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224章 消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时分。

    泸水河的水雾弥漫了半座城。

    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宛若仙境。

    鸟雀欢快地在常青的香樟树枝叶间,鸣唱打闹。

    沈麟练了一套拳,又去冲了个热水澡。

    才用面巾踩着湿漉漉的长发走了出来。

    迎面看到白娘子领着两个孩子走来。

    大的十二三岁,是个长相清丽的小丫头。

    矮一些的,是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墩。

    这明显就是两个刚到铁城没几天的孤儿。

    眼神中还透着几分怯怯,也有不少好奇。

    “哟?”

    “无暇,你认识他们?”

    白娘子莞尔笑道。

    “是呀!”

    “他俩还是我在临漳城里救出来的呢。”

    “学校孩子太多了。”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

    “大些的叫香儿,小胖墩叫小虎,姓刘!”

    “我打算让他俩以后,就住家里。”

    “放学回来,我亲自教导好不好?”

    沈麟一听,顿时眉开眼笑。

    你都说“家”里了。

    本公子还能不答应?

    他蹲下身子,捏捏小胖墩的脸。

    这孩子以前的家,应该过得不错。

    “难怪虎头虎脑的,这名儿好!”

    “好啦,香儿,小虎,以后呀,这就是你们的家。”

    “咱们一起守好它。”

    “走!”

    “吃早饭去。”

    两孩子新到一个环境。

    又是这般庞大,还戒备森严的宅院。

    不心生惶恐才怪呢。

    “谢谢大人!”

    白娘子的眼中都有些惊讶。

    她可没特意教过。

    两个大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点点头。

    家教不错的孩子,可以好好培养。

    陈无双姐妹俩已经坐在餐厅里了。

    柳楚儿昨夜没睡好,看来是赶不上早餐了。

    沈麟接过一碗红薯粥,这是他的最爱。

    万幸来到这似是而非的大周世界。

    不但有辣椒,连花生、西红柿和红薯都不缺。

    只是种的人不多而已。

    老百姓田亩有限,都上赶着种麦子呢。

    好东西也当成杂粮了。

    不过他们好像还没发现红薯的产量高。

    现在没良种,也没有专门培育。

    红薯个头都挺小的,可惜了。

    不过,沈麟计划明年大量推行种红薯。

    那些山地全种上。

    他自然有办法增产,保证让大家吓一跳。

    家里多了两个小孩子,自然热闹不少。

    不过大家庭有规矩。

    以后他俩跟沈麟同桌吃饭的机会估计不多。

    白娘子倒是不急着走。

    这次跟着贼寇跑了一趟临漳。

    五千山贼没杀几个人,反而收获颇丰。

    他们搜刮大户所得的粮食就几万担,银钱物资也不少。

    后来,杨成良派人交付了三万余孤儿。

    给他们补偿了三万担粮食。

    起码说明一点。

    老杨这个人,还是有良知的。

    可惜,身处一个大贼窝子,他能改变的不多。

    山贼满载而归,暂时不打算出去浪了。

    大冬天的,就算过完年好几天了。

    山里还是冷得很,猫冬是要继续的。

    送孤儿前来泸水的陈家寨子弟,又拉着大批棉衣棉被回山了。

    这次可不敢走水路,辽人有大战船出没。

    沈麟的四艘铁皮船太小,忙着跑安定段都提心吊胆的。

    暂时也不敢走北邙山的荒芜河段。

    陈家人回去,只得南下荒草滩,绕个大圈子。

    泸水西岸本来就不好走。

    马车并行都做不到,有些地方还得人抬着走。

    幸好来的时候是送孤儿,不好走了,孩子可以下来。

    回去带的棉织品属于抛货,勉强通行。

    好在陈天浩的大批马队还等在尉氏县东北角。

    他可不敢带着大批马贼直接跑到泸水铁城来。

    那不就把两家的关系,大白于天下了么?

    等他们人拉马驮地赶到黄家堡。

    就连杨成良和赵归一都惊动了。

    “老陈,你们去抢夹山县,还是忠县了?”

    “怎么弄回如此众多的棉被棉服?”

    “老天,得近十万件,几十万斤吧?”

    陈天浩当然不会说,是用孩子换来的。

    这已经够山里人换一茬儿了。

    另外那三万多孩子,他还打算找沈麟换成其他物资呢。

    嗯嗯,抵消武器款项也成。

    本总督不占那小王八蛋的便宜。

    可惜,三千匹战马,他绝口不提。

    那才是最值钱的玩意,就当聘礼了。

    “哈哈哈,老夫跟各寨商量一下,觉得银子没鸟用。”

    “咱们就在泸水河等了七八天。”

    “这不,夹山的一个老朋友,帮忙全换成了被褥棉服。”

    “山里缺这个。”

    夹山县和安定县都产棉。

    杨成良当然知道。

    义军劫掠了沈忠儒的船队,不也收获了好几万担棉织品么?

    还被他果断扣下了。

    咱义军也需要保暖物资嘛。

    这么一说,就解释得通了。

    杨成良还以为,这帮山里马贼顺着泸水河去偷袭沈麟呢。

    没去?

    留着挺好。

    “老陈啊,你们回山补过年节,可以!”

    “前些天,咱们打到了真定外围,黄知府吓得不轻。”

    “泥人也有三分火性嘛!”

    “黄炳仁怕是要纠集大批乡兵和班军过来报复。”

    “倒时候啊,还需要你们出山帮忙呀!”

    陈天浩故意惊诧不已:“哎哎,老杨,你也太小瞧义军的实力了吧?”

    “就算黄炳仁能说服相州、邢州等地一起出兵。”

    “纠结七八万乡兵、班军又如何?”

    “那些乌合之众,哪里是咱们的敌手?”

    “没问题,你派人传个信儿!”

    “老陈我保证随叫随到。”

    可赵归一不愿意啊。

    谁都知道班军糜烂,不堪一击。

    乡兵守土还行,保护家人嘛。

    要他们远赴外地作战,那战斗力也就不咋的了。

    但这些人的装备比义军好呀。

    等于巴巴的送礼物上门呢。

    堂堂归一王豪气万千地拍拍胸膛。

    “老陈,你安心回山。”

    “有咱老子在呢!”

    杨成良心里发苦。

    咱就是想让马贼骑兵冲在前面。

    他们装备好,死伤更少。

    何必浪费儿郎们的性命么?

    兔子急眼了也咬人呢。

    黄炳仁既然敢来,总得有些依仗才是。

    他也不好明说。

    走一步看一步吧。

    于是,众人尽欢而散。

    北邙山马贼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回家了。

    陈天浩谨记这大闺女的话,跟杨成良合作可以,如果是赵归一做主,那咱们有多远得躲多远,没得坏了咱们陈家在江湖上的名声。

    大半年里,山里不缺吃少穿了。

    好好练兵,多收拢些人不好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