香菇。

    香菇气味独特且味道鲜美,用来做菜最合适不过,杏鲍菇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林文轩对这两种蘑菇都很有信心。

    很快蘑菇棚就搭建好了,种上三种蘑菇,村里人也和沈建民这几家会种蘑菇人家学习,这可都是钱!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沈娇娇迎来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期末考试沈娇娇还是考了满分600分,同校的学生都佩服沈娇娇,人家不仅年纪小,还总跳级。

    她顺利的从小学升入大杨镇第二初中,入学考试后她直接从初一跳到了初二。

    哪怕她上初中后,考试也仍然考了满分,依旧保持着全年级第一的成绩。

    现在她要学习很多东西,自从可以光明正大的接触,沈娇娇就开始忙了起来,林文轩和妻子都是高学历,林文轩学的是农业,而苏玉如学的则是语言,她精通八种外国语。

    沈娇娇过目不忘,一点就通,学习还刻苦,不管什么知识都特别感兴趣,林文轩两口子都特别喜欢她,两人恨不得把一身本事都教给沈娇娇,沈娇娇也没让两人失望,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

    当然林渊也和沈娇娇一起学习,有竞争才有进步,只不过沈娇娇学的轻松,而林渊勉强才跟上她的进程。

    这边两人学习的如火如荼,那边林文轩却混的风生水起。

    自从村里种蘑菇,林文轩三口人在村里的地位直线上升,他不仅会种蘑菇,还会种庄稼,培育秧苗啊,播种啊,施肥啊,他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村里人都听的如醉如痴,茅塞顿开,以前不懂的地方被点醒,豁然开朗。

    现在村里人看见林文轩眼中都闪着光,一口一声老师,叫的那叫一个亲切。

    林文轩也不计较以前村里人的态度,还给了一张农家肥的方子,回报村里。

    村里人也知道沤肥,但是那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土方法,费时费力不说产量也没增加多少。

    而林文轩给的农家肥的方子据说在播种前洒下去,不仅能增产三分之一,还能给土地增加营养。

    村长的心怦怦跳,增产三分之一?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粮食。

    粮食才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对村里人来说,增产粮食能填饱肚子,对村长自己来说,能为他增加业绩,他老了,升是升不上去了,不过他儿子以后肯定能顺利的接替他。

    不过他也不能拿全村的地这么干,就弄出一块相对瘦一些的地做试验田。

    失败了,就这么一块瘦地也没太大损失。

    村里人也都同意,嗷嗷就是干!

    沈娇娇升入初二不久,就到了播种的季节,大家刚忙完。

    第一茬蘑菇就可以收获了,为了更好的销售,村里特意派人去市里各个厂子推销,还没等蘑菇成熟就预定出去了。

    这次种出蘑菇五万斤左右,五毛一斤,一共赚了两万五,交给公家后每家还分到一百多元钱,这还不算自己家种的蘑菇赚的钱。

    村民们兴奋的大喊大叫,以后他们再也不会饿肚子,家里的孩子能上学,也盖的起房子。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林文轩亲自种的那块实验地,也没让大家失望,收割稻田时大家围着田地,都跃跃欲试的想下地干活,所有人都见证了这令人激动的时刻。

    和去年相比,收成确实增长了三分之一,田地里一片欢呼雀跃声。

    “村长,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太好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这是幸福的眼泪。

    徐会计也高兴,一把年纪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在那蹦蹦跳跳,“村长,咱们得告诉镇委书记,这是大喜事,全国的大喜事。”

    “对对对,林同志和我一起去镇里公社,走走走。咱们现在就去。”

    说着就拉着林文轩还有徐会计一起去了镇公社。

    镇委书记听到三人的汇报,一脸严肃,这可是大事,要是真的,就是全国的大好事。

    林文轩递上自己的观察记录小本,上面记录的清清楚楚,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播种,杀虫……如果按照林文轩记载的科学种植,照着这个思路全国普及,或许国家就不会饿肚子。

    镇委书记捧着记录本,看的目不转睛,这可是宝贝,但更大的宝贝是写这个本子的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