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310章 无知者无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邱延亮年近不惑,出身于封丘将门。

    大周文风鼎盛,将门早就不复开国前期之鼎盛。

    邱家还算不错。

    近百年来。

    最少三个邱家女子嫁入皇家。

    说邱家是皇亲国戚也不为过。

    有了这层关系,邱家每一代人,都会出几个参将、副将。

    甚至总兵,比如邱延亮。

    并非他们有多高的韬略武功,本事也没多了不起。

    无他,有关系,资历足够,熬也能熬上去。

    按理说,邱延亮身为山东路总兵官。

    其实跟太原府的唐威、澶州庄子才、雄州卢太白一样。

    都是走到了武官的终点——一品大员。

    可人家总兵之后,还加了个总督衔。

    那三位都分别有一座重城,七八个县直辖。

    在自己的辖区里,文武大权一把抓,拥兵至少五万以上。

    很简单的道理,人家顶在抗辽的第一线嘛。

    朝廷肯定要松开些限制。

    辽人轻骑纵横山东路,邱延亮顿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他很可能成为大周第四个军州总督。

    算是一方诸侯好吧?

    辽人既然上了岸,以大周军队的战力,不说剿灭。

    短时间里,想把人家赶出去,都是白日做梦。

    邱延亮直属战兵一万人,朝廷核发粮饷。

    扣掉缺额和老弱病残。

    实际上,能跟他出来打仗的只有七千。

    其他八千兵都是齐州、青州、登州等地方班军。

    邱延亮来的路上。

    就听说攻打须城的五千多辽军,被路过的一伙边军给灭了。

    边军战力肯定比自己的战兵强。

    这一点毋庸置疑,人家常年跟辽军对练嘛。

    自认为知兵的邱延亮,也立刻意识到。

    渗透到山东路的辽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偏师都被干掉了。

    郓州外的万把人应该心慌了。

    毕竟那伙边军没走,还在东平湖呆着呢。

    于是,邱延亮打算夜袭一回。

    他不图打杀多少辽人,先赶走再说。

    解了郓州之围,功劳不小了。

    家族再运作一下,给太子和阉党送些重礼。

    多半,齐州总督就落到他的头上了。

    首府之城不行,其他几个州城作为辖地,也不是不可以。

    谁曾想到?

    五千辽骑,加上两千骑马汉儿军。

    一个冲锋,就把邱延亮差点打出屎来。

    三千大周骑兵挡不住。

    一万二千步兵组成的方阵,就像纸糊似的,一戳就破了。

    当时,并没战死多少人。

    只是大部队完全脱离了掌控,跑得到处都是。

    大晚上的,往哪儿去找?

    邱延亮只能带着参与骑兵往东跑。

    好在辽军也怕中了埋伏,追出二十里就止步抓俘虏去了。

    辽军不追,老邱就后悔得直拍大腿。

    他才恍然想起,东平湖还有两万多援军呢?

    搞什么南北对攻?

    力量分散?

    南佯攻,北真打不行?

    如果在撤退时,有两万兵从夜色中杀出来。

    搞不好,他就反败为胜了。

    或者,堂堂正正碾压过去,跟郓州守军里应外合。

    几打一。

    难道还赢不了?

    真正的辽军轻骑不过六千而已。

    都是贪功之心惹得祸呀!

    一路退到东平湖畔,邱延亮收拢残军一统计。

    才丢掉四千?

    这仗损失不大嘛。

    还有得打。

    于是,连夜召集各路援兵,共抗辽军的计划就出笼了。

    很快,兖州、济宁、、济州、鱼台、沛县等地的知府、知县以及他们麾下的军将悉数到齐。

    邱延亮望着济济一堂的人头,怎么全都是本乡本土的?

    他眉头一皱,那支安定府边军呢?

    怎么没派人来?

    令人难堪的是,他竟然不知道对方的将领。

    是甚名谁?

    带兵几何?

    “须城知县张海乾呢?”

    邱延亮立刻找到了发泄对象。

    “他为何没来?”

    最早到达东平湖的济宁知府钱关山呵呵冷笑道。

    “老张么?”

    “他正带着三十艘大船,帮人家运送战利品呢。”

    “哪有空参加这劳什子军议?”

    钱关山好歹是四品文官,跟纯粹武将的邱延亮不是一个系统。

    也没什么上下尊卑之念。

    他酸溜溜的一出口。

    其他人顿时哗然。

    三十艘大船的战利品,那得多少?

    辽军从山东路东北面登陆,一路打了几百里。

    攻破了多少乡镇,劫掠了多少百姓?

    哪怕围攻须城的是五千人偏师。

    随身财物也是海量吧?

    邱延亮一拍桌子,怒道。

    “岂有此理?”

    “边军不来也就算了,他张海乾本是山东路官员。”

    “为何不到?”

    娘的,七品知县也敢违逆本总兵,反了天还?

    兖州知府刘大有是个厚道人,连忙劝道。

    “老邱,息怒、息怒!”

    “须城打了好些天,抚恤伤患,安顿百姓,事情多。”

    “张海乾嘛,本官见了。”

    “他忙得两头打转呢!”

    “人家安定西路军,的确缴获了四千多匹战马。”

    “不得好些大船运送?粮食也有几万担。”

    “另一半儿粮食和战马尸体、兵器,甲胄都送给须城了。”

    “那些船夫也是须城本地的,张海乾不放心。”

    “不得跟着管理?”

    某个班军千户惊叹道。

    “老天爷,老张发大财了?”

    谁不知道辽军的武器优于大周?

    如果大周的一把小梢弓卖三两银子的话。

    一把同样一担力的辽军骑弓或者步弓。

    五两银子都有人抢着要。

    人家的上好牛皮甲也是如此。

    与会的不少人,都暗暗流口水,羡慕不已。

    邱延亮拍拍桌子,把自己打算统一行动的计划讲了讲。

    济宁知府钱关山冷不丁地道。

    “干脆咱们都上船好了。”

    “三万多人,郓州外围湖岸,哪里不能登陆?”

    “辽军顶多守住码头那一块儿。”

    “他们笨重的投石机搬动起来,有咱们的船快?”

    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

    至少看起来,比当初邱延亮的陆地进攻更靠谱。

    登陆地点不定。

    兵力原本就少的辽军,应对起来将更加仓促。

    突袭效果或许更好。

    距离湖畔近了,打不过也可以快速撤离。

    有水军投石机掩护嘛!

    有人立刻提出疑问。

    “各位大人,统一行动,俺没意见。”

    “粮饷是不是该一起解决了?”

    “咱们枣庄的三千人马,走了好长一段陆路。”

    “可没有足够船只运送补给。”

    枣庄人马,步骑各半,消耗更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