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从神将到大晋雄主 > 第34章 董卓之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日后,雒阳皇宫。

    “相国!我等前日在平东将军的带领下,出城大破联军。

    更是斩杀了袁绍麾下的上将颜良、文丑二人!可谁料凯旋回关之际,

    那赵岑与李肃竟早已投敌,他们勾结诸侯联军,将我等拒之关外。

    平东将军见腹背受敌,当即下令全军突围!

    在存孝将军的掩护下,末将才得以回到雒阳求援啊!”

    华雄虎目含泪,一脸悲愤让董卓为之动容。

    “子健不必如此!那赵岑、李肃既然敢反叛,本相国自当为尔等做主!

    来人!将赵李两人雒阳城内的家眷,悉数斩首,悬于都门!”

    在董卓的命令下,禁军们当即出发。

    “子健!舍弟如今现在何处?”

    李儒听后并未惊讶,只是淡淡的询问了一句。

    “二弟带着飞虎骑向陈留方向突围,应该是去了陈留高氏!”

    华雄肯定的回答让众人心下多了几分信心,突围了就好。

    “如今汜水关已失,当务之急便是守好雒阳城!

    子健!我令你协助张济、樊稠二位将军共同御敌,务必将联军挡在城外!”

    董卓一脸严肃地将重任交给了华雄,若是雒阳被攻破,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待众人退去后,董卓将李儒独自留在殿内,二人还有要事相商!

    “贤婿!如今汜水关被破,我等还需早做打算!”

    董卓脸上布满愁容,说实话他真不敢将生死压在华雄等人身上...

    “主公!雒阳失守是迟早的事,这数月来我部粮草均来源于朝中各世家。

    若想取胜还需将粮道缩短!”

    李儒沉吟片刻,幽幽望向董卓。

    “贤婿之意是?”

    “迁都长安!”

    李儒所言并未让董卓感到意外,只是此时迁都绝非他所愿,

    “贤婿!此时迁都岂不让关外诸侯耻笑?

    若他们携大胜之威一路追击,恐损失惨重啊!”

    董卓所言不无道理,若是让这些诸侯把西凉军当作软柿子,恐怕这迁都的七百多里地都不安生...

    “主公勿虑!汜水关虽被叛军占领,然各路诸侯却早已被我西凉军威所震慑!

    主公可令徐荣率大军断后,待到长安,大事皆定!”

    见李儒胸有成竹,董卓微微颔首。

    “雒阳之繁华远胜长安,若无百姓相随。那帮叛军岂不坐收渔翁之利!”

    “故主公必须将百姓迁至长安,方可避免此消彼长之患!”

    董卓闻言,颇有些不解。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贤婿此话何解?”

    “若想让百姓自愿随大军迁徙,唯有...”

    “唯有如何?”

    见李儒半天没个下文,董卓赶忙催促。

    “火烧雒阳!”

    “什么!”

    即便暴虐如董卓,都忍不住拍案而起。可见李儒这一策对他的冲击有多大...

    “雒阳乃四朝旧都,自光武帝定都,已历经五朝!

    汝让本相国纵火烧之?此举岂非让某家遗臭万年!”

    这是董卓自招李儒为婿至今,首次不以贤婿相称。若非李儒跟随他多年,屡现奇谋。

    光这番谏言就足以让董卓治他死罪!

    “主公可曾听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将来主公若能兴复汉室,剪除士大夫祸天下之根本。

    万民皆颂主公之德,何惧后人口诛笔伐乎?”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期盼,这是他内心向往的太平。

    “罢了...若百万百姓归于士族,我等绝无活路。

    这几日我会召集子师等人,商议迁都之事,贤婿退下吧。”

    已年过五旬的董卓,脸上闪过一抹疲态。

    “唉......”

    望着李儒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自遭逢袁家讨伐以来,他的雄心早已被消磨殆尽。有了外戚的身份,却仍然不被士大夫认可。哪怕他多番忍让,换来得却是袁家不断的逼迫。如今他累了...

    他从未想过取代皇权,追求位极人臣便是他一生的目标。自他入京师以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目的性!

    鞭尸何进、虐杀何家,是为获取董家后裔的效忠;敕封袁氏后辈及其门生,是为获取袁家的友谊;重用王允等人,是为防止西凉派系一家独大。

    无奈自己终究是良家子出身,哪怕他自诩颍川人,哪怕父亲董君雅为他表字仲颖。终究是士大夫眼里的西凉蛮子,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至此,他已厌倦了攻伐天下。他只想做大汉朝的一人之下......

    ...

    陈留高家。

    李存孝此时正与高顺在其家中作客。从那日突围后,众将士饥渴难耐。李存孝只得命萧遥等人,开始向沿途的世家豪族们“借粮”。

    终是撑到了陈留郡内!

    高顺感念李存孝数次出手相助,将众人带到高家附近驻扎,李存孝、吕布等人则被高顺请到家中一叙。

    高家家主高躬亲自接见,此人便是高干的父亲。早年间曾做过蜀郡太守,如今已辞官在家。

    身为世家之主,高躬并未对他们冷眼相待。反倒在粮草肉食上不吝赠与,让将士们得到了充分的补给。

    “李将军!前几日您交代的事,老夫已打探清楚。

    如今陈留郡内,有平丘人毛?,颇有贤名;其余人等皆已出仕。

    至于将军说的勇猛之士,听闻己吾有一壮汉名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

    具体本事如何,恐怕还需将军亲自验证。”

    高躬十分客气的拱了拱手,如今高家三子,高柔在家读书;高干投奔了舅舅袁绍;高顺则在朝中入仕。

    正因如此,他才对李存孝等人极为客气。

    有世家帮忙调查,李存孝来到陈留仅数日,便已打听到了此地的基本情况。

    “多谢高公近日款待!我等已叨扰数日,今日便欲离去。还望高公保重!”

    向高躬行了一礼,众人告辞。李存孝打算直奔己吾去寻典韦。

    这几日他们穿过扶沟、圉县、襄邑等县,捣毁粮仓五处,得知消息的刘岱、张邈二人请袁绍发兵,遭到拒绝。联军营内,为此展开激烈讨论......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