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48章 譬如朝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文台的离场并没有结束庆典的气氛,诸位诸侯依次站上高台,接受少帝的封赏。

    诸侯们终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对于此行也显得分外满意。

    同时他们也看到,尽管少帝没有直接封赏楚昭寻本人,但对于平北将军褚飞燕的封赏却更上一层楼。

    他如今成为了掌管天下军马的卫将军,尽管在大将军这一封号始终空缺的现在,平北将军与卫将军都能统领天下军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但这进一步强化了褚飞燕在封号上的殊荣。

    纵然众位诸侯,不清楚褚飞燕与楚昭寻的父子关系,但恐怕没有人会有所疑问,褚飞燕的殊荣终将归楚昭寻所有。

    再加上方才目睹了楚昭寻恩赦孙文台那一幕,只怕这头江东猛虎也被他驯服。

    如今天下间究竟还有谁能与楚昭君抗衡呢?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个名字,那便是天下楷模袁本初。

    可如今袁本初的下场,也是众人皆知的。

    突然,在褚飞燕的加冕仪式上,他忽然扶刀而立,环视众人,接着向少帝拱手道:“陛下,今日我以卫将军之姿,登临未央宫,也有一番话语想说与天下同僚。”

    少帝一愣,由于不知此人底细,倒也难以分辨此人的用意。

    昔日大将军何进为此人封将军号之时,其实是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的。

    说到底,此人先前仍是匪首,无人懂得大将军何进的用心良苦。

    但如今,少帝对楚昭寻已经是无条件的信任,想来有他推荐的人,也不至于穷凶极恶,拂了汉室的脸面。

    而此时楚汉的表情也是一脸茫然,不清楚褚飞燕究竟所为何事,要在这加冕仪式上请示少帝。

    少帝最终还是答应了,毕竟这是卫将军的加冕仪式,且无论如何,此人代表了诸侯联军最高的名誉获得者,岂可当着其他诸侯,扫了此人的威严?

    只见褚飞燕得到少帝的首肯之后,便冷然喝道:“将罪将袁本初带来!”

    群雄哗然,虽然众人皆知褚飞燕乃是楚昭寻的拥趸,而楚昭寻又与袁绍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可如今是刚刚击退西凉军,且将董卓暴尸十日之后的大喜良辰,谁又能料到他将会在这样的场合上对天下楷模袁本初发难呢?

    但此时楚昭寻声名如日中天,这褚飞燕也是天下兵马的总领导人,又有谁敢抚其虎须?

    于是众人便让出一条道来,心中都有一股兔死狐悲的凄然。

    眼见袁本初披头散发,手戴铁链,双目涣散无神,如同一个乞丐在众目睽睽之下向高台上走去。

    即使先前早已预料到,袁本初将死于楚昭寻之手的曹孟德与刘玄德二人,也偏过头去,不忍心仔细看这等惨状。

    而楚昭寻看清了袁本初的面貌,更是百感交集,他握紧双拳注视着这个今生最大的仇敌,却没有一丝的喜悦。

    他不是没有想过如何将袁本初以最残忍的手段杀死,但即使他幻想过千次万次,也绝没有想到会在今天突兀的实现。

    只见袁本初终于来到了高台之下,他俯首面对着昔日最大的仇敌,却身躯颤抖,不敢有任何的言语。

    而少帝自然是知道天下楷模袁本初的,也心知肚明他与楚昭寻的一些梁子。

    但褚飞燕借此机会,要在未央宫前,洛都城下,将袁本初羞辱至死,他稚嫩的脸上还是涌上了一丝不喜。

    只见他皱眉向褚飞燕问道:“卫将军,敢问此人犯下何罪?”

    褚飞燕淡淡一笑,道:“此人道貌岸然,身为天下楷模,四世三公的袁氏出身,却暗杀了王匡,夺取河内太守一职,抢夺其兵力,如此才成为一方诸侯。且加入诸侯联军之后,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在得知董卓已死后,更是私自逃跑,不免令人浮想翩翩,其人难道是去西凉报信乎?如此不守军纪,本应立时处死,但念其身份特殊,所以留了此人性命!”

    一直俯首沉默的袁绍忽然抬头怒吼道:“你这黑山匪首焉能血口喷人?我袁本初岂是与西凉贼子狼狈为奸之人?那时我见诸侯失去了雄心,只想着领受楚昭寻为他们带来的封赏,嗟来之食,我岂能甘心受之?今日栽你手里,我心亦有不甘!”

    说罢,袁绍拖着身上的铁链,环视四周,如同一头困兽。

    而昔日与他有旧之人,今日皆沉默以对,甚至在袁隗死了之后,这朝中也已经没有了袁氏的掌权人。

    局面格外沉闷。

    “楚昭寻!若终有一人要来杀我,也当是你!”

    那是袁本初的怒吼。

    楚汉默然,只是静静地看着袁绍,见这位容颜神威,曾经被天下人敬仰的男子,如今却如同一只疯狗。

    他心中又何尝没有那许多感慨?

    袁绍见楚汉不答,还以为他心虚作祟,不能言语,便狂笑道:“楚昭寻,我以为你到底是英雄人物,没想到只是一个假手于人的懦夫!天下皆知是你要杀我,又为何不敢现身呢?难道你只能依仗天子之威,卫将军之锋锐,以及小人得志时,那该死的天运吗?”

    袁绍知道今日不幸,便也不顾什么君子风度,索性将想说的一并说出。

    而十八路诸侯之中,倒有不少与他想法应和之人。

    此时曹操低声对刘备道:“玄德,你且看清楚了,楚昭寻这一番对答,将会决定此人究竟是天下群龙之首,又或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世之奸臣!”

    刘备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便与曹操一同驻足观看。

    只见众目睽睽之下,楚汉向前迈出一步,大声道:“此言差矣!我楚昭寻若是要杀你,焉用藏于他人之后?难道你袁本初自以为比董仲颖更难杀吗?”

    “还是说你袁氏当真如日中天,比一万西凉军围攻于我之时,还要险恶吗?”

    若是他人如此诘问,恐怕将会引得众人哑然失笑,但楚汉说来,当真荡气回肠,且又有谁能够驳斥他?

    说实话,今日的庆典汉室得以如此高高在上,有一半都是楚昭寻的功劳!

    袁绍兀自冷笑,盯着楚汉不止,而楚汉则上前几步,大声道:“三年前,我诛宦事成,却被尔等猜忌,要将我赶尽杀绝!难道追了我几日几夜的,不正是你袁本初吗?只是今日形势变换,我在上,你在下,如是而已!”

    “若三年前你能留我一条生路,又焉有今日之祸端?你我二人已是死仇,又何必在此说什么大义!你可知有多少人命,要算在你的头上!”

    “留人一条生路?”袁绍挑眉道:“汝当真问心无愧乎?”

    “人命,说得再好听不过了!那么又有多少条人命,要算在你楚昭寻的身上了!”

    “不错!”楚汉面色平静,沉声道:“我这一生亦是杀人无数,双手沾满了鲜血。也正因如此,若今日是我被你袁本初生擒,亦不会有任何怨言!说到底。都是成王败寇罢了!”

    说罢,楚汉转身对少帝拱手道:“天子明鉴!此人与我,实在是不共戴天之仇,我亦不想以军令处死此人。索性便将话放在明处,我楚昭寻,便是要杀了袁本初!”

    少帝骇然,而楚汉则不顾他人的目光,继续道:“不论今日明日,今年明年……若陛下今日开恩将此人赦免,我便一人一剑埋伏于此人家中,将其处死!若是陛下也以为此人有罪,那么便请饶恕臣的无礼了!”

    此言一出,少帝也不知如何相对。

    听楚汉的意思,他誓要将袁本初斩杀!

    且无论他这天子做什么,其实已经没有用了。

    难道便因为楚昭寻放言要杀了袁本初,还反而要治楚昭寻的罪吗?

    或是因为楚昭寻如此桀骜,便要保护袁本初,挫一挫他的锐气?

    可又如何防呢?

    只能眼睁睁看着楚昭寻将其处死了。

    想到此处,少帝便做出一番姿态来,道:“袁将军,方才卫将军所言,可确有其事?”

    袁绍已经被楚汉的宣言吓得不轻,脑子一时转得慢了,没有立刻回答,天子便抢先一步道:“无论如何你都不杀死河内太守王匡,以图一己私利!朝廷命臣,岂容汝说杀就杀,乱了纲常?”

    少帝背过头去,低声道:“楚将军,此人既然有罪,朕便索性卖你的人情!”

    众人尽管都知道少帝所言实在牵强,他袁绍杀了王匡的确不假,可这乱世之中,谁不是杀着朝廷命官,踩着尸体上位的呢?”

    不提旁人,那孙文台一路向北,若不是将沿途城池的太守全部杀尽,又焉能畅通无阻,声势如此浩大?可天子为何对此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说到底,也都是明里暗里在帮着楚昭寻罢了!

    但众人纵然心中明白,又焉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呢?只得眼睁睁看着楚汉谢了天子的恩惠,俯身拔剑,向袁绍走去。

    袁绍此时脸色煞白,再也没有了昔日那雍容不凡的气度,反而如丧家之犬,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他回首过往,自己乃小婢所生,自幼便不得父亲喜爱。为求虚荣,故而发奋图强,以至于逐渐成为天下楷模,与那路中恶鬼的弟弟,可谓云泥之别。

    少年时与曹操等人厮混在一处,虽也曾沉溺于声色犬马之间,但到底记得肩上重任,不曾纵情娱乐过。

    弱冠时母亲仙逝,守孝六年,天下间人人称赞,似乎年轻一代的翘楚,非他袁本初莫属了!

    然而不意却有楚昭寻这等出身于乡野,而闻名于乱世之中的人物,心生妒意,以至于从此方寸大乱。

    诛宦之时,只想尽收渔翁之利而不可得,事成之后,因妒忌楚昭寻之功绩,故勾结太医,将先帝驾崩的责任推到其人头上,令天下群雄并攻之。

    为斩草除根,不顾身份,与袁公路日夜不息,以至于走火入魔,竟在此纷乱中间接地将袁术害死,自此袁氏衰落,自己始终难脱其咎。

    此后三年,又是担惊受怕,良心不安,以至于夜不能寐,形容消瘦。且思虑过多,而无一事竟可以成。

    如果那时,可以放下心中成见与这出生乡野的楚昭寻精诚合作,那么看今日其对孙文台如此宽容,自己未必会走到穷途末路!

    “唉。”

    袁绍终于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面前却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他讶异地睁开眼睛,只见楚汉将腰间佩剑掷于自己面前,大声道:“我不愿杀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我曾听闻袁公说过,[汝剑锋利,吾剑何尝不利]这等豪言,既然如此,那便让我瞧瞧袁公的剑术吧!”

    楚汉又从怀中抽出一柄匕首,身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将袁绍身上的铁链削断。

    而袁绍惊魂未定,愣愣地望着出汗,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起身将那柄剑拿起。

    可忽然,袁绍觉得眼前的情景实在过于滑稽,不禁扶剑大笑起来。

    楚汉默然以对,此时天下群雄均是见证,却也无人问袁本初为何发笑。

    只见袁绍癫狂片刻过后,哈哈大笑道:“楚昭寻,你这柄天下利刃,竟然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我袁某交手,实在太看得起我了!请问我可有一丝一毫的生机?如此侮辱人的手段,也只有你楚昭寻才想得出来!”

    楚汉心中自然明白,袁本初说得倒也不无道理,天下间何人配与他放对?

    只是他的确不愿杀死铁链中的袁本初,不是因为仁慈,而是没有反抗的猎物杀起来也没有什么趣味。

    他恨袁本初入骨,脑海中甚至浮现起黄仁那年轻的脸来。

    甚至他与白素分离,三年又以貂蝉的身份重逢,是不是也应该算到袁本初的头上呢?

    只见袁绍手执倚天剑,披头散发环顾四周,那十八路诸侯中,有不少是他的故人,不少是他旧日的死党,可如今也都默然不语——曹操倒是直视着袁绍,丝毫没有愧疚伤感之意。

    但其他人的眼光,都太冰冷了。

    似乎眼前死的,并不是那昔日的天下楷模,而是一只鸡,一只狗,或本来就是一具尸体。

    忽然间袁本初想起三年前,曹操在树下为他吟诵的诗句,一时情难自已,大声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毫无征兆地,他用倚天剑插入自己的心脏,就此了却了这难以评价的一生。

    袁绍的血流在地上,而楚汉则凛然注视着袁绍的脸。

    他本可以阻止的,本可以不要袁本初死得这样潇洒快意,但忽然间,他觉得纵然自己将袁绍折磨一番,三年前的那场追逐,也早已定格。

    黄仁永远十四岁,埋在郊外的野草之下。

    于是楚汉只是默默看着袁绍自戕,然后将倚天剑拔出,擦了擦上面的血迹,再也没有看尸体一眼,就此回到了人群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