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160章 吴七在行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泸水平价书店,在安定城一炮打响。

    每天顾客盈门,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周吴两家势力不弱,也没人敢去捣乱。

    安定县原本就是人文荟萃之乡,读书人很多。

    每年锦绣楼的仲夏诗会,几乎吸引了整个北地的才子佳人。

    这也让所有安定人倍感骄傲。

    就是再穷的人家,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读书识字。

    以往是买不起书,连族学的束?都交不起。

    现在好了,五十文钱就能买好几本,纸张更是便宜的不像话。

    上不起学不要紧。

    有了书和纸,可以自学嘛。

    老百姓很乐观向上,甚至鼓励孩子去族学偷听。

    都是乡里乡亲的。

    难道,老夫子还舍得赶走爱学习的孩子不成?

    如此一来,泸水平价书店每天卖出去的书和纸张。

    竟然达到了几万斤。

    记住,是斤,而不是按本算。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蜂拥而来,抢购。

    有钱人家也不甘落后。

    书本他们不缺,可纸张总是消耗品吧?

    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白菜价似的纸张了?

    没说的,买。

    先储备起来再说。

    所以,吴七别看在其他县又开了几家分店。

    售卖的主力还在安定县。

    这些天,他发现总是有十几个衣着清贫的读书人在店里晃悠。

    他们倒是第一时间,就买了几斤书籍回去。

    但耐不住沈麟印刷的种类越来越多。

    什么经义、文学、小说话本、历史游记、法律、词典……

    只要能找到原本的,不管有没有人买。

    沈麟统统都让人排版印刷。

    为何?

    他是打算建立图书馆的。

    几百种书算什么?

    他恨不得把沈家主脉的藏书,都搜刮来临摹一遍。

    这些种类繁多的书籍对于读书人的诱惑,是致命的。

    无奈囊中羞涩,好些人实在买不起了。

    再便宜又如何?人总得吃饭吧?

    好在书店面积够大。

    这些人来蹭书看,时不时也主动帮忙维持秩序。

    店里的员工也不会赶走他们。

    “袁秀才,廖秀才、老程、老张!”

    中午略微闲暇时,吴七招招手。

    他把四个蹭书看的清贫秀才,带到了隔壁的布店。

    这边就要冷清多了。

    “来来来,七爷请你们吃顿饭。”

    “工饭,很简单啊,你们别介意。”

    四个秀才老脸红红的,很不好意思。

    咱们蹭书看,就够脸厚的了。

    怎么好意思吃你家的饭?

    再说了,你家的工饭,好歹是两荤三素大盘大盘的。

    咱们几个,家里都穷的很。

    一个月,也舍不得买两回肉吃呢。

    袁世杰连忙摆手拒绝道。

    “七爷,这些天打搅了,怎么好意思要您请客吃饭呢?”

    “打扰了,我们马上就走。”

    另一个消瘦的年轻人叫廖明秀,他局促道。

    “就是,七爷,您能让咱们免费看书就不错了。”

    “这饭,咱不能吃!”

    说话间,他咽了口吐沫,肚子却不争气,咕咕响起来。

    吴七脸色一板。

    “不给面子是不是?”

    “七爷生意做得不错,还差你们一口吃的?”

    四人一听,还真不好拒绝了。

    另外两个,陈子文和张德尚都年过三十了。

    他俩面皮没有年轻人薄,人情世故也懂得多些。

    拱拱手坐下来,他俩倒想听听七爷还有啥后文?

    吴七倒是不急着说。

    一顿饭吃的飞快。

    四人心里很忐忑。

    也不好意思主动问,都没吃出饭菜的味道来。

    布店的掌柜送上几杯茶。

    东家请客,他当然要殷勤些。

    吴七喝了口茶,剔着牙线问道。

    “小袁、小廖,你俩任教的那个私塾,关门了?”

    两人面色沉重,均是点点头。

    都关门一个月了。

    读书人啥也不会,家里过的越发艰难。

    以后,都不知道该咋办呢?

    廖明秀道:“时局不好,捐资办学的那位商家回南方了。”

    陈子文忽然叹道。

    “也不知怎么的,大家好像,都不看好咱们安定似的。”

    “唉,我们育才私塾,距离关门也不远了。”

    “东家虽说是本地大户。”

    “可是吧,上半年囤棉花,现在都卖不出去,没钱了。”

    这事儿,吴七心里清楚得很。

    沈忠儒挑起棉花涨价,其他本地商家、地主纷纷跟进。

    原本三文钱一斤的籽棉,硬是被这帮人炒到七八文。

    实际上,普通织布坊,五文的籽棉,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每年都来安定,大宗买货的南方棉商一看。

    顿时气坏了。

    你们安定人太过分,简直是作死能手啊!

    难道大周?就没有别的产棉区了?

    当然有。

    顺着黄龙江继续西进,陕西、河套那边也不是买不着。

    于是,大棉商全跑了。

    安定棉商彻底被套牢了。

    不是每一家,都如沈忠儒那般家大业大的。

    他不在乎区区三五万两银子。

    大不了明年不种棉花,改种麦子好了。

    其他商家,哪怕压个几千上万两银子的棉花。

    也算伤筋动骨了。

    吴七嘿嘿笑道。

    “那帮家伙,活该。”

    “现在降价卖,都找不到买主了,哈哈哈!”

    降价也算有限,依然在四五文之间波动。

    还不是沈麟吃进的时候。

    他依然按兵不动,一点都不着急。

    偶尔买百十担,维持吴七的精品色布售卖就行了。

    张德尚哭笑不得。

    “七爷,话是这个理儿。”

    “可咱们这些科举无望的读书人,连教书的饭碗都要丢了。”

    “眼看衣食无着,家里等米下锅呢!”

    “这……这不是伤及无辜么?”

    吴七好奇地问道。

    “县城有多少?你们这样的秀才童生?”

    “七爷我的意思是,已经失业,或者前途不定的有多少?”

    四位秀才略微交流了一下。

    交游广阔的袁世杰沉吟道。

    “怕不是有二三百个?底下镇子没法统计。”

    “可能还更多些,但他们家里多少有几亩薄田。”

    “不至于像咱们这种,没了进项,婆娘娃娃就得饿肚子。”

    吴七眼神一亮,麟哥儿交代的事情,有眉目了。

    “沈家集西边的泸水,修了座铁城你们都知道吧?”

    廖明秀点点头。

    “知道呀,是咱们的大才子,沈麟弃文从武,搞起来的嘛!”

    “大伙儿都挺惋惜的呢。”

    “他那样的人,不继续科举之路,实在,太可惜啦!”

    其他几人也是一副痛惜的模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