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从神将到大晋雄主 > 第121章 噩耗连连 天灾人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解决完汉中之事,李存孝最终决定。

    留下王琳出任汉中太守!

    只要这位大舅哥能将战后的汉中治理好,将来再调回长安必然是身居高位!

    众人随即返回成都,安排好一切事宜。李存孝决定协助高顺,去平定益州南部。

    无奈大军出征之前,长安传来急报。

    袁术兵败被杀,整个扬州除庐江之外,其余各郡皆被孙策占据。

    徐州陶谦病逝,刘备被推选为新任徐州牧。

    随即联合孙策、曹操结盟奇袭豫州,除汝南、陈国、颍川以外,其余各郡皆落入曹操之手!

    得知事情的严重性,李存孝当即下令召高顺返回成都驻守,自己则与李儒、法正等人赶回长安。

    大军还未抵达长安,噩耗却接踵而至。原来更大的危机并非人为,而是天灾!

    天下大旱,各州出现大规模蝗灾。粮食收成急剧下降!

    数日后,当李儒回到太尉府。才发现事态比他想象的更为严峻!

    各地诸侯纷纷上奏弹劾李存孝重商抑士,以天人感应之说将李存孝污蔑成了导致这场天灾的罪魁祸首!

    “一派胡言!大汉建立至今,这蝗灾已经出现了数十次。

    看来本官还是对这群士大夫太过仁慈!”

    望着案台上堆满的奏折,李儒罕见的出现了愤怒的情绪。

    “文优兄,我朝舆论本就被士族常年掌控。

    如今那袁绍更是命人撰写主公的罪状,昭告天下!

    即便百姓支持主公,却无法解释这天灾异象。不免心中惶恐...”

    贾诩不禁叹了口气,百姓得不到教化便会任凭士族拿捏。

    哪怕他们分到了土地,心中却被那莫须有的天罚折腾的惶恐不安。

    李儒闻言面色一沉,眼中的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明日早朝,我倒要看看是哪些臭虫胆敢与我等为敌!”

    与此同时,车骑将军府内群臣汇聚。

    因为蝗灾的缘故,各州战事纷纷停滞。

    吕布、华雄、郭嘉、陈宫纷纷赶回长安,就连远赴并州北境的张辽都领着亲卫赶了回来...

    “诸位一路辛苦了!今日召尔等前来,正是为了解决这蝗灾一事。

    还请诸位畅所欲言!”

    望着麾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众文武,李存孝欣慰地点了点头。

    “主公!据我所知,天子早已号召一众世家捐粮救灾,那帮士大夫却纷纷推诿。

    眼下首要目的,便是解决百姓生存问题。以免重现饿殍千里的惨状!”

    毛?率众而出,将矛盾直指士族派系。

    “孝先是想让本将军对士族开刀?”

    李存孝若有所思,环顾四周如陈宫等人皆是脸色大变。

    “袁绍既然以舆论抨击主公,何不将这些拒不出粮的士大夫悉数剿灭。

    用他们的家资,来成全主公爱民如子之名!”

    毛?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想让科举回到他心中理想的状态。这些士族必须杀!

    “主公万万不可!

    士族林立多年,与大汉密不可分。

    若是肆意屠杀,只会将更多的士大夫推向袁绍阵营!”

    见李存孝一脸意动,陈宫心头一紧,赶忙上前劝谏。

    “不知奉孝有何高见?”

    李存孝微微颔首,这二人所言都有道理。

    都说郭嘉善断,那便看看他的意思!

    “主公以民心治天下,断不可辜负百姓。

    既然士大夫拒绝为天子捐粮,主公可再发起一次募捐。让兖州士子们率先表态!

    若是连主公治下都拒绝捐粮,这些人留着又有何用?”

    郭嘉说罢,看了一眼面色慌乱的陈宫不禁莞尔。

    “主公如今又得益州,六州百姓何其多也?

    即便是将治下的士大夫悉数屠尽,恐怕也支撑不了数百万人的消耗啊...”

    见众文武纷纷附和郭嘉之言,陈宫心中惊怒交加。只得据理力争...

    “此事就不劳公台费心了,本将军要的只是士族的态度!

    至于蝗灾,我自有办法!”

    结束了今日的议事,李存孝不禁长叹。

    家族利益面前,即便是陈宫也不能免俗啊……

    ...

    次日,未央宫早朝。

    已到束发之年的刘协比起此前更多了几分成熟,也许是受蝗灾的影响。他的脸色非常难看...

    “启奏陛下!今我朝再遇蝗灾,此乃上苍预警!

    车骑将军近年来大肆推广改革变制,实乃霍乱天下之策也!

    陛下当下罪己诏!

    上告苍天,下安黎民。

    唯有取缔新政,方可平息天怒。

    佑我大汉,恢复昔日荣光!”

    待一切礼仪结束,司徒杨彪率先发难。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身后的群臣纷纷附和,引得李儒不禁露出一抹怪异的微笑。

    “朕乃大汉天子!近年来将这百废待兴的长安发展到如今的繁华,何罪之有!”

    刘协闻言勃然大怒,这老匹夫竟敢在天子眼前大放厥词。当真该死!

    “请陛下息怒!眼下之际,秋收已过。

    无论是罪己诏还是取缔新政,依旧无法改变百姓饥荒的事实。

    不知司徒大人有何良策?”

    李儒躬身一礼,劝住了打算问责的刘协,目光阴冷地望向杨彪。

    “太尉大人此言太过荒谬,老臣上奏正是为了避免来年的天灾!

    汝既知秋收已过,难不成还想让本官给百姓变出粮草不成?”

    杨彪闻言不禁冷笑,他杨家五世三公。又岂会惧怕同为三公的李儒?

    “如今各地饥荒导致民不聊生,可不是人人都有司徒大人家中的万顷良田!

    今年不解决这蝗灾,大汉子民便会饿死五成以上。汝还有脸谈来年?”

    李儒说罢,目光环视殿内的士大夫官员。人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哼!陛下若能在各地选举贤能、整顿吏治,也不至于有今日之祸!”

    杨彪见状却是丝毫不惧,试图将责任统统甩给李家兄弟!

    “老匹夫废话连篇,没有本事就早点滚下去!”

    一声爆喝打断了杨彪的长篇大论,众人循声望去正是车骑将军李存孝!

    “呵呵,看来这武夫也能治国。

    李将军既然说老夫之言是废话,想必定有治国高论。还请赐教!”

    杨彪闻言不怒反笑,一脸戏谑地望着李存孝。

    “哈哈哈哈哈!”

    身后的士大夫们哄堂大笑,皆是一副看戏的表情。

    李存孝面色如常,拱手一礼对刘协说道,

    “陛下不必担心,依末将看来。这蝗灾并非天谴,而是天赐!”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