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352章 离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奢不服气,昂着脖子抗辩道。

    “爹……”

    赵归一豹眼一瞪。

    “军中,没有你爹。”

    怎么忘了这茬?

    赵奢有点不好意思了。

    “归一王,官军有不下五百的重骑冲阵。”

    “后面还有四五千铁甲骑兵掩杀。”

    “咱们根本挡不住!”

    赵归一跳着脚骂道。

    “借口!”

    “你个混蛋,绝对是借口!”

    “他有铁甲骑兵,咱们没有么?”

    “老子怎么教你们的?”

    “遇到重骑,中间分两翼,绕着打。”

    “谁叫尔等去硬抗了?”

    这倒是在理。

    就算骑墙挨挨挤挤,不好转向。

    只要军官及时调整,三箭之地,避开中央还是没问题的。

    奔走两翼,就算碰上对方的铁甲骑兵,也可堪一战。

    重骑冲阵就那么两三趟。

    遛着遛着,他们自己都得累屁了。

    大军交锋,他们换马再战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官军只有五百重骑,数量太少。

    要是当初张峰奇战败燕王的三千重骑都来了。

    赵归一打都不敢打。

    他直接大踏步后撤,召集大批饥民去拼消耗了。

    这时候,杨成良大步走来。

    “二哥,真怪不着小奢他们。”

    “第一次碰上重骑这种无敌怪物,谁都得懵。”

    “小弟还不是率领本部人马,缓缓后撤了?”

    “真不敢硬拼啊!”

    赵归一怪眼一翻,很想发作!

    一开始,他就客气一下。

    说自己上万骑兵足够了。

    哪知道杨成良就坡下驴,说新军太嫩。

    先观摩观摩,涨点见识。

    驴球子的,你这是五千铁甲骑兵好吧?

    如果一起上,怎么也能抗住一会儿吧?

    没准这场仗,就逆转了。

    那些铁罐子再厉害,逼近二三十步。

    自家人不慌,破甲箭齐发。

    咱老子就不信,射不穿。

    这下可好?

    老子的骑兵损失大半,指望不上了。

    “老二,说说吧,接下来该怎么弄?”

    “你一向足智多谋,出出主意。”

    杨成良笑道。

    “二哥,你这里还有十几万步卒啊!”

    “无他!”

    “结硬寨,打呆仗!”

    “就用床弩,投石机轰!”

    “官军那点人,别想前进一步。”

    “小弟立刻带人回去。”

    “一是防着官军轻骑过河,偷袭咱们老巢。”

    “另一方面,咱也得继续在泸水河上做文章,守住你的后路。”

    “他骑兵白天护得住泸水东岸,晚上总不行吧?”

    什么?

    你要走?

    赵归一闷哼一声,却也无可奈何。

    大家都是王爷,老三未必就要听他这个老二的。

    再者,杨成良说的也有那么点道理。

    水路不同。

    官军只得走陆路南下。

    四方镇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十几万劲卒结寨,就等你来攻。

    好像,这场仗,咱老子的赢面不小。

    于是两人半途分道扬镳,各干各的去了。

    望着远去的大队铁骑。

    陆大江靠近赵归一,低声禀报道。

    “归一王,那庄家大公子,被安定王活捉了。”

    “还是末将带队引过去的呢!”

    赵归一横眉怒目。

    “当真?”

    陆大江肯定地道。

    “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赵归一打马不停的转圈子。

    驴球子的,老三别有用心啊!

    活捉了澶州总督的儿子?

    这么大事儿,为何不告诉咱老子?

    难道?

    他打算跟庄子才私下做什么交易?

    那他说什么结硬寨,打呆仗,看似有理,是否别有居心?

    不行,咱老子得多长个心眼。

    老三翅膀硬了。

    兄弟之间,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这场大仗,必须换个打法。

    杨成良哪知道赵归一的想法?

    他故意留下庄名扬,自然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他给赵归一出的主意,也确实是真心的。

    有庄名扬在手。

    官军总会投鼠忌器。

    他只不过是,不想官军踏上泸水西岸罢了。

    之所以这么着急回去。

    因为他收到急报。

    辽军突袭太原府,在内奸和密谍的配合下。

    仅仅三天,诺大的府城就被拿下了。

    三四万残兵一路败退,往南边、东边跑了。

    这是个好机会啊!

    何必跟官军在澶州纠缠呢?

    老二好战,让他顶着好了。

    自己的十万新军,也该亮亮相了。

    北邙山西南那七八个县,完全可以取了。

    必须扩大地盘,多几分回旋余地。

    万一辽军发疯,直接奔着黄家堡而来。

    咋整?

    杨成良可不想再过上四处漂泊的日子。

    几十万军属,都是死心塌地跟着他的。

    要是挡不住辽军,总不都撤进北邙山吧?

    穷山恶水的,哪里养得活那么多人?

    必须西征,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

    至少,他杨成良靠着自己,也要拥有足以自保的本事。

    十万新军太少。

    多了又养不起。

    那就增加铁甲骑兵的比例。

    最好能搞两三千重骑兵。

    马铠他能打造。

    但肩高五尺的良马,就只能找辽军要了。

    早晚,他都会跟辽军硬碰硬。

    跟大周官军打?

    杨成良不是赵归一,他不是斗战圣王。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周人,当了贼寇,是迫不得已。

    外敌入侵了,当然得有个主次之分。

    因此,活着的庄名扬,作用就大了。

    给赵归一?

    没准老二钢刀一挥,就把庄大公子砍了祭旗。

    他那样的莽汉,手下一帮杀坯,做出这种选择。

    再正常不过。

    他们,哪里知道利益最大化?

    一天后,巡逻泸水东岸的李家骑兵,碰到了打着白旗的贼寇。

    对方送上一封信。

    说是安定王专门写给李广利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帮骑兵大度地放信使西岸。

    李广利和沈毅所部打扫了战场,缴获颇丰。

    暂时驻扎在河口清水镇。

    要是没有庄名扬闹这么一出。

    昨天的遭遇战,堪称大捷。

    缴获的战马近三千,收拢对方尸体五千余。

    这些,可是贼寇最精锐的骑兵啊!

    一个骑兵顶十个步兵都不夸张。

    这不单单是耗费,骑兵用得好了。

    战力绝对超强。

    李广利收到密信,破天荒地邀请沈毅一起看了。

    他跟沈麟的看法一样。

    沈毅年轻单纯,但他比他老子沈忠信更值得信任。

    因为沈毅敢战。

    他以书生转武职,一样操刀子杀敌。

    这就难能可贵了。

    “兄弟,看看吧!”

    “杨成良,所图甚大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