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首辅嫡妻 > 第110章 雨夜抛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漫天的雨珠肆意落下,黑夜里,一个身披蓑衣的男子突然推着一辆推车出现,他垂首扶了下歪斜的斗笠,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远处的农户还亮着灯烛,浅橘色的灯火给了黑夜唯一的温暖。

    除了雨滴落的声音,和推动木车发出的轱辘碾压声外,再无其他杂声,男子放松了警惕,继续推着木车往前走。

    破败的庙宇失去了令人敬畏的禅意,不知何时被雨水冲洗倒下一面墙,沙石堆在大殿内,供奉台上的果子和干饼早就发霉,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此处已经很久没有人过来供奉神明了。

    张林推着木车停在庙宇前,迟疑了一刻,便当机立断推着木车进去了,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菩萨的双目。

    往日瞧着慈眉善目的菩萨,此刻看来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诡异,处处都透着一种危险的气息。

    狂风裹挟着雨水劈头盖脸袭来,张林顾不上满脸的雨水,拖拽着木车上的那一个重物往大殿中走。将那重物抛下后,他阴险地冷笑一下,随后拖着木车离去。

    “又死人了!”穿着靛蓝色衣服的衙役踩着一洼水坑,急匆匆地奔来。

    沈熠伦忙放下碗筷,问道:“在何处发现的?”

    才吃了一两口早饭就听见了这个噩耗,他情绪不佳,扳着一张脸。

    “靠近河边的一处破庙,好久都没村民去祭奠了,要不是正好遇上一个赶路人,恐怕还不知道失踪的刘老三就在那儿呢!”

    衙役心惊肉跳,将当时发现的场景描述出来,“大殿中摆放着一个用牛皮包裹的重物,一般人根本抬不动,且那东西很诡异的呈现出人形。”

    “我们猜测牛皮里包裹的就是失踪的刘老三。”

    “走吧,先过去看看。”从帘子后走来一个青年,玉面俊秀,着紫色官服。

    沈熠伦忙道:“大人不先吃点儿东西?”

    衙门离河边还有一段路程,他们办案子哪儿顾得上吃东西,此刻不用些食物,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空闲时间吃了。

    晏倾抬手,淡淡道:“不吃了。”

    于他而言案子最为重要。

    跟着晏倾共同处理了几桩案子,沈熠伦对他的个性了解清楚,知晓他是个固执的,于是吩咐衙役将桌上的糕点打包了几块。

    自己则是极快地将碗中的清粥吃了,又塞入了几口小菜。

    淋了一夜的雨水,道路上遍布泥泞,晏倾骑在红鬃马上,见道路上有几条深刻的车辙子痕迹,紧抿着唇并不多言。

    一路疾驰过去,不多时就来到了破庙前。

    “大人,那人就在里边。”早在此处等候的青桐迎了上来。

    晏倾和沈熠伦进去,一抬头就看到了殿内供奉的那尊菩萨,与其他寺庙供奉的菩萨不同,这尊菩萨因年久失修,所以缺失了半边脑袋。

    嘴角依旧挂着慈爱和善的笑容,可缺失的另一半就显得有些诡异。

    几个衙役沿着殿中摆着的那个牛皮包裹站成了一个圆圈,各个屏气凝神,右手都不约而同地握住了刀剑。

    青桐上前,半蹲下身子,指着牛皮道:“属下查过了,这是本地官府寄养在乡民家中的耕牛。”

    “耕牛对于乡民农耕十分重要,更何况这头耕牛乃是官府寄养在乡民家的,乡民一向忌惮官府,必定会仔细照料,又怎么会突然失踪?”

    晏倾的疑惑,也是沈熠伦的疑惑,于是两人看向了一旁等候着的村民。

    “大人饶命啊,小的一直仔细照看耕牛,可昨个儿夜里雨水太大,加上小的忙着收割农作物,白日里太累了,晚上就没来得及去看耕牛还在不在。”那人一个劲儿地磕头。

    晏倾见其肤色蜡黄,手脚粗大,眼神虽然有些躲闪,但并无任何心虚。

    看来此人并不知晓是谁偷走了耕牛。

    他撩开官服,半蹲下身子,仔细地触摸牛皮,发现这是一块比较完整的牛皮,扯了扯用来缝纫的线,异常结实。

    “看起来像是渔民们用来打捞的鱼线,寻常的线承受不了这么重的力度,会崩开的。”沈熠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引得晏倾点头,道:“却是鱼线,且这鱼线应该比寻常的鱼线制作的更加精细。”

    沈熠伦听后,直接上手,摸了摸鱼线,道:“比寻常的鱼线少了两股。”

    他看向这一整块牛皮,不由得皱起眉头。

    比寻常鱼线少了两股,却能够承受住如此重的力量,看样子编织这根鱼线的人手艺不错。

    “会是个女子犯案吗?”

    提出这个推测后,沈熠伦又很快摇头,否决道:“虽然暂时不知里边的人是不是刘老三,但这个物体重量不轻,寻常女子根本没有力气将他抬到大殿。”

    “你说的没错,不是女子,而是一个身材中等,但力气不小做体力活的男子。”晏倾用手指做尺子,沿着缝纫的痕迹比划了一下,然后让开给他们看。

    “一般女子缝纫都会采用来去缝或者直线缝,这些手法都会有其一定的规律,最后呈现的痕迹一定是相等的,宽窄距离也相差不大。”

    青桐忙道:“这些缝合的痕迹长短不一,说明绝不是女子所为。”

    “且最后打结的手法很粗糙,并没有将线头处理好,而是草草的露在外边。”晏倾将打结的地方指给他们看,道:“能够编织出这么精细的鱼线的人,绝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粗糙的事情。”

    “大人的意思是——编织鱼线的是一个人,缝纫牛皮和抛弃尸体的又是一个人?”

    “这是团体作案!”

    算是大半个月时间来,他们掌握的一个有力证据吧,至少证明了这场连环杀人案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体犯罪。

    “大人,我们把鱼线剪断吧!”好不容易有了线索,知府秦志十分兴奋,他迫不及待地吩咐下去,让人将衙门里的仵作带过来。

    仵作早已在殿外等候,踩了一脚的泥水,听见呼喊声后,忙应了一声,用一旁的木块擦了擦鞋上的泥巴,跌跌撞撞往殿中走。

    那块木头被他随手往地上一扔,飘在水坑中,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