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落魄小书生 > 第389章 大变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麟哈哈一笑,公交还是别想赚钱了,根本就不现实。

    “得了吧!”

    “你说的是繁华路线。”

    “绕城的,和一般路线难道不管了?”

    “所以,能保本就不错了。”

    “学生娃娃和老年人,得免费吧?”

    “搞这个公共马车,就跟清洁工、公共厕所、澡堂一般。”

    “亏钱也得弄嘛!”

    “民政部有了煤矿和田地、商铺收入。”

    “赋税也是越来越多了,赚了钱总得花出去。”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可不能留在银庄里,变成死钱。”

    两位美女很是钦佩地望着侃侃而谈的沈麟。

    就喜欢自家相公,这般视钱财如粪土的做派。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的多好呀!

    要是大周朝廷,有这想法并付之实际。

    国事哪至于艰难如斯?

    百里山谷,加上八里的盘山路,行来不过一个时辰。

    沈麟带着护卫马队并没有直接回城。

    他绕着新修的环湖大道继续视察。

    万亩盐水湖深达两丈。

    在沈麟不惜人力物力之下,已经挖掘成功。

    现在做的,就是湖堤的收尾和植树工作。

    宽三百步,长两里的引水道已经连通了泸水河。

    三处水位持平。

    水道南侧的水渠里,通过水车抽取的淡水正在欢快流淌。

    南边的新水田,犹如百亩一块的大镜子反射着阳光。

    金鳞闪动,承载着铁城人满满的希望。

    换水,昼夜不停的换水。

    通过温室发芽的谷子已经洒在北城的秧田里了。

    等到麦收结束,这些水田都回插满嫩绿的秧苗。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沈麟的预言奇迹。

    经过一个月的换水后,荒草滩也能变良田。

    此法一旦可行。

    农牧司就会以超乎所有的热情,继续往南开拓。

    没有土,从西北的山区挖掘好了。

    山上的土比盐水湖的土还好呢,连盐碱都没有。

    水田东边依然留有两里宽度的沼泽地貌。

    那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没有那支军队能大肆穿过沼泽地,跑来破坏良田。

    引水道理缓缓驰来一艘大船。

    陈梁站在船头朝着沈麟的马车挥手。

    满口的白牙,闪烁着可爱的光泽。

    “大人,大人!”

    沈麟叫停了马车。脑袋伸出车窗问道。

    “这是改装的那批运输船,跑起来咋样?”

    陈梁笑道:“都去黄龙江实验半个月了。”

    “状况好得很,三十人踏桨,一带一能牵引着战船逆水上行。”

    “速度也达到了预期。”

    “去芦岔角,现在只要一天啦!节省了三倍时间呢!”

    “大人,安定和澶州的水军在上游,跟辽人干起来了。”

    这小子如此兴奋。

    好像人家不打仗,他就找不到乐子似的。

    水军已经扩充到两千人。

    车船大大降低了驾船难度。

    原本一艘五千担运输船需要两百人,现在能减半。

    战时,再减半都行,其他兄弟部队可以踏桨。

    “你小子激动个啥?”

    “还不是咱们搅合的时候。”

    沈麟笑骂道:“最起码,也得等咱们的明轮战船服役才行。”

    陈梁更开心了。

    “哈哈,那要不了多久。”

    “从安定拉回来的十艘半成品战船。”

    “老梁叔说,再过二十天就能交付啦!”

    那十艘五千担战船,船体都造好了。

    原本的投石机和第三层战楼都不需要。

    梁自成现在不缺船匠了。

    他只需要改装明轮,在两层战楼和船身钉上铁甲。

    最后装上四十架破阵弩就成。

    这可是最强的武备了。

    同样吨位的运输船才装三十架破阵弩。

    最早的千担级战船才八架。

    三千担级战船也不过十六架破阵弩。

    以后有了十艘五千担级明轮战船,和同等数量的运输船。

    两种小型战船改明轮之后。

    就彻底沦为护卫船和哨船了,武备太弱。

    难怪陈梁如此开心。

    他即将拥有二十八艘船,近八百架破阵弩。

    这种强大的战力,足以让他有信心挑战任何敌人。

    沈麟一开口,就给他泼冷水。

    “哪怕你的武备齐备,可兵呢?”

    “两千水军就合格了么?”

    “没有本官命令,不许参战。”

    陈梁立马蔫吧了。

    时间太短了。

    新兵上船才一个月,很多训练都达不到沈麟的要求。

    只能在湖里慢慢操练着了。

    看来,黄龙江上,还得以巡逻为主。

    如今的局势,哪是沈麟大打出手的时候?

    辽军正在太原府下辖的各州县肆虐。

    整个河东路乱成一锅粥。

    岳父带着两千具甲马贼,下山打了几次秋风。

    收获很大,损失也小。

    可正因为他的具甲轻骑太能打了。

    引起了辽军的重视。

    上万轻骑开始围追堵截。

    陈天浩当了一辈子马贼,机灵得很。

    见势不妙,他就老老老实实回山了。

    一帮人继续在芦岔角一带修水坝、筑小城。

    这才是最有前途的正事。

    不老实也不成。

    他最近解救了上万的青壮男女。

    这种时候,不赶紧修田种地,以后怎么养活?

    荒草滩南边的杨成良动了。

    太原府西南部的边远县城被他乘虚而入。

    据说都攻占六个了。

    这家伙根本没打算走。

    占领一个地方,就治理一个。

    修建城防,准备抢收这一季的麦子。

    一切,都是为了迎战辽军做准备。

    泸水东岸的四方镇,向来好战的赵归一,也出奇的老实。

    他以二十万大军跟朝廷十万剿匪军对峙了一个月。

    期间小规模的战斗不断。

    但一次大型决战都没有。

    马原兵少,竟然狗咬乌龟,无处下口了。

    李广利的水军被卡在沁水河段,无法南下泸水。

    真定府的贼寇撤了。

    知府黄炳仁纠集了三四万军队,如果走水路。

    他不介意北上汇合马原的大军,找贼寇报仇。

    如今水路不通。

    走陆路?

    他那点班军乡军一旦出城。

    还不够赵归一回身反击塞牙缝呢。

    老赵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难猜!

    但沈麟确定一点。

    他的占领区有十几个县了。

    就算杀了不少人。

    去年的冬小麦,还是种下了不是?

    哪怕没怎么管理。

    广种薄收也不老少了。

    他肯定得先把粮食抢到手再说。

    如此看来,未来一个月。

    南线剿匪战场打不起来。

    最终,贼寇将何去何从?

    没有人知道。

    沈麟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