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359章 煤业充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一会儿。

    黄泥,锯末,煤粉就在沈麟的指点下搅拌成黑乎乎地一大堆。

    众护卫兴致勃勃的上前帮忙。

    沈麟反而成了最闲的那一个。

    他拿起煤枪,喀嚓喀嚓拨弄着手提机关,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还别说,炼铁坊的老师傅们手艺精湛。

    紧急打造的样品都堪称精良。

    “刷!”

    沈麟提起煤枪,往黑面糊一般的煤堆上一怼,再左右挤压。

    然后,他提起煤枪,转身轻轻往外挤。

    一个标准的蜂窝煤就制造成型了。

    “拿个铁板盖在炭炉上。”

    “等自然风干,得一两天,咱们先烘焙几个试一试效果。”

    陈长林最是好动。

    “大人,这种粗活儿,哪能让您干呢?”

    “我来,我来!”

    沈麟把煤枪交给他,笑骂道。

    “你他娘的觉得好玩是吧?”

    “没关系,打上几天蜂窝煤,你得哭。”

    陈长林乐呵呵地咧着一嘴大白牙。

    “哪能呢?”

    “您说过的嘛,咱们要多多劳动。”

    “劳动也是锻炼,嘿嘿!”

    等他哧溜出第一块蜂窝煤,软趴趴的立马就塌了。

    众人捧腹大笑。

    小四儿毫不客气地奚落道。

    “陈大嘴,你行不行呀?”

    “驮马拉的屎粑粑,都比你弄的圆乎。”

    沈麟笑着提醒道。

    “你这个还得多顿几下,枪里的煤泥不够结实。”

    好吧,第二块倒是结实了。

    却被这小子飞快的一提,歪了个儿。

    不用说,炉子空间是固定的。

    不符合规格的蜂窝煤,肯定作废。

    陈长林大声嚷嚷道:“都别笑。”

    “事不过三嘛,我着急了点!”

    本身就没啥技术含量。

    一帮武功精湛,力气收发自如的高手。

    要是连区区蜂窝煤都玩不转,那可真丢人了。

    大伙儿抢着折腾。

    不一会儿,院子一角,就摆满了黑乎乎的煤球。

    铁板上烘烤的几个蜂窝煤也干了。

    沈麟特意做了示范。

    他重新点了炉子。

    一个用刨花木柴先点了火,模仿寻常人家的惯例。

    另一个煤炉直接夹了燃烧的精炭放在底部,放上蜂窝煤。

    很快,两个炉子都喷出些许黄色烟雾。

    梁自忠眼神大亮,感觉不可思议。

    “嘿?果然,烟雾淡了不少。”

    梁直靠近了些,鼻翼翕动。

    “嗯嗯,没那么难闻了。”

    沈麟直接凑过去,用手往鼻孔扇扇烟雾。

    “少量吸入,对人体没啥危害的。”

    “当然,最好把刚点燃的烟气排放室外,是最安全的措施。”

    明显的,蜂窝煤散溢烟气的时间短了很多。

    等蓝色火苗升起时,几乎就闻不到异味了。

    也就是说,石炭之毒,被沈麟彻底解决了。

    二叔掐着稀稀疏疏的胡子,疑惑地问道。

    “大人,这个蜂窝煤能炼铁、烧水泥?”

    沈麟摇摇头笑道。

    “不行,燃烧值不够,温度达不到要求。”

    “这玩意是为百姓烧火做饭取暖用的。”

    “相比于柴禾,用起来更加清洁、方便还不占地方。”

    “底下的炉盖,可以调节进气大小。”

    “正常情况下,一块蜂窝煤足以燃烧一个时辰。”

    “如果盖上进气盖子,还能延长很久。”

    “这么说吧,封住三块蜂窝煤,一整晚,室内都有温度。”

    “第二天早上,都不用重新点火了。”

    这么一算,正常家庭,煮饭烧水三、五块蜂窝煤足以。

    冬天烧炕取暖,顶多翻一倍。

    换成柴火,不得好几十斤?

    两相比较,大伙儿顿时觉得,黑乎乎的煤球太可爱了。

    关键是这玩意,不容易着火,还不占地方。

    安全隐患,无疑下降了很多。

    闻讯赶来的三叔乐呵呵地道。

    “大人,这么说,蜂窝煤还是个赚钱行业?”

    沈麟没打算靠这玩意赚大钱。

    他主要是为了给百姓提供方便。

    “当然!”

    “就算三块蜂窝煤买一文钱,利润空间也挺大的。”

    “老百姓用这个,比烧柴划算吧?”

    众人谁家不烧柴?

    他们可没工夫自己上山砍去。

    早中午三顿饭,加上热水开水什么的。

    一天烧三文钱的柴火都不止。

    不过,这帮人都是高薪阶层。

    还不把区区百十文钱放在眼里。

    看上蜂窝煤,就图个方便。

    “不错,不错,回头架个排烟管,弄个炉子回去。”

    “嗯呢,这下可省事儿喽!”

    ……

    沈麟道。

    “你们商运司跟老梁的邙山村,共同成立一家煤业制造坊。”

    “集采煤,运输、蜂窝煤制造,售卖为一体。”

    “当然,还得炼制焦炭,专为炼铁和水泥窑准备。”

    “利润嘛,邙山村拿三成,剩余的属于铁城公有。”

    “当然,供给给工业司的焦炭可不许太贵。”

    啥?

    众人震惊了。

    二叔沈忠和惊问道。

    “这个……大人,您不从中抽取利润了?”

    沈麟哈哈大笑着摆摆手。

    “我家的产业够多了,要那么多钱干啥?”

    “铁城公账上,也得有钱才行嘛!”

    “明年的红包,本官是不会再掏腰包的。”

    诺大一座城,公私总得分开来。

    要不然,如何正常运转?

    沈麟当然知道,后世的煤老板都是土财主,赚大发了。

    可这个时代没有电力,没有汽车、火车。

    开采,运输都是力气活。

    虽说利润不错,但也算不上暴利。

    比起沈麟旗下的炼铁,兵器生产,造纸,印刷、染布产业。

    煤业肯定差得远。

    给出去,他毫不心疼。

    有钱一起赚,总不能自己一家全包圆了。

    时间长了,会出问题的。

    他先前就把拖网捕鱼和马场、肉食品加工,以及大批公营商铺转给铁城民政部了。

    如今的铁城公账上,一点都不穷。

    当然,他们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

    比如新城的修建,盐水湖开挖,人员薪酬等费用,都是公账支出了。

    后面的大农场计划也是如此。

    沈麟只要负责养军队。

    某些物资采买,比如之后的焦炭什么的,都得给民政部付钱。

    当然,铁军的战利品,自己用不上的,也同样可以批量处理给商运司。

    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钱也变活了。

    买进卖出,大家都赚到了钱,皆大欢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