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156章 失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人,对泸水铁城的修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支持。

    可他们还是把这座城,当成了临时的避难所。

    柳楚儿又把那一万余亩土地重新租出去了。

    沈麟只得默许。

    大农场计划,任重而道远啊。

    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陈云建议道。

    “我们可以鼓励官兵结婚分家嘛!”

    “城里太需要人口填充了。”

    “单单泸水村的一千来人,根本不够用。”

    二叔沈忠元也提议道。

    “工坊招募的外地师父,也可以鼓励他们卖掉以前的产业。”

    “全家搬进城里住,不比过去的泥坯茅草房强?”

    确实,城里太空旷了。

    哪儿哪儿都需要人手。

    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就得上百人。

    工坊、采石场,如今六七百雇工还不够用。

    营造司就是专管城市建设和维护的。

    沈中平将从一千五百余人中招募三分之一。

    壮男壮妇倒是无所谓。

    居民楼和学校,就得修个大半年。

    以后还得修建通往各村的水泥路。

    这些人,有干不完的活儿。

    沈麟大手一拍。

    “这样,咱们开设一家银庄,发放低息贷款。”

    “鼓励大家贷款买房,年利息嘛,百分之三就行。”

    “当然,也鼓励大家存钱,一样给利息,定为年息百分之一。”

    “我们要尽量争取,让各村的老百姓都搬到城里来。”

    “一是为了安全,二来聚居人口越多。”

    “城里那些铺面,也都能租出去。”

    “本官不图收上来多少租金税金,就图一个繁荣便利。”

    人口过万,衣食住行不都得消费?

    一潭死水就能活了。

    目前,官方开业了好几个铺子。

    油盐酱醋,日用百货都有。

    粮食、肉类,农具、布匹等等也有卖。

    人一多了,说不赚钱那是假的。

    实际上,务工的,参军的,月饷一两起步,还包吃包住。

    足以养活一家老小了。

    哪里还需要去耕田种地?

    再说了,家属也可以去干别的活儿。

    无论是开个小店,买点蔬菜瓜果。

    还是进入工坊,当个清洁工也能赚钱嘛。

    田文青激动地道。

    “你们这些村长真是笨蛋。”

    “计较三瓜两枣干啥?”

    “就算不为自己,也得替娃娃们的未来考虑嘛!”

    “等学校建好了,大人承诺包吃包住。”

    “你家孩子能在学校呆五年,读书,不花你一个铜板。”

    “难道,你们指望自家孩子将来。”

    “也跟你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在老夫看来,尔等当个副司长和吏员都不合格。”

    “只是,大人如今,基业草创,无人可用罢了。”

    “矮子里拔长汉喽!”

    三叔沈忠和也语气幽幽地道。

    “老田说的不错。”

    “你们好好想一想。”

    “等大人羽翼渐丰,声名远播。”

    “别的不说,单单咱安定城里,各大镇子。”

    “有多少读书人磕破脑袋,想找份月饷一两银子的活儿干?”

    “你们觉得,能竞争得过他们?”

    沈中平人老成精,反驳道。

    “那不一定,人都是学着来的嘛!”

    “咱们也有上进心的。”

    “实在不行,就把自家娃娃都送进老田的学校去。”

    “老子不行,难道儿子还不行?”

    在场的人都轻笑起来。

    大人的手笔真不小。

    孩子读书上学的费用,吃住都包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啊。

    光是三个里的适龄娃娃,八岁起,十四岁以下的。

    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多。

    这一年得花多少钱啊?

    以后生活好了,大伙儿的空闲时间也多了。

    还不得可劲儿造娃娃?

    免费教育,开支也只会越来越大。

    头艘船的便宜,咱们得赶紧占住了。

    反正可以贷款买房子,二十两银子很多么?

    三五年就赚回来了。

    回头得鼓励亲戚朋友赶紧搬家。

    老房子舍不得卖,可以留着老人住嘛。

    家里那点田亩,农忙时节回去帮帮忙就行。

    实在回不去,也可以雇人。

    几百个铜钱就能解决的,算啥麻烦?

    沈家集下面,还有好些个穷村子呢。

    三十个铜板,雇人干一天活儿。

    你要多少人没有?

    到了铁城,就彻底安全了。

    坚固的水泥房住着,水就通到厨房厕所里。

    这种好日子,上哪儿找去?

    新政策一出,泸水三个里就沸腾了。

    还有这好事儿?

    以往借钱都是高利贷。

    没有一成以上的年利息,你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百分之三的年息,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村民们四处打听,激动不已。

    “他叔,村长说的,是不是真的呀?”

    “那水泥房子,咱还亲手盖过呢。”

    “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的。”

    “大小便用水一冲,一点味儿都没有。”

    “城里人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

    某个老头翘着旱烟袋,笑眯眯地道。

    “当然是真的啦!”

    “我家三小子不就参军了么?”

    “他捎信回来说,已经办理那啥过户手续了。”

    “意思呢,就是已经弄到一套水泥房子了。”

    “你们呀,要抓紧些。”

    “拢共就两千套房子,分家的那么多,可不够抢的。”

    房子的情况,每家每户都参加过筑城,自然知道。

    城里地皮有限,两千套已经不少了。

    年前就能修建完毕。

    可老百姓也是挺聪明的。

    赶紧给当兵的儿子说媳妇,然后分家。

    泸水铁城所辖的军户,已经过上好日子的消息。

    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以往彩礼钱都出不起的贫苦人家。

    现在只要有娃娃当兵,或者在城里找到了活儿干。

    什么样的媳妇儿找不到?

    咱们东山、泸水、北江适龄中意的女子不够。

    可以去外面找嘛。

    没看到十里八乡的媒婆,这些日子都忙疯了。

    沈麟又发现,自己太年轻,失算了。

    老百姓,真是狡猾狡猾的。

    原计划的两千套房子,怎么也要住个万儿八千人的。

    结果倒好。

    接下来,天天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官兵申请结婚配房。

    好家伙,六间大房子,就住小两口?

    柳楚儿安慰道。

    “相公,这是好事儿嘛!”

    “你不知道,大家结婚的热情太高了。”

    “我统计过了,咱们铁城,又吸纳了四百多外地女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