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北宋小商户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泥工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姚大哥,咱俩是不是兄弟?”

    “大人,您有何吩咐,下官一定照办!”

    姚仨把胸膛拍的咣咣响,这一路下来,两人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只是他感觉大人藏着一件大事想让自己帮忙。

    “唉……别叫我大人,生份。”

    “大人……这这……”

    “还叫大人!”

    “好!兄弟!”

    姚仨咬牙道。

    “这才对嘛,那说咱俩是不是兄弟?”

    “大……兄弟您还是先说事吧……”

    姚仨的脸上满是忧色,这回的事儿恐怕不轻。

    “咱这趟过去,要在砖厂边上造个水泥厂!”

    “成!没问题,大人您就说怎么造吧,下官一定照办。”

    姚仨闻言大大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不知道。”

    这个就真不知道了,包括任何原理,原料,工艺,厂房样式,生产过程等等等等,一概不知。

    “不……不知道?那……那要咋办呀?”

    心说不是应该像轮窑厂那样有个图纸的吗?

    “有姚大哥你来办呀!”

    王浩伸手在姚仨肩上重重一拍。

    “可下官也不知道呀。”

    “你们不是已经捣鼓出水泥来了嘛。”

    “那是咱瞎整的,就拿石灰和上些煤灰在窑洞里蒸了蒸,大人您不是说这……这样不成吗,质量忒差……”

    “那至少思路有了呀,得和上煤灰,得烧。继续改进呀,创新呀姚大哥。”

    “对,创新!下官回去就安排人开始干!”

    姚仨咬牙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没技术,没人才,甚至连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

    “好样的姚大哥,那兄弟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王浩击掌大赞,总算将这个好无头绪的事情给甩出去了。

    这两天,努力回想记忆中那模糊存在过的老式水泥窑,却始终没有回想起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小时候绝对见过那种老式的水泥窑,有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象,很高,很大,石头垒成的,好像还是方的。

    怎么想都想不起来,索性就把这件事一脚踢给了姚仨,而自己则打算去真定府附近走访走访石灰窑。

    这水泥既然是用石灰烧出来的,那么石灰窑里的那些老工匠肯定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去他们那取取经,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还要去附近走访走访石料厂,看看能不能找到石子的来源。

    毕竟,水泥“马上”要问世了,可不能单单用来做沙浆当墙灰用。混凝土才是它真正的使命。

    至于钢筋混凝土就别想了,即使能整出钢筋,也整不起。再说了,造那么牢固,对这个世界来说,其实也没啥用。

    “大人,前方便是井陉关,是否在入关后扎营?”

    “老关呐,这事情不是说了就由你做主了嘛。”

    老关,姓关,名山岳,如山岳一般伟岸的身躯,乃是王浩的护卫统领。

    上回在雁门关时,因为那劳什子的榷场,差不多都要谈成了,赵老大官都拟了,还拨了一百亲兵护卫给自己,到最后却不明不白的黄了。

    这事虽然黄了,但这有名无实的官,赵老大却没有收回去,那一百护卫,也留了一些给自己。

    像保护国宝一般把自己给保护了起来,王浩自然也乐的如此,有这几十个大内高手高高手护在自己身边,心里别提有多踏实了。

    这也正是打算把建造水泥厂的事踢给姚仨,而自己则可以借四处走访的名义,利用公款外出游玩的一大原因。

    这井陉关走过好几回了,熟的很,边上还有条大溪,在这里扎营,正合适。

    趁着军士们安营扎寨的空闲,漫步在满是碎石铺就几近干涸的大溪河床上,想着去哪里才能弄到数量庞大的碎石。

    要是能整出一台碎石机就好了,抓起一把碎石狠狠地抛向溪涧,这才回过神来,近在眼前的东西竟然视而不见。

    数千厢军抵达真定窑厂,把个本就不是很宽敞的窑厂挤的满满当当。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这些厢军,是来学技术的,上一两月的速成班后,便会在老窑工的带领下分散到周边几个州府去支援边疆建设。

    窑厂的空地上堆满了成品的红砖,陛下亲自下令督造的砖厂,生产出来的红砖也不敢擅自挪为他用,更不敢拿去售卖。

    红砖这东西又不太适合长途运输,如果将这些东西运到边疆去,运输成本太高,还真不如在那里就地造一座窑厂来的划算。

    考虑到这一点,王浩觉得有必要向赵老大禀报一下,不如就将这些红砖就近消耗掉算了。

    把新带来的这数千厢军安排妥当,王浩便前往真定府寻老熟人陆知府陆大人去了。

    陆知府姓陆,名仁甲,王浩发现,在这世界,自己认识不少姓陆的人,上回那个替自己设计建造五里坡义学的工部官员,似乎也叫陆仁甲。

    还有几个叫陆仁义,陆仁柄,陆仁定的,他们不是兄弟,也不是亲戚,甚至连血缘关系都没有。

    其实不止这个世界,自己原本的世界也有很多姓陆名仁甲的人,热闹的大街上,至少有九成,都姓陆。

    或许,在别人眼中,自己也姓陆,而且是陆仁贵的陆。

    “陆大人别来无恙否。”

    “王大人!”

    陆知府惦着圆嘟嘟的大肚子快步迎了上来。

    还是那一脸的肥肉乱颤,光看模样,肯定会被划到贪官一列。

    而这位陆大人却是个例外,从王浩所了解的一些事情来看,这陆大人是个干臣,对治理一方很有一套,可以放心的把那些板砖交给他处置。

    待到正堂落座,相互客套一番之后,王浩直截了当点明来意,

    “陆某也正为此事发愁,只是这砖厂乃陛下下令督造,不敢随意挪用,上呈通政司的奏折又迟迟没有下文。”

    “陆大人无需多虑,这砖厂之事,下官可直接做主,您就说这红砖有没有吧。”

    “这太有用了!陆某这些天来是求砖若渴呀。”

    心说本官出钱出力绞尽脑汁发动百姓制泥胚,为的就是他日能分到一些砖呀。

    “哦?陆大人当真能找到买家?您也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除了晒场上堆的,如今每日所产,更是数以万计。”

    “也确实有不少商贾愿意购买,不过暂时还另有他用,比如修缮城池,在田间修造沟渠,还能加固河堤。

    最重要的还是修造沟渠,往年,这田间的用作引水的沟渠,几乎隔一年就要重新修缮一番,还常有乡民为这沟渠的长短宽窄起争执。

    若能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修造起一条条引水之用的沟渠,不但能将乡民的争执消弭于无形,更有利于灌溉,提高粮田产出呀。

    还有府下个州县的城池,我真定府地处宋辽交界,边境处常有……”

    陆大人滔滔不绝的讲着关于窑厂那些红砖的用处,看这架势,一座窑厂的产出,貌似还不大够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