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180章 忙碌的年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中平的营造司已经放假了。

    好在民房和学校家属楼,紧赶慢赶,总算在年前完工。

    这些日子,城里欢声笑语一片,忙得不可开交。

    十里八村的百姓,都忙着搬家呢。

    两千套民房,陈、梁两家的军官就订走了三百套。

    其他的,哪里够分?

    手快有,手慢无。

    抢购到房子的,自然是喜气洋洋。

    空手的,只能帮别人搬家,满眼的羡慕。

    铁城面积有限。

    下一批新房开建,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学校的家属楼,倒是没人抢。

    原本就是按照六百套的规模修建的。

    现在的先生还不到五百人,可以挑挑拣拣。

    房子是空的,家具和用品还得去买。

    没钱也不必担心。

    城里的银庄一样提供贷款。

    沈承的木工坊,可是忙了个昏天黑地。

    学校孩子的双层木床要赶工。

    官营家具店生意火爆得不行。

    什么桌椅板凳,木桶、木盆、木床……

    一送过去,就马上被抢购一空。

    连带着他老爹,沈忠贵开的木器店,都大大赚了一笔。

    年终大会上。

    所有与会的官吏都喜笑颜开。

    一个个作揖打躬,互道恭喜。

    到了今天。

    大家才明白沈麟的远见。

    把人口集中到一起,带来的兴旺,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

    油盐酱醋,果蔬粮油,家具百货零杂……

    哪一样不卖得热热闹闹?

    原本三个里十二村,就有一万二千来人。

    当然,邙山村自己有铁矿,小城堡,是不用下山凑热闹的。

    但是,还有其他的人口来源啊。

    近五百的外地先生,带来的家眷就是两千多人。

    陈家家眷又是八九百。

    好家伙。

    这座城的纸面人口,短短时间就超过一万五了。

    长期定居的可能没那么多。

    一万出头也少不了。

    占大头的,还是官兵的家眷。

    自然,并不是说三千五百兵,就有三千多户。

    不少人是兄弟,或者兄妹都从军了。

    后来还发展到,夫妻二人都在军中的,也不稀罕。

    沈麟公私分明。

    家里的工坊所出,肯定不会划到公账上来。

    即使他经常动用私兵,给自己工坊干活儿。

    也没人有意见。

    军费开支,另算!

    柳楚儿提交的财务报告,数字还是很喜人的。

    首先是银庄和二十间官营店铺、饭庄和旅馆。

    建成和开业的时间,长的有两个月,短的才十几天。

    可盈利也超过一万两。

    从上万人头上,赚这点钱很难么?

    沈麟是后世来人,他很狡猾的。

    那些临街的商铺,多达三百家,却只租不卖。

    目前仅仅租出去四十来家,收入还上不得台面。

    另外,就是二千套住房的出售。

    这就是高达四万两银子的一笔巨款。

    虽说绝大多数是贷款,但现银买房的也有四百来户。

    公账上,总存银过两万两。

    年终奖金,就很丰厚了。

    所有官吏,包括城里的清洁工、马夫、学校的先生等等。

    最多的能拿到二十两银子的红包。

    最低的,也有二两。

    皆大欢喜。

    工坊的三千余雇工和军队,同样收到了年终奖励,价值不菲。

    大笔银钱的下发。

    进一步刺激了城里的消费。

    过年了,谁还不得买点年货?

    于是,三叔沈忠和旗下的马车队忙活开了。

    几乎天天往沈家集和安定县城跑。

    大批量采购,肯定便宜很多。

    买回来放在官营商铺售卖,还能赚些差价。

    安定大码头,三十多艘大船一字排开,满载货物。

    一杆杆大写的“沈”子绿旗,迎风招展。

    吴七也来送行。

    身边还跟着个娇俏可人的小丫头。

    这丫头不是玩得乐不思蜀的陈无悔,还有谁?

    沈家三爷押着大船队,将要南下封丘。

    惊动很大。

    沈忠儒难得有这么风光的时候。

    他语气怪怪地指责吴七。

    “你小子不地道啊!”

    “这五六天,送来的,怎么全是书籍?”

    “宣纸和棉织品呢?咋都没了?”

    吴七心里暗骂。

    你个老东西,就偷着乐吧!

    还不是被你全吃进了?

    你犹豫过一点点么?

    咱店里零售,现在能卖多少?

    你沈家主脉杂粮不够抵扣,还出了五六万担精粮呢。

    七爷可是按照一斤一两二的高价结算的。

    你还想咋的?

    “三爷,大家一起发财,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好不?”

    “我敢打赌,至少一半儿,都装着我家的货物吧?”

    “这趟南下,你可是要赚大发了。”

    “回头啊,记得从京城给小侄带点礼物哦!”

    沈忠儒心里也暗骂死胖子。

    就知道瞒不过你。

    没错。

    六成都是你家的白菜价货物。

    三爷我派人换了好多马甲,才收拢过来的。

    咱家库存的精粮,都出去一半儿了。

    那止明面上的五六万担?

    “哈哈哈,一定一定!”

    “小七啊,你这纸张的都没了。”

    “书籍的生意也做不久了?”

    吴七一副惋惜发愁的样子道。

    “有啥办法呢?”

    “上游供货商不给了。”

    “今儿的两船书籍,算年前的最后一批。”

    “明年,还不知道该咋办呢!”

    沈忠儒和旁边的二哥隐晦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般低廉的价格。

    沈麟那小兔子崽子,挺得住才怪呢。

    纸张没了,书籍自然也会断货。

    咱们这条计策,釜底抽薪啊!

    呵呵!

    等过完年,就是我沈家纸的天下了。

    一条小泥鳅,怎能搅浑一湖碧波呢?

    沈忠信把三弟送上了船。

    “一路顺流而下,不得无故停留。”

    “据可靠消息,贼寇越发猖獗了,已经攻略了四个县。”

    “前锋进抵相州府。”

    “实在不行,你就别去相州了。”

    “这次,可是带足了三十万两银子的财货。”

    “咱沈家主脉,近几年的利润全投进去了。”

    “三弟啊,万事小心!”

    沈忠儒把膛子拍的砰砰响。

    “二哥,你就放心吧!”

    “咱这一趟,不翻倍赚回来。”

    “咱都没脸见你!”

    船队缓缓起航。

    沈家的面子足够大。

    水军甚至派了两艘快船,打算护送一程。

    其实在安定县,走内河水运,也没啥危险。

    沈家三十几艘大船上,可是带了五百全副武装的护卫呢。

    陈无悔眨眨着狡黠的大眼睛,凑近吴七耳边。

    “七哥,你看到没?”

    “这位沈家三爷,霉运当头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